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训练与青少年生命安全教育关系研究

2019-11-27 02:37:14魏庆鹏
少年体育训练 2019年5期
关键词:生命安全技能生命

魏庆鹏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当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生命安全教育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逐步得到了重视。但是,由于传统的评价模式往往忽略了过程的重要性,没有合理的评价方法,因此,生命安全教育很难用传统方法对实施安全教育的情况和学生掌握的程度进行评估,也缺乏相对更多的真实情景体验。拓展训练恰好能在训练本身中凸显安全教育功能,在生命安全教育实践性表现显著。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拓展训练的形式开展生命安全教育,采取定性、定量相辅相成的方法来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估。

1 生命安全教育的内涵及现状

现阶段,我国教育系统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了生命安全教育意义的重大,其研究也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生命安全的内涵,就是教育人重视生命安全以及习得保护生命安全、开发生命潜力的技能。各个不同阶段、不同教育领域对生命安全教育的定义不尽相同,但所呈现出的共同特征是对生命的珍视及在危险、紧急情况下的生存问题的重视。具体说来,生命安全涉及的领域是广泛的,如食品安全和人身安全,这些都属于广义的生命安全教育的大范畴,虽涉及的问题稍有不同但它们有大致相似之处,就是研究对生命的敬畏与珍惜以及紧急避险和救护类的问题。生命安全教育涉及的具体问题十分繁多,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很多突发情况和外在因素都会威胁到人的生命安全,如人的生存离不开水和食物、人的体温必须保持恒定、火灾等自然灾害将对人的生命造成摧残性的毁灭、人体不能承受刀枪暴力等等。所有与生命安全相关的因素和问题都在探讨范围内,各个领域对生命安全的研究都一致地指向于对生命的保护,即尽可能地制造和维持生存条件,尽可能地消除和规避不利条件。

从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况来看,学校对学生的生命安全的却是采取了一些理论教育和实践指导,如向学生宣讲了险境求生知识、消防知识,又如进行了消防演练、地震演习等等。但是,据调查发现,学校的这种教育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安全教育缺乏经常性和深刻性。这与我们所期望的通过生命安全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自救能力,规避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所带的风险相去甚远,并没有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学生的生存能力是要在真实的模拟环境中激发出真实的情感体验才能得到锻炼和提升,走形式非但不能起到提前防范和提高素质的作用,反而会让学生觉得这就是儿戏,而对危险放松了警惕失去了防备,久而久之产生倦怠心理,当真正发生险情时往往意识不到,容易惊慌失措,从而造成严重后果。

在生命安全教育方面,日本做得要比我们好很多,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其中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认真和执着的精神。日本的生命安全教育开始较早,小学就阶段就已经开始,并且他们对生命安全的教育已成为常态,严肃而认真的避险演习经常进行。其历史根源在于日本本身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岛国,这就迫使他们不得不重视灾害所带来的威胁。尤其是地震灾害的预防与演练演习频繁,当地震真正发生时,日本学生所表现的从容和理智让人叹服,正是日常的坚持和认真,当他们面对灾难时能从容不迫地有序应对,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最有效的避险反映和对生命的保护措施。与日本相比,我国所遭受的自然灾害并不少,由于地形复杂,滑坡、泥石流、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但是我们的生命安全教育没有跟上,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自救能力还很弱。据调查了解,我国在生命安全教育过程中缺乏体验式教育,更多的是口头叮嘱,就是在开班会的时候可能会谈到安全问题,但往往是照本宣科,宣读安全守则、规章条例,告诫学生远离危险,这种教育结果是没有效果的,当遇到危险时仍然是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没有规避威胁的能力。在我国的学校安全教育中,像安县桑枣中学那样能做到日常演习的学校并不多见。

