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兵
(福建省长乐第七中学,福建福州 350206)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而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正是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它来自生活,又反哺于生活。教师应丰富学科内涵,拓展学科外延,让初中生在生活体验和实践中培养道德品质,提升法治意识,成为一个具有公共素养和公民情怀的优秀学生。
生活是知识的最广阔源泉,学生在学科学习前已形成一定基于生活的认知结构[1]。课堂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学情或认知结构展开,而不是“另起炉灶”,学习一些新概念。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基于心中的真实体验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形成分析问题的能力、决策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然而,在当下,通过生活教育来发展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还较为困难。一是因为部分教师对生活教育和学科的融合缺乏认同感,缺少可操作性较强的实现途径,不少教师不具备提升和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的学科理论。二是因为生活涉及方方面面,很多教师对生活实践的边界和范围定位不同,再加上应试教育在时间上带来的挤压效应,造成生活与课堂无法有效结合。当然,法律保障不健全导致很多教师犹豫不决,担心学生的安全问题,这些因素导致在生活中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受阻。然而,从笔者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生活实践的时间、空间、资源开发和组织保障等问题本身就是学生道德和法治学科的重要资源,只要教师精心组织,悉心安排,一定能为学生的道德和法治素养提升发挥正向效应。
教育部刚刚颁布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和理性精神四个方面。政治认同关系着学生未来的价值观发展方向和成长方向;理性精神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学科分析能力和认知发展模式;法治意识则影响着学生未来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构建什么样的社会;而公共参与表明了学生需要有一定的公共责任心来关注生活、社会和实践,从而发挥自己的正能量。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是教师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旗帜,教师只有以此为引领,才能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同时也为学科育人提供实践样本。
例如,《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提出“搜集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反映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资料,讨论变化的原因,感受中国共产党是我们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这就体现了“政治认同”这一素养;“选取一个感兴趣的社会热点话题或现象,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并与同学交流”体现了理性精神这一素养。教师只有在深刻领会核心素养的前提下才能读懂教材,拓展教材,把教材与社会有机结合,并基于核心素养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将核心素养渗透于学科教学中。
好的教学设想需要有一定的教学框架和教学方案来落实,核心素养是可教、可学的,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教师。俗话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那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生活化教育中,教师应如何实施和操作呢?
1.以学生身边的事为案例
学生的体验永远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课堂教学的最佳资源。因此,教师要以学生的身边事为案例,促进学生素养的发展。例如,有位女学生家境优越,有不明社会青年常以借钱名义向她要钱,她因害怕只好偷家长的钱交给这些青年,最终被家长发现,事件以报警解决收场。教师便可以此事为案例,设计模拟法庭活动,告诉学生受到不法分子侵害时应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帮助学生在案件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法律知识,从而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理性精神。
2.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的很多隐性兴趣都表现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教师要用慧眼,巧妙地将学生的课外兴趣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趣味学习中提升和发展学科素养。例如,在教学“明辨是非,正确对待社会影响”时,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拓展到课外,选择几个课外实践活动主题,让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学习。结果很多学生选择了“中学生‘追星’状况的调查”,因明星是学生平时关注的焦点,学生很想将自己的兴趣化为课堂教学的热点,学生在课堂调查、思辨和讨论中迸发出智慧与热情,在课堂活动中提升和发展了公共参与意识与理性精神。
理论再好,计划再理想,若不转化为实际行动,就有可能成为“空中楼阁”。教师要将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有组织地开展实践活动,在中学,学中思,从而让“生活—学科素养—教学实践”形成良性循环。当然,教师应统筹多方力量,让家长、学校和社会积极参与,为学生在实践行动中发展核心素养提供坚强后盾。
例如,在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受到不法分子侵害时依法维护合法权益”这一实践活动中,学生虽然很感兴趣,但不了解具体程序,知识存储略感不足。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可以按以下步骤开展实践活动。首先,将此课外实践活动形成书面方案,提交学校政教处,由学校联系法院,组织学生周末参加法院公审旁听,让学生初步了解法律程序;其次,学生就具体案例编写诉讼稿交由身份为律师的学生家长审核;最后,师生共同修改诉讼稿,开始进行模拟诉讼。在此实践活动中,教师充分利用了社会、学校和家长资源,高质量地完成了模拟法庭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理性精神和法治意识。
评价是学科素养提升的杠杆,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的积极作用,利用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等手段,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基于评价标准开展学习活动。新颁布的课程标准配备有相应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教师要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对学生的实践内容、实践方式和实践成果等逐一评价,做到评价过程全覆盖,让学生既乐于参与实践活动,同时也要基于课程内容开展学习活动,做到生活和学习相得益彰。只有教师积极发挥评价的导向、反馈和激励作用,学生的道德和法治素养才能稳步提升。
例如,在教学“让家更美好”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家开展“为爸妈开心下厨”的实践活动,并提前呈现评价量表,如自我评价占40%,父母评价占40%,教师评价占20%,通过立体化评价,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在此过程中形成了懂得感恩的情怀,树立了责任和义务意识,提升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
总之,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本学科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特点和优势,从生活中挖掘和收集教学资源,使学生结合身边事例和实践活动来学习知识,培养能力,进而促进他们学科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