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艇 李晓晨 魏斗 黄若华
摘 要:学校常规性地组织学生参加体育健康教育中的运动训练与比赛,不仅不会影响和阻碍学生文化知识教育,造成彼此间的互相脱节和耽误,相反主观上还有助于发展和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中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良好养成体育运动习惯,促进学生修身养性、逆境奋起、人格健全、现代社会适应等;同时体育健康教育在客观上又能有效促进对学生文化知识教育的效率与各科学习成绩的整体性提高。
关键词:体育健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科学功能性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9.05.024
1 问题的提出
世界发达国家对于大、中、小学的学校教育始终都是高度的重视,科学有效体现出体育健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互相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和谐发展,共同提高的良性循环,并重点突出体育运动在学校整体教育中对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和自觉养成的良好习惯;修身养性、强健身心、逆境奋起、人格健全、现代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科学主导地位与作用;而中国学校教育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却是“剧场”效应式的自下而上的背道而驰,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学习人为地割裂开来,并朝着相反方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强劲态势一路高歌猛进,其结果是青少年学生在潜移默化的主观意识形态理念中,形成了对体育健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彼此之间有主次等级区分的差异性认识。
2问题的分析
众所周知,地球在几百万年前出现了人类群体至今,我们的祖先一是为了解决当时的生存问题, 所进行的走、跑、跳、投、攀、爬、钻等身体活动而演变成现在的体育运动;二是为了解决人际交往的社会问题, 所进行的语言与文字的沟通和交流活动而演变成现在的文化学习,创造与奠定了体育健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互相有机的结合,从而成为古今中外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主题模式。
中国地处亚洲,在这里且不说与世界发达国家中的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等欧美国家青少年学生体育运动、身心健康状况和世界顶级科学家获奖人数无法相比,就与亚洲的日本、韩国、以色列三国相比也是处于劣势。在这三国之中,以色列与日本两国从上世纪至今,在世界顶级的诺贝尔各学科领域获奖人数就远超中、韩两国,出现了多名世界级的著名科学家;二是日、韩、以三国青少年学生体育运动和身心健康要比中国青少年学生体育运动和身心健康好得多。因此,就亚洲这四个国家从青少年学生体育运动、身心健康到世界顶级科学家获奖人数的两个方面做全方位与多元化对比,中国不但明显落后于日、以两国,而且与韩国对比也不占优势。
根据上述国内外学校教育现实对比分析不难看出,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的科学动力在于传承文化,教育创新,与时俱进。因此,体育健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科学有机结合,共同提高,是一个国家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整体可持续发展提高核心价值观的科学主题理念。
那为什么中国的学校教育却将国内外众所周知的这两个核心级教育人为割裂成有主次之分呢?这主要是多年以来,在中国特有国情体制的影响与束缚下,受传统、习惯、特定等综合意识形态理念交叉误导所形成的,造成了中国社会、学校、家庭等都是重文轻体,并根深蒂固。
文化知识教育虽然和体育健康教育同为学校教育,但是在中国教育界两育之间彼此的身份与地位却不是平等的价值体现,而是有着主次之分的天壤之别,导致长期被人为地形成了在学校教育的时间段与空间段相互转换过程中,始终是文化知识教育处处优先受到特别的关注,堂而皇之登上、并完全取代了体育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科学主导地位;而体育健康教育则时时靠边受冷落、被忽略,遭到不公正与不公平的待遇,“名正言顺”地排在了学校教育不被重视、非常尴尬的次要地位,导致社会、学校、家庭一致认为学生常规性地参加体育运动的训练与比赛活动,会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分散身心注意力与学习精力,直接影响和阻碍文化课的有效学习与成绩的提高,结果造成在世界教育界中独有的中国教育是从儿童学生到青少年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幼考小,小升初,中、高考,本升硕,硕考博等一系列繁重的文化课学业负担之中,根本无法理解与体会体育运动对学生由“劳累其身心,强健其筋骨,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到“修身养性、强健身心、人格健全、社会适应、终生受益”的科学教育功能,尤其是从国内基础教育的小学生、中学生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研究生都深受其害,并为此付出了从上世纪至今的70后、80后、90后、00后、10后五个跨度年龄段青少年学生极为惨痛的身心健康代价。这一违反客观事物发展自然规律、特殊而又典型的教育案例,在当今世界教育界自成一派,独领风骚,并“享誉全球”。