2 拓展训练对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要作用

2.1 拓展训练可以激发生存技能

拓展训练与一般的理论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它打破了抽象的定义和概念等理论设定,直接让人置身于真实的情景之中,它是真实可感的,促使人直面困境超越自我。在拓展训练过程中,人所面临的困境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指向未来,直接映射到未来工作和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困境,经过这种拓展训练,人对困难环境的应对能力、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等都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当面对生活和工作的险境时,人的潜力会再次被激发,迅速而勇敢地解决问题,这种效果是理论教育远远达不到的。究其原因,理论教育始终是间接的,它不能直接转化成人的能力,甚至很难引起学习者切身的思考和共鸣,然而拓展训练则是思考问题、全力以赴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认知、有思考、有行动,人的潜力被激发出来,透过行动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拓展训练可以提升安全意识

在拓展训练中安全是核心,只有保证参与拓展训练的人是安全的,拓展训练的效果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保证安全的前提是增强安全意识,在训练过程中要防范各种有可能危情的发生,这就需要在训练前将各种不安全因素及应对措施考虑清楚。比如,在拓展训练中有一个经典项目叫作空中断桥,这个项目要求体验者爬到9 m高的立柱上,站于断桥桥面上,两臂自然平伸保持身体平衡,然后移动至断桥一侧边缘,之后脚用力蹬,使身体向前跃出,落于断桥的另外一侧,平稳走到终点。这是一项危险系数很高的项目,在体验之前体验者需要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挂好保护绳等,完全了解整个项目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充分地做好安全准备才能开始项目体验,让体验者始终能感受有可能来自外在环境的危害,将危机意识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始终。在此过程中人们会把这种危机意识不知不觉转化成为安全意识,从而能够更加淡定地面对突发的危机。机会往往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即使是心理准备。所以,拓展训练对提升人们的安全意识有着先天的优势。

2.3 拓展训练可以提高救助能力

拓展训练的项目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人们在参与之前要有一定的救助能力。救助能力的强弱主要体现在对救助知识的掌握与否和自身身体素质的好坏。而绝大部分的拓展训练都是在户外环境中进行的,如远足露营、登山攀岩、野外定向等;在训练中会利用各种训练设施,如高架、绳网等。所以,在面对这种复杂环境时遇到危险情况的概率相对较高。虽然在训练中更多体现而是心理挑战而不是大强度的体力付出,但都是以亲自参与活动的方式完成的。小到从简单的趣味游戏热身,大到高空、水上等项目的挑战,拓展训练的很多活动都是设想如何逃生、完成救援和抢险等任务的。在此过程中,拓展教师巧妙地将爬行、跳跃、躲闪、钻过等救助能力引入项目中,不仅锻炼了参与者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还切实地提升了体验者各方面的救助能力。

2.4 拓展训练在生命安全教育方面有体验性强的优势

一切教育要入脑入心,要转化为人的能力都必须具有真实的体验,间接的学习很难转化为人应对日常生活状况的能力。但是,考虑到人身安全保证问题,生命安全教育不能在真实的情况下进行,这样的情况下,拓展训练就发挥出了它在生命安全教育方面所具有的优势——体验性强。拓展训练直接模拟真实的环境,有很强的体验性优势,既保障了学生的安全,又保障了学习的效果。一方面,从智力拓展游戏到高空挑战、抢险项目等所有的拓展训练,都是要求参与者亲力亲为,因此,拓展训练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另一方面,基本上拓展训练的场地都是选择在户外,这就直接地以高度的体验性锻炼了学生野外生存的能力。并且,拓展训练直接以生命安全教育为课题和教育目的,比普通体育实践更加直接,它既对学生的体能和身体素质进行了考验和锻炼,又直接教会学生如何避险、如何自救、如何保护同伴。

2.5 拓展训练能够充分弘扬团结精神提升团队战斗力

拓展训练中的团队项目种类众多,且十分重视团队的作用,这也是校园开设拓展训练的一个重要原因。拓展训练将一个个人放置到不同的团队中,教会了人们如何去协作、交流、沟通。在拓展训练中锻炼的是个人的素质,侧重的是团队的能力,一个人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一个团队能否成功,团队的胜利才算最终完成任务。有效的沟通和集体的力量的汇聚直接影响拓展训练中团队的战斗力,这也是社会生活的缩影。社会是由人构成的,我们的工作和学习都处于群体中,怎样在群体中发挥作用、怎样统观大局、怎样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素质拓展中重视的能力。因此,拓展训练对充分弘扬团结精神、提升团队的战斗力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3 生命安全教育教学的过程和拓展训练的分类

