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晴
(江苏省常州市正衡中学天宁分校 江苏 常州 213000)
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句话的大意是:登山后情感就会像山一样饱满,看海意志就会像海水一样多。所以在文人的眼中,一花一木都往往浸润着他们的情感,寄托着他们的意志。《一颗小桃树》是一篇托物言志散文,通过对一棵小桃树生长过程的描写来突出它的特点以及凭借小桃树的形象寄托作者的感情理想。
2.1 摹其形——抓住事物特征。教师首先让学生关注标题,明确本文的写作对象——小桃树,然后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小桃树的生长过程中都经历了哪些磨难?”教师指导学生细读课文,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或句子品味语言,概括分析小桃树的外在特征和内在品质。例如:从文中“突然发现角落里拱出一点嫩绿儿”中的“角落”可以看出小桃树出生环境恶劣;从“它长得很委屈,是弯弯头,紧抱着身子的。”“瘦瘦的,黄黄的”可见其外形猥琐;文中爷爷喜欢花,一盆盆端进端出,“却从来不想到我的小桃树”,就连奶奶也说“这种桃树是没出息的”,可见小桃树是受人鄙视;加之“还被猪拱过一次”的外部力量的摧残;历经周折终于开花,它却也不被蝴蝶蜜蜂待见,可见它的孤独冷落。
学生通过对小桃树生长经历的梳理,基本理清了行文思路:这是一棵虽然平凡、孤独、单薄、瘦弱、饱经磨难却依然默默生长、顽强坚韧的小桃树。
2.2 究其旨。
2.2.1 抒其情——品味作者对景物的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写景状物散文中,景因情而生,景随情而变,作者所选择的客观景物一定关照着自己的情思和感悟。
阅读散文一定要注意作者的情感变化。文章第4段这样表述“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便立即会断了去。”其中“委屈”一词将小桃树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桃树生活得很艰难。“断”字突出了小桃树生命的脆弱。同时也都表达了作者对小桃树的怜惜之情。笔者此时让全班齐读,低沉的语气、缓慢的语速更能展示小桃树的弱不禁风及作者的怜惜之情。
直到第13段旁批告诉读者“我”的情感出现了转折,“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小桃树面对风雨没有屈服,即使只剩下最后一线希望,也要保留最后一个花苞,不放弃挣扎,勇敢顽强地与风雨抗争。作者由衷地产生敬佩之情。
优秀的散文表达情感的方式一定是丰富多样的。如引导学生朗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对比对小桃树的称呼变化,由“它”变为“你”,第二人称更加亲切,也更为强烈。作者的感情在一步步升华,最后像火山一样喷射出来,可见作者对小桃树的感情已由怜惜变为感激。这也印证了课文中的第一个批注“寻常的景物,不寻常的情感”。年幼时小桃树象征着“我”的梦想,而“我”求学离家后是奶奶一直精心照料着小桃树;本文实则写小桃树的生长过程,更隐含着“我”对奶奶的思念和怀恋。
2.2.2 寄其意——品悟作者的人生思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意思是说诗文中描写的景物往往浸透着作者的情感,在花草树木间发现人生的影子。任教老师指导学生阅读此类文章,一定要明白:物我合一。“我”可变为物,物亦可成为“我”。
此时补充作者的人生经历资料,寻找作者与小桃树的相似点。小桃树长在角落里——作者出生在偏僻落后的山村;小桃树瘦弱、讨人嫌、渺小——作者孱弱、体质差、遭大人骂,不得宠爱,生在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孤陋寡闻,进城上学后,才知道山外的天地之广阔,感到自己的渺小;小桃树饱受风雨的摧残——作者家境贫困、吃不饱,遭遇“文革”;小桃树被猪拱折过,险些被砍,饱受风雨的摧残,却能顽强地生长,保留欲绽的花苞——作者在困境中、在动乱的年代,心存梦想和希望,发奋努力,最终成名成家。
自此我们发现,小桃树就是作者的化身,小桃树的遭遇其实就是作者的遭遇。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怀揣梦想,不屈不挠地奋斗,定能实现美好的理想。这种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的写作手法就叫做“托物言志”。
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散文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欣赏的能力,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写作的习惯。在部编本七年级下册中我们还学习了刘禹锡的《爱莲说》,也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两篇课文相结合指导学生写一篇可以表达自己人生志趣的小文章。
阅读与写作一脉相承,学以致用,以写促学,学生才能真正领悟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才能领悟事物的特殊意义和本质的认识。
综上所述,阅读写作状物的散文,我们要学会摹其形,抒其情,寄其意。亦可说写景状物散文是景景不离情,物物皆关理。当然欣赏一篇优美的散文,对于作者精湛的语言、细腻的情感、精巧的构思,学生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就像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