为此就中国学校教育中的体育健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互相对比而言,从幼儿园、小学的少儿学生到中学、大学的青少年学生,無论是在学校学习,还是平时或周末节假日在家学习,全都是毫无保留、全力以赴地投入其中,根本无暇顾及体育运动在校内外锻炼、训练、比赛等实践探索活动中的身心参与和练习体验,社会、学校、家庭不但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的焦点问题,就是学生每天的时间与精力都是非常有限的,学习了文化课,体育锻炼或运动训练都无法正常参加,彼此既互相影响,又相互制约,而且长期形成了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共同监督与有效督促学生全身心参与文化课学习特有的,固定不变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的意识形态理念。
3 问题的解决
当今国内外学校的文化知识教育和体育健康教育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文化学习需要各项身心素质与知识技能;体育运动同样也是如此,青少年学生的各项身心素质和知识技能缺一不可。
体育健康教育中各项运动的训练与比赛,文化知识教育中各科学习的练习和考试,虽然诸多方式方法与措施手段既有其单一性,又有其多面性,但是其中的科学性、艺术性、技巧性等本质内涵之间都是彼此互通,相互兼容,互相影响,相互促进,和谐发展,共同提高的。
3.1 体育运动对于文化学习的科学促进
体育健康教育中的体育运动,不但不会占用学生文化学习的时间,而且还会更加有利于提高文化学习成绩。体育运动有助于促进学生文化学习智商、情商、逆商的提升,并使其体能充沛,学习注意力不易分散,学习效率提高,不轻易浪费时间,科学有效帮助学生赢得更多优质的文化学习时间。
根据国内外最新的体育运动生物科学研究分析证实:一是青少年学生常规性地在参加体育运动时,身体神经系统受其刺激,大脑会促进多巴胺、血清素、肾上腺素的分泌,这三种物质都有帮助身心兴奋快乐,提高文化课学习效率的功能。例如多巴胺,大脑中的快乐因子,保持亢奋的文化学习状态;血清素,释放身心压力与负担,提高学习记忆力;肾上腺素,提升心态专注力,听课时会更加专注与集中。正是人体这三种神奇的物质科学合理的分泌,提高了学生大脑的实践认知能力,增强了文化课的学习效果,而且对于稳定心态的精神情绪也起到了科学良好的促进作用。二是体育运动可以让青少年学生大脑二次发育,使大脑长出新的神经突触,加速大脑各神经元彼此之间的连接,使大脑反应更快,充满学习的创新与创造力。
正是因为体育运动能促使人体大脑分泌使三种神奇的生物并产生新神经元,成为提高学生身心兴奋快乐和学习与时俱进强大的动力源泉;所以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后,大脑供氧量充足,文化学习时注意力集中,反应敏捷,思维活跃,创新与实践认知探索的综合意识也比平时要多,探究实践的整体能力增强,文化学习的稳定性、有效性、学习效率、学习成绩比平常明显提高。
3.2 文化学习对于体育运动的科学影响
文化知识教育中的文化学习,不仅可以科学有效地帮助学生体育运动学习,同时体育运动也可以科学有效地促进文化学习,两者彼此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例如,一是现代享誉全球的世界名牌学校的体育运动都是蔚然成风,学生无论学习的是基础教育各学科知识,还是是高等教育中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的各种专业,中学各年级的初、高中学生和大学各学科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平时就养成了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并已成为在校文化学习与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的学生几乎每人都拥有少则1—2项、多则几项为之喜爱与自豪的体育运动项目;二是当今世界体坛诸多运动项目的超级巨星都拥有正规的大学学位。
3.2.1例一
2018年江西省高考理科状元是九江市第一中学的傅林凯,他不但文化课学习成绩优异,而且还是学校足球队的队长,为学校夺得了九江市中学生足球锦标赛的亚军,并代表九江市中学生足球队参加了江西省中学生足球比赛。
3.2.2 例二
2005年在土耳其举行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田径男子100米比赛中,素有“眼镜飞人”之称的胡凯,为中国田径界夺得了世界级大赛的第一个百米冠军,不但体育运动成绩优异为国争光,而且他当年还以超过本省高考一本线的优秀成绩,被清华大学以体育特长生破格优先录取,并本、硕、博三级跳顺利完成了学业,成为中国体教结合的楷模。
3.2.3 例三
当今中国女子篮球队的主力队员、队长邵婷,就是北京师范大学本、硕、博三连读的在校生,2018年为中国女队夺得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的第八名、荣获亚运会女篮冠军,立下了汗马功劳,是中国体教结合的又一楷模。
3.2.4 例四
巴西足球队前后5次荣获世界杯足球赛冠军,出现过多名世界足坛的超级巨星。上世纪八十年代名扬世界足坛“中场铁三角”之一的苏格拉底,不但是世界足坛巨星,而且还是医学博士。
3.2.5 例五
前世界乒坛女皇邓亚萍,不但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乒乓球女队第一个夺得世锦赛,世界杯,奥运会女子单、双打冠军,荣获世界乒坛“大满贯”称号的第一人;而且还是中国乒乓球男女队中, 荣获国内外世界著名大学本、硕、博三个学位的第一人。
3.2.6 例六
从上世纪至今,国内外各大、中、小学校的许多体育教师,在其多年教学所教过的学生中,少则有几千人、多则过万人,教育和培养出了文、体成绩突出,品、健、学优秀级的学生不计其数,这些高水平、高素质人才进入各自的工作岗位后,都先后为国家、民族,以及世界某一领域的可持续和谐发展和提高,做出了自己应有与出色的身心贡献。
4 结论
学校常规性地组织学生参加体育健康教育中的运动训练与比赛,不仅不会影响和阻碍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造成彼此间的互相脱节,相互耽误,相反在学生主观上还会有助于发展和提高体育核心素养中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良好养成体育运动习惯,促进学生修身养性、强健身心、逆境奋起、人格健全、现代社会适应等优良品质;同時体育健康教育在客观上又能有效促进学生文化知识学习效率与各科学习成绩的整体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