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 感悟意境

2019-11-27 13:19
名师在线 2019年4期
关键词:古诗意境古诗词

王 娟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明道小学,江苏海安 226600)

引 言

小学语文“部编本”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言文比例的大幅提升,小学六个年级12 册课本中共有古诗词124 篇,约占课文总数的30%。篇幅的增加预示着语文教学将更加注重对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古诗词已经成为小学语文课文的重头戏。另外,语文课程标准也对诗歌的教学分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中国古诗词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融情入景、托物言志”,所以,古诗词教学的重点应是让学生深入体会古诗中的意境,从而真切地感受诗人的主观情思。

一、在吟诵中感悟

在“诵”字上下功夫是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这既符合传统诗词的文体特征,也符合诗词的审美及教学特征[1]。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小学语文课本中选用的古诗大都郎朗上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诵读诗词,引导他们通过声调、节奏等来感悟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并在诵读的过程中想象诗歌的形象,感受诗句的优美,从而对诗歌的意境有初步的感悟。

小学低年级的古诗比较浅近,以歌谣体为主。例如,骆宾王的《咏鹅》、李白的《静夜思》、白居易的《草》……这类古诗的词句浅显易懂,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教学生字词的读音,然后组织学生反复地进行诵读,在此基础上结合插图进行律动和表演。这样的安排充分考虑到了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发挥了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调动了他们的多种感官参与诵读,可以起到身临其境的效果,从而使他们自主感悟诗歌的意境。到了中高年级,可以进一步丰富古诗吟诵的形式,甚至可以加入音乐的元素。例如,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文时,笔者在开课伊始就播放歌曲《明月几时有》,虽然是现代歌曲,但是曲风完全贴切诗词所要抒发的情感。这种新颖的呈现方式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没想到诗词还可以唱出来。紧接着,笔者通过“诗音画”的方式带领学生跟着歌曲的节奏进行吟唱。在此过程中,无须教师逐词逐句地进行讲解,学生在歌曲的音调高低和强弱变化中,就能真切地体会到苏轼热爱生活和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二、在关联中体验

学习古诗词,如果仅仅专注于理解词意、背诵默写,就会使古诗词的价值大打折扣,不能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同时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几乎每一首古诗词都是诗人在特定的环境下创作而成的,所以,古诗词的教学不能抛开其历史背景,它是进入古诗词意境的一把钥匙。

以《示儿》为例,这是陆游的绝笔之作。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给儿子们写下这首诗。但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过于遥远,单从诗句的字面上是很难体会出诗人对祖国统一的无限眷恋和不能亲眼见证统一的伤感、遗憾的。于是,在教学这首古诗之前,笔者播放了一则介绍辛弃疾生平的短片,让学生了解辛弃疾致力抗金,面对重重挫折不改初心的一生。然后组织全班交流,学生无一不被辛弃疾执着的理想信念和真挚的爱国热情所感动,同时也对当时宋朝被金国侵略的屈辱历史义愤填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被激发了出来。通过铺垫和渲染,学生对诗人创作诗歌时的内心感受有了深刻的体验。在这样的氛围中,笔者再引入对《示儿》这首诗的教学,学生一下子就能从整体上领悟到诗歌的意境,自然而然地用悲怆激昂的感情吟诵这首诗,体会到“万事空”所寓意的大无畏生死观,以及“不见九州同”时死不瞑目的悲哀和遗憾之情。而“北定中原日”不但表达了诗人渴望祖国统一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其对于收复失地的信念,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三、在揣摩中品味

经典的古诗词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经久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遣词造句上有其独到之处,以至于每当我们读到一些名句时,都忍不住拍案叫绝。在一首古诗词中,只要抓住了几个关键词句,就能从整体上感知作者的创作意图,体验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所以,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紧扣“诗眼”“词眼”,引导学生在细细揣摩字词的过程中品味诗词的意境[2]。

注重通过关键字词来感悟古诗词的意境,可谓“窥一斑而知全豹”。例如,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笔者重点引导学生品味“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两个“异”字和一个“倍”字。笔者首先组织学生讨论:“异乡和异客两个词透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诗人远离家乡,独自一人在外,非常孤独”“举目无亲,寄人篱下”“在外地的生活一定孤独凄然”。笔者又追问道:“你从‘倍’这个字里又读出了什么?”有了先前对诗人境遇的认识和体验,学生顺其自然地感悟道:“说明诗人对家乡的无限思念”“数学中的几倍就是乘几,说明思念之情比平常更加深刻”。此时,对诗歌中其余的字词无须再多加解释,有了这三个字的突显,学生对整首诗的意境就有了准确而真切的把握。又如,在教学《泊船瓜洲》时,其中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成了千古名句,如果在教学时只是讲解“绿”字的名词动用手法,势必就使得教学内容非常单薄。此时教师可以适度拓展,介绍王安石推敲这一个字的典故,将“绿”字替换成“到”“过”“入”“满”等字,让学生反复吟诵,让他们通过对比,真切地体会“绿”所表达出的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通过对重点字词的反复品味,以点带面,一点突破,从而内化诗词的意境。

四、在想象中升华

古诗词的篇幅较短,语言简练,一般都不展开叙述,所以它们呈现的意境都是跳跃式的镜头,没有连续的画面。因此,逐字逐句解释并不能体会诗的意境,而应着重引导学生从诗歌的精练语言去想象、感悟和体验画外之音和言外之意,填补空白,从而让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和优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古诗,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影子。例如,教学《咏柳》时,可以带领学生来到河边,观察垂柳随风飘摇的婀娜多姿,从而想象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美景。又如,教学《江南》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诗歌的描写进行绘画创作,用自己的笔端描绘出“鱼戏莲叶”的有趣场景,把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变成可见的图画,使文本和情感有机融合。再如,教学《寻隐者不遇》时,全诗并没有详细地描写寻隐者的过程,开头的两句诗寥寥数字,叙述了“问童子”的过程。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童子可能在树下做什么呢?诗人问了些什么呢?童子是怎样回答的?”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对话问答,从而领悟到了“问”字所蕴含的意境。通过开启学生想象的空间,升华了诗歌意蕴无限的内涵,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从而引发与诗人情感的共鸣。

结 语

古诗经过了成百上千年的积淀,凝聚着汉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的魅力。让小学生从小学习和吟诵中国优秀的古诗词,不但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而且能够让他们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读诗使人灵秀”,让我们引导学生领略诗歌的画面美、音乐美和情感美,从而身临其境地品味诗歌的意境,升华对诗歌的感悟和理解。

猜你喜欢
古诗意境古诗词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拟古诗”之我见
诗的艺术精髓在“意象”与“意境”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苏轼词中的时空与意境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品读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