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华,周建东
(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8)
近年来,“体育”与“健康”成为日益火热的话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多项政策文件中有关于青少年体育发展的论述,使大众深切感受到国家对学生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视。为深化课程改革,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教育部等11部门于2016年11月30日通过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意欲通过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方式,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培育学生贯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达到“立德树人”和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我国体育类研学旅行开展现状进行了梳理,依托临淄当地丰富的蹴鞠文化资源,以临淄蹴鞠为例,对体育类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进行探讨。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型校外综合实践教育课程,本身兼具知识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之双重作用,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独特价值。而体育类研学旅行作为研学课程中的一类,以体育元素为基础,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诸多方式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应试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成绩的竞争日渐激烈。考试的选拔功能,使中国的教育难度不断加深,学生学习的内容也越来越深,可所学内容却与现实社会生活有所脱节,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尽快实现素质教育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呼声。人是自然的产物,只有在自然中才能认识自己,而体育是人自然化的重要形式,体育类研学旅行通过体育使学生回归追求知识、发展自我的最原始途径,对学生夯实文化基础具有独特意义。
受“计划生育”影响,“家中独子”成了许多现代学生的标签,许多学生处于家长甚至整个家族的关爱中心,家长几乎包办学生的一切,导致学生失去了自我管理学习和生活的权利,学生容易在家长的溺爱中迷失自我。对独生子女家庭而言,父母对孩子的爱之深也会导致产生过于专制严厉或过于骄纵放任的家庭教育方式,而忽视了学生内在情感需求,造成学生自私、娇气、任性等心理习惯,不利于学生完成自我认知。体育类研学旅行将学生置于体育氛围下,满足学生体育诉求,通过合理的体育学习与休息安排,启发学生进行学习进程调控与自我管理,让学生在运动中认识自我,发展身心。
当前的学校教育多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以考试成绩高低定义学生的好坏,忽视了学生的社会参与度。学生本身就处于身心发育、价值观念构建的关键时期,社会参与的缺乏,不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理想信念与责任担当的构建;生活体验的不足不利于学生解决问题、综合实践、环境适应等能力的培养。而体育研学旅行作为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的课程,利用体育的社会功能,使学生更好地参与现实生活,借助体育文化培养个体的责任意识与社会荣辱感,通过体育运动培养学生体育实践力、创新力与问题解决等多方面能力,让学生在体育竞赛中找到自身价值,进而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
体育类研学旅行以体育为主题,带领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体育世界,在感受体育文化与运动魅力的同时,通过对相关主题体育知识的学习,使体育课程的教学突破传统模式,向学生全方位展现体育运动魅力。在体育类研学旅行课程中,学生全程徒步完成课程地点间的行进与转移,通过体验课程与竞技课程的环节设计,基于运动训练的原则,合理分配课程运动持续时间与运动量,有助于学生发展体能,提升运动能力。
体育类研学旅行课程通过科学合理的行程计划,让学生在整个研学过程中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节奏。研学导师在整个行程中穿插讲解诸中小学生健康知识,规范学生健康行为并及时发现、纠正学生不健康行为,帮助学生树立健康行为意识。同时,体育类研学旅行课程中浓厚的体育运动氛围、优秀杰出的榜样、内容翔实的实例等有形无形的心理暗示与情感带动,能对学生运动意识产生启发,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
