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琳
(江苏省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江苏无锡 214000)
中学教育除了培养学生知识技能与创新思维外,还应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这对于帮助青少年学生端正人生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中生通过三年的积累,获得了广泛的知识,同时对自己学校校训、校风的认同感也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1]。我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办学风格和教学模式,其“诚弘勤毅”的校训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对塑造学生人格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诚弘勤毅”的校训是我校在数十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积淀,也是我校师生共同思想成果的结晶。这种思想除了体现在学生的个人品格塑造层面,也体现在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进程层面,更深深根植于我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整体氛围层面。而“诚弘勤毅”四字又各有其不同的含义与要求。
“诚”字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诚实、诚信,这是从个人层面来说的,是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在待人接物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精神品质。所谓“诚立身”,对于做人而言,首先必须诚实。第二层含义代表了诚恳、忠诚,这是从更高层面的国家、事业角度来说的,寓意对待自己的国家必须忠诚有信,学生必须树立高度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树立“人生须忠诚”的信仰观。
“弘”字寓意广大、深远。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寄语广大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对高中生来说,高中阶段正是其人格完善的关键期,因此,他们更应该自觉树立远大的志向,努力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树立“立志当高远”的人生观。
“勤”字指代勤劳、勤勉、勤奋。正所谓“业精于勤荒于嬉”,我们的校训就是要时刻提醒广大学生对待学习、工作、劳动要保持勤奋积极的态度,不可懒惰,不可懈怠,树立“做事须躬行”的事业观。
“毅”字则有毅力、坚毅之义。孔子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只有对待目标有坚定的态度,对待理想有锲而不舍的恒心,才能最终实现成功,因此,学生应树立“困难前坚韧”的观念。
班级精神是班集体成员在长期共同学习、共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普遍的价值观念,是一种凝聚人心的强大力量[2]。如果一个班级精神涣散,就会影响“军心”,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会大打折扣。
我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诚弘勤毅”的校训,是塑造班级精神的必要支撑。在校内,仿照新员工入职培训学习企业文化的思路,每名班主任要对校训进行深入细致的理解,并结合自身经验,赋予其新的内涵,并将这种内涵贯穿到日常班级管理环节。对于班委会学生干部来说,在班主任教师的带领下,他们要团结同学,实质上就是在弘扬和传承学校的校训和校风。这样形成“校领导—班主任—班委会—同学”四级联动机制,加强了各层次人群的思想培养,为班级精神的形成定下了基调。
在班级文化建设层面,在学生参加学校田径运动会、篮球赛、歌咏比赛等各种集体活动的过程中,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有效提高,学生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深刻道理,对塑造班级精神具有一定的优势。
所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大到一个国家、社会,小到一个组织、班级,都需要一定的制度规章作为保障。因此,班级制度是班级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班级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3]。
校训对于班级规则制订的指导意义就在于,校训是全校师生共同形成的价值共识,在学校的制度体系中处于高位层面,而班级规则作为学生直接参与制订的文化规制,在学校的制度框架中属于本位层面。二者之间实质上是一种“源”与“流”的关系。
全校师生在深刻理解和领会学校“诚弘勤毅”校训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实际制订班规班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这对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全校师生领会校训精神,有利于形成基本的价值文化共识,在制订班规班约的过程中给予彼此充分的尊重,更有利于班级文化建设的开展。
要想搞好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活动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班主任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主题班会(周会)、社会实践、公益行动、朗诵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的作用,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加深对学校“诚弘勤毅”校训的理解,获得更深层次的认知。
在具体的班级文化建设实践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有关社会道德的热点话题展开互动式演讲、主题辩论,或者以小品情景再现等方式,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诚实、高远、勤奋、坚毅的态度认知,帮助其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通过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社区志愿服务或者主题展览参观等实践活动,还可以塑造学生互帮互助的品质。从这一层面来说,校训的主题教育活动在开展班级文化活动中,不仅增强了集体凝聚力,而且对塑造班级精神以及营造班级环境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校训在班集体的民心凝聚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诚弘勤毅”校训的传播,有助于全校师生形成思想共识,当这种认知共识潜移默化地渗透到班主任的工作当中时,既有助于班级文化氛围建设工作的开展,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营造积极进取的良好班级环境。
与此同时,对于中学阶段的班集体而言,“比赶争先”式的班级环境,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以及竞争意识的加强,这种班级文化氛围在聚民心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具个性和特色,推动教师因材施教、学生个性解放的素质教育化模式的形成。
校训作为学校的精神内核的重要载体,对指导教师教学尤其是班主任开展班级组织与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广大教师要在实践过程中深刻理解校训的内涵,在班级精神、班级制度、班级活动和班级环境塑造等方面加以渗透,推动班级文化建设,让校训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的突出作用得到行之有效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