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立国 杨淑香
摘 要:临淄东周考古始于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中研院史语所委派李济、吴金鼎到临淄作实地田野考古调查;40年代日本人关野雄调查齊故城并撰写《齐故城临淄调查》;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临淄齐故城的考古工作,取得丰硕的墓葬考古资料及研究成果。文章力求梳理临淄东周墓葬研究成果,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齐故城;齐墓;考古;临淄
1 论文类
1972年齐文涛的《概述近年来山东出土的商周青铜器》[1],对山东各地出土的商周青铜器进行介绍,其中涉及对临淄河崖头村春秋墓葬的分析,作者认为春秋时代齐国国君可能葬在临淄河崖头村一带。
1977年,山东省博物馆发表《临淄郎家庄一号东周殉人墓》[2],阐述了临淄郎家庄一号东周殉人墓的墓葬形制、随葬器物及陪葬坑,并推测墓葬的年代为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墓主为卿大夫一级的大贵族。
1984年,张学海在《田齐六陵考》[3]一文中根据历史记载以及与高傒墓进行比较,认为位于临淄齐故城东南约7.5千米的陵区为田齐王陵所在,并称“二王冢”和“四王冢”为“田齐六陵”。“二王冢”从西向东为侯剡墓、桓公墓,“四王冢”自西向东分别为威王墓、宣王墓、湣王墓和襄王墓。同年张学海、罗勋章发表《齐故城五号东周墓及大型殉马坑的发掘》[4],此文对1972—1973年发掘的临淄河崖头村五号墓的墓葬形制、殉马坑和殉马进行了阐述,并对墓葬年代及墓主身份进行推测,认为河崖头村五号墓的墓主为东周时期的齐景公。
1985年王恩田的《临淄国子墓和郎家墓的年代和墓主问题》[5],对临淄国子墓与郎家庄墓的年代、墓主身份进行探讨。作者认为郎家墓应属战国早期墓葬,墓主为黔敖;国子墓有可能晚至战国中期,墓主为国氏宗子,身份为下大夫。
1993年,罗勋章发表《田齐王陵初探》[6],对田齐王陵墓主进行探讨。作者认为田侯剡、泯王地、齐王建没有葬于田齐王陵区,作者推测泯王葬于莒地,齐王建葬于辉县,太公田和葬于安平以东的田氏封邑——安平邑,桓公午葬于青州东高镇点将台,襄王葬于南辛庄,“四王冢”和“二王冢”分别为齐威王和齐宣王的陵墓。
1994年靳桂云以临淄东周贵族墓葬为中心,发表《东周齐国贵族埋葬制度研究》[7],对东周齐国贵族的墓地选择、墓葬结构、墓葬随葬品的陈放与组合、陪葬与殉葬制度进行研究。作者认为东周齐国贵族墓地多选择都城临淄附近,墓葬结构具有高大的封土堆、宽阔的墓室、简单的棺椁、墓壁有装饰的特点。
1995年张明东的《试论齐国的墓葬特色》[8],对齐墓的墓葬形制、棺椁制度、随葬制度进行研究,文章中涉及临淄两醇、东古墓地、大夫观村战国墓等多处临淄齐墓,作者认为东周时期齐墓仍流行族坟葬的葬制,大型齐墓有封土,盛行木制棺椁,随葬器物主要是青铜器和陶器。
2000年,魏成敏发表《山东淄博市临淄区淄河店二号战国墓》[9],对临淄区淄河店二号战国墓的墓葬形制、随葬器物、殉马坑进行了阐述。因为缺少确切纪年的资料,作者推测墓葬年代为战国早期,墓主为“国楚”,身份为卿大夫。墓室内发现的20余辆独辀车,对研究古代车制具有重要作用。
2005—2017年,王会田先后发表《山东淄博市临淄区赵家徐姚战国墓》[10]《山东淄博市临淄徐家村战国西汉墓的发掘》[11]《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国家村战国墓》[12]《山东淄博市临淄城区一号战国墓的发掘》[13]《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发现一座战国墓葬》[14]《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国家村战国及汉代墓葬》[15]《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孙家徐姚战国墓地》[16]《山东临淄范家村墓地2012年发掘简报》[17]《山东淄博市临淄区范家墓地战国墓》[18]《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尧王战国墓的发掘》[19]等一批发掘简报,对齐国东周墓葬研究提供了基础性资料。
此外,2014年郝导华的硕士论文《齐墓演化过程及墓葬制度初步研究》对齐墓的发现与研究、分类与分期、齐墓阶段性特征、等级差别及演化过程以及墓葬封土、人殉、车马殉葬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同年,张国文的硕士论文《两周齐国贵族墓葬葬制与葬俗研究》,对两周墓葬葬制与葬俗的渊源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齐国贵族墓葬葬制与葬俗受到了商文化、周文化、东夷文化以及其他文化因素的影响。
2 专著类
2001年,印群著《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东周墓葬制度》[20],对黄河中下游地区东周墓葬的墓地制度、墓向与葬式、墓葬结构、棺椁制度、随葬礼乐器及车马制度进行研究,其中涉及齐故城墓地的研究。作者认为春秋时期姜齐贵族葬于齐故城东北,战国时代田齐贵族葬于齐故城东南。同时,东周临淄贵族墓葬为石构椁室,椁室四周有多处人殉。
2004年,张光明著《齐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21],以临淄齐墓为中心,对齐墓的分期、特征、殉人、殉马进行研究。作者将齐墓分为三期六段:西周初期、晚期,春秋前期、晚期,战国前期、晚期。