在体育类研学旅行课程中,学生通过完成手册任务、亲身体验、导师指导等多种途径,以小组合作、个人分工、比赛竞技等形式,学习并掌握相关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并完成相关实践活动,进而规范自身体育行为,养成良好的体育品格。此外,体育类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能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与关注,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提升学生的体育情感。
学校对体育类课程的开发重视程度有限,将体育作为其他类研学旅行课程的附庸,而没有单列一个主题;将队列队形、徒步行进视作体育元素,忽视体育文化与技艺的重要作用,忽略体育之于健康的意义。
以世纪明德与新东方为例,在其官网以体育为关键词搜索研学产品,搜索结果显示为无。没有成熟的体育类研学旅行课程方案,即便学校想开展有关研学旅行课程,也是有心无力。再加上已开发的体育类博物馆、体育文化历史遗迹、体育主题城镇的数量远远不足,可利用的体育类研学场所严重匮乏,远不能满足体育类研学旅行课程开展的需要。
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展对研学导师有着极高的要求。研学导师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教育学知识与教学技能,还要对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方案所涉及的知识体系有全方位的了解。此外,由于体育类研学的特殊性质,体育类研学导师除了需要具备上述条件外,还对其在体育研学活动中的组织协调、临场应变、紧急救治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
体育类研学旅行课程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课程实施易流于形式、课程内容设计不符合现实需要、课程强度不匹配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等问题。在游览体育类主题场馆过程中,学生能否收获体育文化满足感、课程中设置的运动实践内容对学生有多大的提高作用、如何避免因完全功利化倾向导致课程走马观花的情况。以上述疑问为代表的相关细则的思考仍是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近年来媒体报道的校外活动安全事故的屡见不鲜,学生安全一直是学校组织学生集体活动的最先考量标准。加之体育类研学旅行中运动项目的加入,也大大提高了研学活动的安全风险,如何加强学生的安全保护、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也是开展体育类研学旅行课程的困扰所在。
4.1.1 体育知识与技能依托临淄现有的蹴鞠特色资源,结合当前校园足球对学生的发展要求,开发足球历史文化和实用技术型研学旅行课程,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与运动实践能力。
4.1.2 学习过程与方法在蹴鞠情境氛围烘托下,通过开展如蹴鞠手工制作、模拟蹴鞠场景进行比赛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化学生体育认知。
4.1.3 体育情感与价值观在研学过程中,重点突出蹴鞠历史发展与文化学习、蹴鞠技能的掌握与比赛实践,强调“临淄蹴鞠”研学过程体验、体育思考引导、学习感受总结、知识情感升华、应用实践创新五位一体的体育核心素养的综合培育,助力体育价值观的正确形成。
临淄蹴鞠研学旅行课程内容拟涉及理论、情感、技能和实践4个部分,结合临淄当地丰富的蹴鞠体育资源,辅以导师细节补充,以求学生在研学过程获得感的最大化。例如,在临淄蹴鞠足球博物馆,由导师为学生讲解蹴鞠的发展历程、形态与特点,细致阐述足球起源、当代的中国足球与世界足球发展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对蹴鞠与足球有全方位的了解,拓宽学生体育视野,激发学生对蹴鞠与足球的热情,为之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在临淄蹴鞠小镇的蹴鞠生活馆,组织引导学生完成蹴鞠制作,实践蹴鞠理论知识。在临淄蹴鞠小镇的齐风蹴鞠场,由导师带领,向学生讲解并教授蹴鞠运动基本动作要领,介绍蹴鞠比赛规则,并组织学生完成蹴鞠比赛,以强化学生对蹴鞠技术动作与蹴鞠比赛规则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体育竞赛精神,发扬高尚的体育竞赛品德。
体育类研学旅行应以满足学生体育文化需求、填补学校体育教学空白为出发点,在研学旅行中,学生通过亲身学习体验,增长体育文化见识,拓宽体育视野,深化对体育的理解。(1)在课程选题时,要考虑所开展年级体育教学进度与目标,充分发挥传统体育课堂不能比拟的优势,选择符合教学计划且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主题,并进行课程内容设计与开发。同时,根据课程设计的进度与安排,充分考虑各部分内容进行的时间、流程与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制订翔实的课程实施细则与紧急情况应对预案。(2)在课程开展前,为导师进行详细的课程培训,明确导师任务与职责,保证课程的顺利开展。(3)在课程实施中,注意文化启发、情感渲染、体验实践、活动安全等问题,创设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通过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召开课程宣讲会等形式,向学生、家长强调安全事宜,树立安全意识,提前准备好课程开展过程中所需的安全防护设备,提前为学生购买保险,并在活动开展时配备安全监督员,最大限度地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