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研究

2019-11-26 10:15卢静宜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中国现代化传统文化

【摘 要】 本文阐释了现代化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关系。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较量,提出了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其对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中国;现代化;传统文化

一、现代化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世界发展过程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对各个国家和地区而言,发展既没有统一的模板进行刻印,也不是毫无联系的单个原子。现代化是世界发展历程的一个阶段,因此现代化也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现代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现代化始于18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其实质是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生产方式被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替代,闭塞与隔离的交往方式被世界交往所替代”。[1]随着时代的进步,当下现代化的内涵不仅局限于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而是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当今不管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紧锣密鼓地张罗现代化,发达国家起步早些、现代化水平高些;发展中国家起步晚些、现代化水平低些。可不管怎样,现代化已成为全球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现代化”不等于“西化”。现代化发源于英国,先推向欧美等西方国家,最后推向全球,所以现代化常被称为“西化”。“西化”与“现代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西化”是后发国家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路径为模板,进行单纯的复制,一切以西方的标准为准绳。而“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历史进程,是反映人类社会从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传统农业社会向建立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现代工業社会发展的历史巨变。它是一种全球性的发展趋势,也是世界各地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化既有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也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每个国家的现代化都各有千秋。也就是说现代化的趋势是不可逆的,但是现代化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具体展开则不是千篇一律的,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圣经。

每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个国家继承下来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每个国家的现代化所依靠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底蕴不同,因此现代化不是队形整齐的复制粘贴,而应各具特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2]各国的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先民们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思维、语言、习俗、思想等等的综合,它们的生成与传统的生产方式相联系。但文化一经生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并持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现代化进程的主体是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人们的行为选择必然会带有自己民族和国家的特色,因此,每个国家的现代化必然要建立在本民族基础之上,不能搞一些移花接木的事情。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在历史悠久的发展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精神力量,是人们精神归属的家园,是一个民族身份认同的标志。若在现代化过程中丢失了传统文化这一基础,不可避免出现人心涣散、精神迷茫等现象。若丢失了传统文化这一基础,那我们的现代化只能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影子,这样的现代化不是真正的现代化,不是我们真正自己的现代化。若丢失了传统文化这一基础,世界上的现代化千篇一律,那么世界就很难再向前继续前进了。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较量

现代化背后隐藏着资本的动力,对资本的狂热驱动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资本所到之处,“半野蛮人坚持道德原则,而文明人却以自私自利的原则与之对抗”;“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3]可见,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于西方船舰利炮的裹挟中艰难前进,外来的现代化与本民族文化传统之间一开始尖锐对立,随着实践的发展,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现代化”起源于西方,在西方经历几个世纪,西方的文化传统在现代化过程中慢慢变化,他们的现代化过程一并渗透着他们的文化传统,因此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较量没有那么凸显。而对落后国家来说,情况略微复杂。一开始落后国家满足于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环境,在遭到外部环境冲击时,由于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的惯性,他们本能地拒绝一切“舶来品”,哪怕是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一律拒之门外。例如当西方列强轰开中国国门时,清王朝仍沉浸在“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中,称西方的先进技术为“奇技淫巧”。不过,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虽拒斥,但也能勉强接受一些从外界传进来的东西。例如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打出口号“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去应对西方的侵略战争,但从根本上依旧选择保留自己的传统命脉。之后,战争和爱国运动的一次次失败,先进的仁人志士向文化“开刀”,新文化运动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高喊“德先生”和“赛先生”,开始了“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革新运动。从现代化角度来看这清除了现代化在中国发展的障碍,但从传统文化角度看,这不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延续,这是在外来先进文化的冲击下所引起的抛弃传统、遗弃传统的过分反应。二战结束后,大多数后发国家意识到现代化建设刻不容缓,但进行现代化建设必然涉及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那该怎样处理两者关系?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现代化离开了西方文化传统的滋养是否还能焕发出生机?因此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还要严肃地进行理性审视。因为若解决不好两者的关系,传统与现代之间就容易发生断裂,传统与现代就如同对立的两极势不两立;现代化可能要么是千篇一律的模板,要么是互不相干的封闭过程。