2007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著《临淄齐墓(第一集)》[22],全书包括上编和下编。上编包括“晏婴冢”“三士冢”、四王冢及其陪葬墓、二王冢及其陪葬墓、南辛庄墓及其陪葬墓、点将台墓、田和冢及其陪葬墓、淄河店墓地的勘查情况;下编为东下庄墓地、单家庄墓地、相家庄墓地、淄河店墓地的考古发掘资料,并且对齐墓布局、形制、版筑技术、墓室装饰、墓主身份等进行研究。这些考古勘查、发掘资料及研究成果对齐墓研究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2012年,王青著《海岱地区周代墓葬与文化分区研究》[23],以墓葬出土陶器为断代依据,认为临淄后李M35、M92、M93时代为西周初期,临淄东古M1019时代为西周晚期,临淄东古M1002时代为西周早期偏晚,临淄两醇M3174时代为春秋早期前后,临淄郎家庄M1、临淄两醇M1016和M3197、临淄东古M1009和M1032时代应为战国中期,临淄后李M9时代为战国晚期。
2013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著《临淄齐故城》[24],介绍了临淄齐故城的概况及对城址的普探成果,全面公布了1964至1984年对城垣、宫殿建筑遗址、生活居址、冶炼作坊及墓葬的考古发掘资料,在此基础上对临淄河崖头墓地的性质进行了探究。
2017年淄博市临淄区文物管理局著《山东临淄战国汉代墓葬与出土铜镜研究》[25],介绍了考古发现的临淄战国、汉代墓地20余处,对墓葬形制进行了综述,公布了17处战国墓葬、25处汉代墓葬的考古发掘资料,这些考古成果及考古发掘资料对临淄墓葬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 小结
新中国成立至今,随着考古工作的进行,不仅获取了丰富的考古资料,同时对临淄东周齐墓的墓地制度、形制、墓向与葬式、墓葬结构、棺椁制度、随葬制度等墓葬制度的研究也已取得了重要的成就,这些墓葬资料及研究成果将对临淄东周齐墓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
参考文献
[1]齐文涛.概述近年来山东出土的商周青铜器[J].文物,1972(5).
[2]山东省博物馆.临淄郎家庄一号东周殉人墓[J].考古学报,1977(1).
[3]张学海.田齐六陵考[J].文物,1984(9).
[4]张学海,罗勋章.齐故城五号东周墓及大型殉马坑的发掘[J].文物,1984(9).
[5]王恩田.临淄国子墓和郎家墓的年代和墓主问题[J].考古与文物,1985(6).
[6]羅勋章.田齐王陵初探[M]//中国考古学会第九次年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
[7]靳桂云.东周齐国贵族埋葬制度研究[J].管子学刊,1994(3).
[8]张明东.试论齐国的墓葬特色[J].管子学刊,1995年2).
[9]魏成敏.山东淄博市临淄区淄河店二号战国墓[J].考古,2000(10).
[10]王会田.山东淄博市临淄区赵家徐姚战国墓[J].考古,2005(1).
[11]王会田,崔建军.山东淄博市临淄徐家村战国西汉墓的发掘[J].考古,2006(1).
[12]王会田.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国家村战国墓[J].考古,2007(8).
[13]王会田.山东淄博市临淄城区一号战国墓的发掘[J].考古,2008(11).
[14]王会田,崔建军.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发现一座战国墓葬[J].考古,2008(11).
[15]王会田,武晓颜.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国家村战国及汉代墓葬[J].考古,2010(11).
[16]王会田,王永霞,唐曾刚.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孙家徐姚战国墓地[J].考古,2011(10).
[17]王会田.山东临淄范家村墓地2012年发掘简报[J].文物,2015(4).
[18]王会田,李民.山东淄博市临淄区范家墓地战国墓[J].考古,2016(2).
[19]王会田,贾健.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尧王战国墓的发掘[J].考古,2017(4).
[20]印群.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东周墓葬制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1]张光明.齐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4.
[22]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齐墓(第一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23]王青.海岱地区周代墓葬与文化分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4]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齐故城[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
[25]淄博市临淄区文物管理局.山东临淄战国汉代墓葬与出土铜镜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