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可
(新疆阿克苏市第三中学,新疆 阿克苏 843000)
当今多元文化日益充斥着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在语文教学中,乡土文化、红色文化等等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均有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就是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使学生通过学习语文逐步理解和掌握祖国的文字运用,辨别词语感情特色,培养国家归属感。多元文明视域下进行初中语文教学可以进一步发挥语文教学的教育作用,提高学生语言感知能力、文字运用能力等。
当今多元文化日益充斥着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然而当代初中生课外阅读普遍存在的现象是:阅读内容多数没有营养,有被恶搞的四大名著,也有漫画式的快餐读物,图书市场的这些书销量还不错,小学生认为其非常有趣,对它们可谓是津津乐道,而对于很有阅读价值的文学作品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此外,目前虽然实行了新课改,但是很多教师仍然仅仅关注学生的分数,新课程标准提到,教师必须加强对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视。而目前一些语文教师存在的普遍现象就是没有深刻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现实教学只是单纯注重分数,并不注重学生这方面的教学。部分教师单纯认为学生培养文化自信是需要学生努力的,完全忽视了教师在其中的引导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境的创设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多元文明视域下培养学生文化自信需要教师和学生有耐心,而在初中接受教育的许多同学由于懒惰在学习语文阅读经典时不由觉得对成绩无用、阅读吃力。再加上青春期的初中生情绪起伏较大,甚至对语文学科产生厌恶情绪。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激发起学生对它的兴趣,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情境创设,为学生提供文化自信的土壤。
作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与课本内容相关的阅读实例。比如讲《沁园春》时,可以对学生开展红色教育,适时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资料,通过创设红色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珍惜。课后,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写一个感想加深印象,促进情感交流。在对经典作品的学习中,感受伟大领袖对于祖国山河、英雄人物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国家荣誉感与文化自信。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精品书籍。现如今各式各样的书籍过多,语文教师可以向小学生推荐他们适合读的一些红色书籍,比如青少年版的《飞夺泸定桥》、《长征》等,让他们可以徜徉在阅读的海洋之中,一方面扩宽知识面,一方面感受不一样的中国文化。
一些初中语文教师的授课方法跟不上时代变化,教育理念落后,教学内容恪守古板、没有新意等等问题使学生的语文水平难以更上一层楼。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多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增强学生综合能力。
比如可以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在讲授《出师表》时,以三国时期的史实作为背景,全文针对当时三分天下的局势做出了分析,表达了诸葛亮对于刘备的报答之意及对刘禅的忠心耿耿。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讲述相关背景,然后再播放相关短视频,通过这样的方式,加深其印象,构建本文写作背景。使学生在视频观赏中感受诸葛亮的“忠义”。在互联网+时代,多元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教师更要抓住其优越性,并将其放大到语文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作为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在此背景下各级各类学校要提高认识,切实地将文化自信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教学中去,不断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探索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最终在多元文明视域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