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华莉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下帅乡民族学校,广东 肇庆 526445)
引言:小学数学是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的重要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无法满足当下学生的需求。为了确实实行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当积极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以及改革。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将全体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分组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制定一个学习目标,充分激发各个小组的积极性,让小组内的每个成员为了达到目标各自分工努力,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团队意识以及数学成绩。
由于大部分小学生的意识形态以及思维形态都还处于发展阶段,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无法做出合理的判断,并且新时代的孩子自主意识较强,在小组学习过程较难达到合作的目的。因此,大部分小组合作学习都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切实执行,无法有效的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与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1]。
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分组讨论的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使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从而有效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水平。但是目前大部分老师的教学分组学习都只是形式主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味的要求学生依照教师的想法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遇到重重障碍[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想要确实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必须要科学且合理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切勿将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可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热情以及兴趣。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学生特点以及实际情况来设定问题,通过科学且合理的问题,有效的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通过设定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探讨与分析,从而得出一个小组答案。
例如:在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教学时,教师应当让小组合作学习跳出书本的范围,利用生活中的细节,充分的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作用以及魅力。不在单纯的停留于课本知识以及考试内容当中。老师可指定一个教室里面的窗户,让小组分别进行测量以及计算,考核哪一个小组的速度又快有精准,同时引导学生说出解决方法,老师在及时给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让各个小组依据测量数据再进行一次计算,帮助计算错误的小组找出错误原因。
由于学生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进行分组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此因素。尽可能的让学生进行优势互补,让能力强的学生充分的发挥优势,让基础较差的同学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形成一种有效互补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3]
例如:在进行方向与位置的教学时,课程对于方向感的要求比较强,因此老师要合理的调整小组的成员分配。由于男生可能空间思维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女生较为认真以及细心,教师可以尽量做到每个小组的男女数量平衡,相互合作可以发挥出小组的最大能力。教师应先给学生介绍如何方向与位置,然后再让小组进行分析,分析教室位置的方向,在进一步分析学校周围的建筑物分别处于学校的哪个位置。
每次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都应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进行考核,让学生将小组成果充分的展现出来。教师可根据结果来考察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耐心的与学生进行辅导以及分析,充分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例如:我们的学校这一章节中,帮助学校更换草皮的问题。这一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具有开放性的意义。教室可以通过小组的更换草皮方案来了解学生三年级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对学生的方案进行分析以及评价,对于具有创新意义的方案要给予嘉奖,如果学生的方案出现错误,要及时指出错误的地方,并且耐心的给小组进行分析与讲解,让学生充分掌握相关课程内容。
结语:良好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之间不断的探讨以及交流,通过探索之后得到问题的答案,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空间,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良好的师生之间的交流方式是让小组充分融合到课堂教学中的关键所在,教师可通过设定合理的问题、加强合作指导、完善评价机制等手段,切实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