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娟 史学伟 魏长庆 李宝坤 孙静涛
【摘 要】针对目前食品专业认知实习现状存在的问题、达不到预期效果和模式单一等问题,提出了认知实习前的准备、实习中的管理和实习后的考核等整个过程的方式方法。同时在構建认知实习新的教学模式、途径及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为构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感兴趣的认知实习教学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专业;认知实习;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 R19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26-0060-002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gnitive practice in food specialty,the failure to reach the expected effect and the single mode,the methods of preparation before the cognitive internship, management in the internship and post-internship assessment are proposed.At the same time,it explore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teaching modes,ways and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bases for cognitive internships,and provided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gnitiv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with various forms,rich content and students' interest.
【Key words】Food specialty;Cognitive internship;Reform exploration
食品专业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专业,该专业涵盖了食品安全检测及法律法规、食品生产及技术管理、食品加工、产品开发、质量控制和工程设计等领域[1]。自2016年以来,全国约有201所大学开设食品专业,其中包括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加工技术和食品生物技术等专业,每年培养数以万计的食品人才,但最终从事与食品相关行业的人才较其他热门专业较少。而认知实习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认知实习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初步的了解,并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较高实践能力和过硬的专业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对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2]。
1 食品专业认知实习现状
认知实习是学生在学习食品专业课之前进行的专业实践认知环节,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专业内容,树立专业思想,使学生对食品加工原理及过程、食品分析检测和食品加工工艺等有一个感性的、直观的认知。目前食品专业认知实习主要是组织学生参观食品加工企业(果蔬饮料、面粉加工、油脂加工等)、食品质量检验机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农科院分析检测中心等)、学院实验室等,开课时间为第2学期,实习时间为1周。通过认知实习学生不但对专业课的学习产生了兴趣,从而增强学生食品专业的学习的信心和职业前景。但随着企业制度改革与发展,食品企业生产安全及技术保护等原因,可以接收学生参观认知实习的大型食品企业越来越少,学生认知实习的工作开展越发困难。另外,认知实习现场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部分学生只是走马观花、不求甚解,学生在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对专业的知识体系无法形成全面的认识,达不到认知实习的预期目的[3]。因此,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必须结合高校自身的优势,充分开拓新的社会资源,大胆进行改革和创新。
2 食品专业认知实习内容
2.1 认知实习的准备工作
认知实习前的准备工作是整个认知实习工作的基础。在认知实习过程中需要撰写认知实习预习报告,明确实习目标和任务。包括企业基本概况,企业文化、产品种类、产品加工工艺及流程、生产设备等内容。这些内容先由学生利用网络查询,再与指导老师和企业导师沟通交流,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与此同时,由企业导师对认知实习内容相关的基础知识、加工技术等的进行重点讲解,然后由指导老师提前制定认知实习中的各项考核内容,认知实习的总成绩主要由预习报告成绩、认知实习过程表现成绩和实习报告成绩三部分构成。
2.2 认知实习的管理工作
学生亲临生产车间,才能将预习的知识学以致用,了解食品生产对生产环境的要求,了解各产品生产过程及工艺,了解企业生产环境,感受企业文化,并将认知实习前的预习知识与实际状况相对应。在认知实习过程中,需安排经验丰富的企业导师随队讲解,他们熟知企业各个生产环节、质量管理、且工程经验丰富,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地讲解每个生产工艺流程及原理。由于学生人数较多,需做好学生分组工作,为了能听清楚、看明白企业老师的讲解,为了方便企业导师和学生们相互交流,每组学生一般不超过15人。
2.3 认知实习的考核工作
认知实习过程中,实习报告应随身携带,便于学生在参观学习中记录感兴趣的问题及老师的讲解。实习报告的撰写应在实习结束后就进行,在印象深刻较为深刻的情况下撰写实习报告可真实地反映实习效果。最后进行实习报告评阅,实习报告没有标准答案,主要是学生根据指导老师和企业老师的讲解及实习中的所见所学来独立完成。每个小组评选出一个最优的实习报告,并要以PPT 的形式在认知实习总结大会上进行汇报,并交流实习心得体会。最后,总结实习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并有针对性地修改认知实习方案。
3 食品专业认知实习模式及基地建设
目前高校认知實习主要手段为专业讲座、食品企业参观等实践方式。由于实习形式的单一和学生自身原因而达不到实习的预期效果,所以我们必须大胆的改革创新,探索合适的认知实习模式,由“老师教,学生学”转向“以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趋势,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知实习可依托校内实践基地和学院创新创业实验平台构建学生自主创新实践平台,并拓展第二课堂等活动,这些都能作为认知实习的途径,从而提高专业特色和个性化的认知实习的效果。鼓励学生参加“食品设计大赛”、大学生“挑战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了学习专业知识、了解社会、增强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质量对于认知实习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极有效地建设校外实习教学平台,在保证校外实习基地数量的同时,也要注重实习基地的软硬件建设,应具备现代化加工技术及设备,先进的检测设备及管理制度等,保证切实能够提高认知实习教学效果。另外学院和实习基地应该能与本专业建立资源互补,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并构建校企深度融合平台,从而实现专业与产业和行业对接,并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同时推动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4]。
4 结语
认知实习是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在认知实习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好动员、准备和考核工作。同时,认知实习不但要改善目前的教学模式,而且要探索多元化、系统化的新模式,构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感兴趣的认识实习教学体系,为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食品应用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华江,迟玉杰,穆莹,等.浅谈高校食品专业实际教学的重要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5(2):131-132.
[2]刘凤珠,李继光.实习基地建设与运行模式研究—以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为例[J].河南科技,2010(3):43-44.
[3]黄菊文,乔俊莲,贺文智,等.改革认识实习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室科学,2010,13(5):4-6.
[4]成协设.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问题与对策[J].中国大学教学,2015(03):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