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兵
(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古城子二校,辽宁 抚顺 113000)
小学道德与法治当下已经成为小学义务教育时期较重要一门学科,教师要摒弃以往传统单一教学形式,制定开展多元化教学策略方法。既引发小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热情和课堂参与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又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显著提高,体现良好教学实效。
现阶段,部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受传统应试理念影响,在实际教学中还应用着填鸭式灌输教学方式。并且,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未能紧密结合小学生学习能力特点制定教学方案,也没有与学生开展积极互动交流,学生教学主体地位被严重忽视。使学生无法产生主动学习参与兴趣,课堂教学氛围也得不到有效改善,直接影响学生德育水平、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进一步提升,无法满足新时期素质教育需要。
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思想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最重要时期,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在课堂上构建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情境模式,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正确人生观、思想观及价值观,实现良好教学实效。同时,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化教学情境模式,积极引导学生的提问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巩固掌握课堂知识点。此外,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在制定教案设计时,要科学详尽的将课堂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有效结合起来,确定明确的教学目的及问题探究。以引发学生强烈学习兴趣及课堂参与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升,满足新时期素质教育要求,实现良好教学实效。
例如,教师在讲授《校园里的号令》这一课节时,就可以通过营建日常校园学习生活模式进行教学诠释。首先,教师讲述了小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离不开规则秩序。其中所谓的规则秩序,即是指校园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通常涵括了学校管理秩序、教学秩序以及校园场所秩序等等。一旦失去这些秩序,校园日常学习生活将会混乱不堪。之后教师针对学生在校园里的学习生活展开了具体的互动讲解,使学生们的道德与法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与学生展开充分互动交流。不仅可以加深师生感情联系,更有助于稳定课堂听课秩序,增强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例如,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重视与学生互动交流,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及更好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定期开展道德与法治知识竞赛,将班级学生分为6组,先进行小组内竞赛环节,之后小组胜出者代表小组参加班级总决赛。通过这样的互动交流形式,不但体现了学生教学主体地位,加强了师生间的感情练习,更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水平及综合学习素养,实现素质教育实效。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认真详细教导,还要注重生活中学生良好道德与法治素养的积极培养。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充分结合每个学生学习能力特点,与家长进行积极互动交流,并每周定期布置课堂知识点相关的课后作业。不但能够培养学生日常动手实践能力,更是将德育教育践行渗透至生活中,有效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和综合学习能力。例如,班主任每周五都会依据学生个性和学习能力,为其布置不同的德育家庭作业。如有的学生自我生活能力较差,很多事情都要家长帮助处理。针对这样的学生,班主任为其布置了周末整理房间或为家人洗衣服的作业形式。还有的学生性格较内向孤僻,不爱与家人主动交流。班主任则布置了周末与家人聊一下最近学校学习生活、以及了解父母长辈最近有的一些小烦恼。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求学生将这些家庭作业做完后再写一份报告,周一上学后班级学生进行分享阅读。通过这样的德育教育形式,不仅帮助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个人事务的能力,还无形中引导学生懂得与家人的陪伴、交流,帮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是多么美好幸福的事,有效促进学生道德素养及综合实践能力提高,满足新时期素质教育需要。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论述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以及小学道德与法治融入传统文化创新教学策略探析。新时期形势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摒弃以往单一枯燥教学形式,针对实际教学中存在问题现象,制定开展对应教学策略方法。不但极大激发小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热情和课堂参与积极性,更有助于学生德育水平及核心素养进一步提升,体现道德与法治教学成效,满足素质教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