传统与现代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两极,而是互相促进的一体两面。现代化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而传统文化是现代化过程中的身份标识,是一国现代化区别于他国现代化的独特印记。改革开放以前,中国选择的现代化道路是苏联模式的现代化;改革开放后,中国对现代化道路进行了重新审视,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既提倡保护传统文化,又提倡对外开放, 大搞现代化。

但是,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也出现轻视传统文化的现象。就拿中国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说,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热烈欢迎外来新鲜事物: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借鉴西方的经济运行体制、勇当全球化的弄潮儿。一方面中国在硬件技术、国际地位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但另一方面,当中国面对无数现代化信息的冲击时,传统文化的精髓逐渐被淡忘。尤其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生活条件丰裕、国民生活水平提升、国家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越来越大之时,传统文化便进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议题。国家间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接近,仅用物质层面的现代化难以明显区分各个国家时,用传统文化的独特性来区别各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当身于巴黎、纽约、伦敦与身在北京、上海、深圳所看、所感的东西并没有什么不同时,那中国的现代化为何是中国的现代化?民众在现代化都市中忙碌时,传统文化的温情离民众渐行渐远,“传统”只是博物馆中的等待参观的文物。近年来兴起的“国学热”、“儒学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化对待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唤。中国需要传统文化的基因来标明自己的身份、标识自己的现代化。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如何在现代化的洪流中确认自己,如何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不跟在别人身后亦步亦趋,如何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保持自己的特色,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来给自己以身份的确认,来给现代化烙上中国自己的特色。

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其对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现代化呼唤中国的传统文化,那中國怎样做才能发挥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这是个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问题。

现代化需要传统文化这一必要性本身就决定了中国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首先不能拒斥,不能数典忘祖,不能崇洋媚外。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5]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不能全盘否定,不能轻易完全抛弃。比如外媒在看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冬奥会“北京八分钟”后,都赞叹中国深深的文化底蕴,平昌冬奥会上仅仅八分钟更是完美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心中念有传统文化,但是也要清楚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对待精华要汲取,对于糟粕要勇于剔除。例如,中国封建传统的思想还在影响着很多人,其中不乏迷信、算命、男尊女卑、官僚主义等糟粕,这些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发展规律的思想甚至有“吃人”的危害,果断弃之是有利于发展的。然而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中国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身份的独特标识,是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积淀,因此要珍视优秀的文化成果。

传统文化毕竟是在过去历史中形成的,并不是完全与当代的发展要求相符合,因此中国要进行“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6]例如《诗经》中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盘铭》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改革创新理念,说明与时俱进、勇于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思想资源,且在新的时代中焕发出了不一样的活力。再比如,习总书记引用“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来要求领导干部清白做人、为政自身端正。

一个人有自己的基因,一个家族有自己家族的基因,一个民族有本民族的基因,“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7]习近平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8]那么中国的现代化应烙有传统文化的基因。不能忘记“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9]因此,现代化是在已有传统基础上进行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

【注 释】

[1] 牛先锋.现代化中民族国家身份的迷失与确认[J].理论视野,2016(1).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外文出版社,2014.156.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12.804.

[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外文出版社,2014.155—15.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12.669.

[6][7][8][9]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外文出版社,2014.161. 155. 170. 171.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 邹广文.东西方文化传统与人的现代化[J].学习与探索,1986(04)23-27.

[4] 齐振海.传统文化与现代化[J].哲学研究,1992(06)52-56.

[5] 季羡林.传统文化与现代化[J].理论参考,2007(11)5.

[6] 任丽梅.“国学热”与中国传统文化再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10)107-113+160.

[7] 牛先锋.现代化中民族国家身份的迷失与确认 [J].理论视野,2016(01)41-44.

【作者简介】

卢静宜(1995—)女,汉族,山东济南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猜你喜欢
中国现代化传统文化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我的女巫朋友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