●重庆市丰都县重庆市丰都中学校 隆长义
理性精神是高中政治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其内涵为人们在改造和认知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的理智、自主、反思等思维品质和行为特征。对中学生进行理性精神的培养是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必然。所以,教师应立足于理性精神的内涵,运用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的理性精神进行培养,从而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理性精神的培养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点,而理性精神是抽象的思维品质特征。教师在基于理性精神对学生进行培养时,不能一味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应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以更具实效性的教学策略来展开,从而促进学生理性精神的有效形成。那么,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呢?下文,笔者便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此进行探究。
理性精神是学生能够以正确的价值观念、理性的思维态度看待生活及社会问题的思维能力,其真实应用场景还是要立足于社会并应用于社会。但教材内容具有滞后性,教师依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不但可能导致学生与政治的疏离,还可能使学生无法对生活及社会热点问题产生正确认知,从而影响到学生良好理性精神的形成。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立足社会现实来展开教学,以学生日常能够接触了解到的信息来切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例如,在教学“征税和纳税”时,笔者便引入2018年国家提升个税起征点的实例来拓展学生视野。笔者先是引入个税起征点的修订历程,为学生详细讲解税收的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然后将新的个税起征点对个人税收支出的影响进行详细讲解。接着,再从国家调控的角度让学生了解提升个税对缩小贫富差距、减轻低层收入人群的压力等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最后,笔者又讲解了提高个税起征点对国家财政的影响。通过本节课堂教学,笔者使学生充分了解到“征税和纳税”的相关内容,从而使学生能够以大视野去看待这些问题,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政治包含经济、文化、社会、精神文明等多个方面。教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的理性精神进行培养,目的也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对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问题进行理性判断和解释。但由于中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不足,其对于有些问题难以产生深刻的认知,而这便需要教师引入实际案例,并带领学生进行分析和探讨,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使学生能够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理性判断和解释。
例如,在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笔者便导入“利用格式条款强制消费”的案例。案例中某汽车销售服务公司利用格式条款强行卖给消费者附加产品,工商局介入后给予汽车销售公司罚款的行政处罚。随后,笔者让学生换位思考:如果自己遇到类似的事件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解决?在学生有所见解后,笔者与学生进行交流,并假设出一系列强制消费行为、变相消费行为让学生判断,从而使学生自主思考什么才是正确的消费行为,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教师在对学生的理性精神进行培养时,最重要的便是培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及批判性,从而使学生在独立面对社会及生活问题时,能自主思考,并进行正确的判断。因而,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自主空间,充分锻炼学生的自主性,以促进学生理性精神的形成。教师可以利用辩论的形式来让学生进行思辨,并使学生在思辨中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进而挖掘学生思维的深度、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
例如,在一次教学中,笔者便让学生以“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利与弊”为主题展开辩论。在辩论正式开始前,笔者让学生自由选择正反方观点支持,并让其根据自己支持的观点去收集论据。接着,笔者又提出几个思考的方向,如对生活、经济、社会、教育等方面带来的影响等。在辩论展开时,笔者给予台下同学补充论据的机会。这样,便能够推动全体学生参与其中。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的思维能够达到最大程度的活跃,进而能够更好地进行思维的交流与碰撞。
综上所述,教师在高中政治课堂对学生的理性精神进行培养时,应结合社会现实拓展学生的眼界,导入实际案例让学生具体分析、精细思考,为学生创设自主空间,推动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提升。这样,只有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才能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理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