3.1 生命安全教育的理论教学过程

生命安全教育对体育教育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体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命质量,体育教育的前提和保障是生命能够保全,生命安全教育是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学校要将生命安全教育纳入体育教育的理论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在理论课堂上潜移默化地向学生灌输生命的意义及价值,推崇生命活力,将这种理念融会在整个体育理论教育中,使学生从道理上明白生命的可贵。另一方面,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展现生命力量和美的视屏、音频资料,引导学生乐观、积极、阳光的心态,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使学生懂得欣赏生命之美,形成对生命的热爱。以乐观向上的心态激发学生对运动的热情,使学生得到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体育教师提醒学生要爱惜生命、重视安全问题。通过理论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重视生命安全,达到生命安全教育的目的。

3.2 生命安全教育的技能教学过程

生命安全技能教育可以融合在体育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首先,实践训练课项目的选择上,以青年学生的兴趣为主,并融入生存技能的教育和培养。在体育训练方面,户外训练应受到重视,拓展训练是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的绝好时机,如攀岩、游泳等。拓展训练可以让学生有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体验生命的原生力量,习得最真实的生存技能,并从中学会自我防护,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体育实践课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自我保护在体育运动中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可以定期开展安全演练和安全项目实践教学活动,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应急、应险能力。

3.3 生命安全教育视角下拓展训练类别和指向

生命安全教育的方式较多,拓展训练可以作为其中一种教育方式,拓展训练中的项目也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关于分类和从生命安全教育的技能角度来分,拓展训练可大致分为逃生技能类、珍爱生命类和生活安全类这3大类;从生命安全教育的风险性角度来分,拓展训练大致可分为较高风险项目、一般风险项目和较低风险项目3类。

拓展训练的分类与体育教材中对体育项目的分类是不一样的,也不能用传统的方式去量化其层次和水平,因为它训练的是一种逃生技能,表现为一种综合素质。只要能够达到提升生存技能、开发人的潜力,可以采取不同项目的多种搭配,不必拘泥于形式上的分类。拓展训练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学生、家长和老师的重视。可喜的是,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越来越多地教职人员都已经重视到了推展训练对学生的积极培养作用,纷纷指向了素质拓展训练的研究和实践。教师和学生都对拓展训练有着很高的热情,并尽可能地在利用校内外环境、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拓展活动, 有条件的学校甚至还专门建设了拓展训练场地。随着学校和教师们的不断努力,拓展训练将会越来越多地进渗透到体育教学活动中,为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的开展释放出越来越大的能量。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 论

本文对生命安全教育的实施状况以及拓展训练在生命安全教育方面的价值等进行分析,扩展训练是一门实践能力强、应用范围广的课程,因而在开展研究时需要丰富的实验案例支撑,将科学合理的理论研究切实运用到社会实际中,同时用多样化的实践成果进一步敦促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探究了拓展训练与生命安全教育的辩证关系,生命安全教育是拓展训练的前提条件。

4.2 建 议

学生应加强自身身体素质的练习,多了解拓展训练与生命安全教育的理论知识;学校应利用自身的优势教育学生掌握生命安全教育的知识和技能,科学合理开展多样化的拓展训练活动;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加强拓展训练活动基地建设,培养生命安全教育及拓展训练方面的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生命安全技能生命
高级技能
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设置的困境与策略研究
新都区:强化工伤源头治理 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守护“洲岛”民众生命安全的卫士
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设施选用经济性分析——以G312无锡段为例
秣马厉兵强技能
中国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 03:06:33
拼技能,享丰收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画唇技能轻松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13: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