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霞春
电灯是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它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呢?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教材中就有《点亮小灯泡》一课,为学生揭开其中神秘的面纱。在这一课中,学生将通过使用简单的电池、导线使小灯泡发光,并且探究使小灯泡发光的不同连接方式,激发探究电的兴趣。
先想后做,成功与失败都是可贵的尝试。
教学一开始,教师边出示小灯泡实物边开门见山地提出:今天我们这一课的任务是点亮小灯泡,同学们听后小眼放光,跃跃欲试,随后教师提出:你觉得还需要哪些材料才能点亮它?有的学生能说出需要电池和电线(教师统一口径:导线),也有学生心直口快喊“要电”,教师没有忽略这个回答,而是继续追问:电从哪里来?从而使得学生进一步思考,继而给出了电池和导线的答案。教师:你觉得利用这些材料怎样连接就能让灯泡亮起来了呢?学生情绪高涨,特别想开始大显身手了,此时教师没有让学生直接去连接,而是让他们思考后在记录单上画一画连接图,并要求他们在交流时说说,为什么认为这样的连接方法能使灯泡亮起来,这是引发学生对已有经验的一个思考。美国参议员富布赖特说过:“我们要敢于思考‘不可想象的事情’,因为如果事情变得不可想象,思考就停止,行动就变得无意识。”课堂上学生只有经历了思考,才会有更深的研究感悟。分组活动时,教师巡视了各个小组,发现画成“断路”的比较多,少数的能画对。而在第一次的根据猜想尝试连接后,发现“断路”这种方法是不能点亮小灯泡的。那么,究竟怎样连接才能成功呢?在学生也沉入再次思考后,教师引导:要想成功,认真观察材料是基础,充分了解了材料的构造才能更容易完成点亮小灯泡的任务。此环节设计让学生先动脑思考画画连接图,再尝试连接,就是想更好地引发学生对灯泡亮或不亮的深度思考,即使学生只是迸发出小小思维的火花,也是值得的。
观察为重,为理解电流路径打下基础。
当很多的小组发现他们自己的初始想法并不能让灯泡点亮时,教师则顺势过渡:同样的材料,有的小组成功了,很多小组失败了。什么原因呢?让我们以观察这些材料开始,了解它们的特点。于是,顺势进入观察电池、导线和灯泡的环节,同时也是暗示学生了解这些材料尤其是小灯泡内部构造对我们尝试成功的重要性。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因此,引导学生对各种材料的认真观察,为之后理解教学重难点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交流对小灯泡构造认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一一认识了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特别对于两根“金属架”,由于被“螺旋状外壳”遮挡,往下连接到哪里不得而知,便在认识了这些构造的基础上,请学生推测,果然,有些学生非常聪明,生1推测:里面可能是两根金属架分别与两个连接点相连;生2推测:里面可能有两根电线将金属架和连接点分别连了起来,教师利用课件让学生观看,明白了里面确实是两根金属架分别与两个连接点相连。于此,教师要求学生在自己的记录单上画下小灯泡,并且标出各个部件的名称,以巩固认知,这也能为接下来的再次点亮小灯泡以及重点理解电流路径都埋下了伏笔。
模型演示,为有效交流活动提供保障。
学生对点亮小灯泡早已是蓄势待发,活动开始没多久,就有许多小组纷纷举手高喊:我们的小灯泡亮了。有了以前上课的经验教训,这次教师在分组活动时也采用了摆模型、画导线的方法,比之以前,让学生用画图记录更是精进了一步,因为学生在画灯泡图时经常会花费太多时间而影响了进一步的探究,这样的改变不仅提高了活动效率,而且化难为易,让学生极富探究的成就感。集体交流时,模型由小变大,磁贴在黑板上,先点亮的小组记住连接的电路后可以到黑板上来摆放模型,导线则用粉笔画,这样的交流省时而又清晰,避免了学生在兴致高昂的活动后遇上交流的瓶颈,而且完成较慢的小组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时,还可以从板贴的连接图中得到启发,这样的展示不失为一箭双雕。在展示中,我们也能发现问题,有的小组连接方法对了,但画图记录不够仔细,有的被画成了短路,也有的马虎了事,画成了断路。不管哪种情况,在集体交流时,教师都引导学生进行了完善,特别是对“短路”这一情况进行了重点的讲解和提醒。可以说,一次次改正完善的过程,就是学生对电流路径再次完善认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学生本堂课所学的一个即时检测,为教师更好把握课堂效率提供了直观的依据。
课堂上,当孩子们手中的小灯泡一次次被点亮时,当孩子们的惊喜声一遍遍地传出时,作为教师真的倍感欣慰和高兴。小灯泡被孩子们成功地点亮了,而我们不也是成功地点亮了孩子们探究科学的心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