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素红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点拨者,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语、过渡语和评价语,是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中,评价语对于激发动力、深化认知、归纳方法,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阅读教学中的评价语不仅要甄别优劣,同时也需要凸显语文味,在传递信息的基础上引领学生进行深入有效的语文学习,促发学生核心素养的高效发展。
正所谓“厚积才能薄发”,语文核心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学生深入而广泛的积累,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教学时,引发学生对各种语言材料的积累,并巧妙地利用教师的评价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如在教学《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课文时,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信件,并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感受。然后教师相机进行点评:当读到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信后,我想到了一句名言,并利用多媒体出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当学生再读高尔基坐在自己的院子中欣赏儿子种植的鲜花这一段落后畅谈自己的感受时,教师再次进行评价:当老师读到这里时,我联想到了两个成语:触景生情、睹物思人。课文中所描写的“盛开的鲜花”不仅是儿子的代表,也是儿子辛勤劳作的成果,看到了这些就想到了儿子……
两次朗读,两次交流,两次点评,学生在这样的渲染之下,不仅对文本中的语言有了深入的体悟,同时激发了内在情感,从而将原本消极性的语言转化为自身积极的情感,促进教师语言的规范化和情感化,更是对学生后续运用的一种示范和引领。
评价的目标不是鉴别高下,而更在于点拨与引领。为此,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当下的学习状态,通过评价的语言潜入到词语的感性世界中,对文本语言进行深入的辨析与揣摩、推销与咀嚼,否则原本机械的文字就如同一块硬铁,无法真正融入到学生的内在意识中。
如教学叶圣陶的《荷花》时,很多学生都知道“冒”字的精妙,但究竟好在哪里却始终说不清、道不明。教师进行了这样的评价点拨:这很正常,如果说得清就是超常的。可以尝试运用别的词语进行替换吗?学生想到了“露”和“钻”字,并组织学生进行对比和交流。伴随着学生当下的学习成果,教师再次进行点评:每一朵花都急着冒出来,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只有这个“冒”不仅写出了速度之快,更融入了学生的内在心境,我们再次朗读体会这个动词的表达效果。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正是通过点拨与评价让学生经历了置换对比、情境想象和移情体验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冒”字的精妙绝伦,评价语言的语文味也在层层践行中破蝶而舞。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语文教学就是要充分彰显、放大教材的范例作用,让学生在举一反三的过程中形成能力,习得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这就要求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必须要从方法归纳与提炼的角度着眼,注重学生成果的习得和方法的运用。
如《半截蜡烛》这篇课文中,教师紧扣“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引领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这是伯诺德夫人在课文中为数不多的一句对话,伯诺德夫人临危不断,你从这句话中哪里可以看得出来?学生在细致深入地洞察过程中纷纷交流着自己的思考:生:我觉得这个“瞧”字很重要,一个字就完全转移了德国人的注意力。师:紧扣细节来读书,你很棒。生:我觉得“这盏灯”就能体现临危不乱,这是要让德国军官充分注意到灯上来。师:这些被一般人忽视的词语,而你却看到了语言背后的东西,了不起。……
纵观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两次点评,不仅仅对学生的认知思维和成果进行了点评,更为重要的是相机为学生渗透了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关注细节的方法展开阅读,不能忽视课文中任何一个细节,真正做到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语语悟其神”的境界。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学以致用。评价性语言一个重要的效能就是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性表达。由于学生认知能力的限制,在表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用词不当、前后矛盾、词义含糊、逻辑错乱的问题,教师就需要借助于评价性语言针对学生在实践表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富有针对性的调整,另一方面要抓住教学的契机,让学生在合理整合文本的基础上就地取材,搭建语言训练的平台。
如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当肖邦决定离开时回望了华沙城,学生表示肖邦的行为显得非常“犹豫”。显然,这里使用“犹豫”是欠妥当的,教师不仅意识到学生用词不够精准,更觉得这是一次极好的语言训练的契机,于是进行了这样的评价:如果你能将“犹豫”改为“矛盾”或者“纠结”就更好了。你再想想,他的内心为什么是矛盾的呢?肖邦究竟纠结些什么呢?
如此点拨与评价,让学生借助文本的魅力零距离地接触到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外化语言,读出了文本语言的深度和厚度,让语言的训练不断地迈向了丰厚。
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性语言是一种智慧和能力的集中体现,植根于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正确的教学理念、良好的语言素养。只有在真情的评价过程中,彰显评价语的语文味,语文教学才能迈向更加高效的快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