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燃气企业应在扩大天然气消费上做足文章

2019-11-26 04:42
中国石化 2019年10期
关键词:燃气油气供应

□ 白 俊

只有全产业链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天然气才能更好地与其他替代能源展开竞争,赢得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对高排放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生态和环境承载力达到极限,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必然选择。天然气具有清洁低碳的属性,其利用也具有灵活高效的特点,是可以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合作伙伴,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可以充当挑大梁的角色。

但是,天然气要发挥这样的作用,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一是供应充足,二是成本具有竞争力。从过去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和未来二十年或更长期的发展前景来看,这两个条件都具有不确定性。供应不足和成本过高是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长期要面对的问题,要增供应和降成本、做大做强中国天然气产业,需要政府坚定推进行业改革,需要天然气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发挥各自优势,深化分工与合作,共同努力。

油气体制改革带来天然气市场新局面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推进能源价格市场化,明确了“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天然气市场改革总体思路,提出要“促进市场主体多元化竞争,稳妥处理和逐步减少交叉补贴,还原能源商品属性”“尽快全面理顺天然气价格,加快放开天然气气源和销售价格”。2017年,进一步就油气行业上中下游、进出口、价格机制、国企改革、储备和安全环保等方面提出了一整套改革意见。2019年3月,中央深改委通过了《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实施意见》,确立国家管网公司组建原则和油气市场体系改革目标,明确要推动形成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油气市场体系。

改革将开创天然气行业发展新局面。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意味着供应主体会增加,也就意味着上游竞争会增加,有助于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有助于更好地增加天然气供应,更好地保障供应安全。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意味着管网互联互通会得到加强,市场分割格局会被打破,资源全国调配能力得到提升,垄断业务监管将加强,管网公平开放将会变成现实。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意味着服务效率提升,服务成本下降,用户选择增加,同时垄断业务监管收紧。这些改革最终都有助于增加天然气供应和降低天然气成本,为天然气市场做大做强提供良好保障。

当然,改革不会一蹴而就,也不能指望这些改革能立竿见影,改革过程中也可能产生新的阻力和问题,改革预期目标也未必能及时完全达到,需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持之以恒的努力、攻坚克难的勇气去推进改革,最终实现市场配置天然气资源的目标,收到增供应和降成本的效果。

城市燃气企业不是增供应的主力

我国天然气市场已经形成了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三大油气公司主导上游生产和供应的基本格局,城市燃气企业主要从事天然气配售及其他辅助性业务,两个领域的业务模式和经营特点各有不同,需要的能力也不同。虽然上游主体多元化是国家油气体制改革的基本取向,城市燃气企业可以积极探索和参与,但城市燃气企业难以成为增加市场供应的主要力量,还需要三大油气公司继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第一,生产主体增加不影响以三大油气公司为主的生产格局。虽然新市场主体进入上游可能产生一定鲶鱼效应,促进行业效率提升,但新市场主体能力有限,短期效果有限。目前中国天然气资源富集区域和主要潜力区块的探矿权集中在三大油气公司手上,是国内增储上产的主力军,其他市场主体只能在三大油气公司放弃的劣质低效区块或以前未被申领的区块上开展工作,能够实现重大突破的概率小。勘探开发活动具有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长周期、高回报等特点,要求企业具有资金、技术、管理雄厚实力,这些高门槛将会限制包括城市燃气企业在内的多数市场主体的进入。2017年中央关于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逐步形成以大型国有油气公司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的勘查开采体系”,这可以看成是国内上游市场改革的取向,但更应该看成是现有条件下改革可能达到的现实结果。

第二,进口主体增加不影响以三大油气公司为主的进口格局。三大油气公司拥有大多数现存LNG和管道进口能力,在优质LNG接收站站点资源上也已占得先机,国际贸易、资源获取和经营能力的优势也比较突出。现有的其他公司LNG接收站中,多数是码头和岸线条件欠佳,或者管网和储罐条件不足。新市场主体参与虽然有利于进口主体多元化和资源来源多元化,更好地保障天然气供应安全,但进口能力和条件上还存在很大差距。

第三,储气主体增加不影响以三大油气公司为主的储气格局。储气主体增加可以减轻三大油气公司的保供压力,但作为建设储气库的主要场所,目前陆上枯竭油气藏资源主要掌握在两大油气公司手上,其他市场主体缺乏参与的渠道。虽然政府要求加快放开储气地质构造的使用权,鼓励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利用枯竭油气藏、盐穴等建设地下储气库,配套完善油气、盐业等矿业权转让、废弃核销机制,以及已开发油气田、盐矿作价评估机制,但制约其他市场主体进入储气库市场的细节问题待解。新市场主体进入既存在外部障碍,也存在自身短板,短期难以取得较大进展。

降成本需要全产业链企业协同参与

降成本是天然气赢得竞争、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需要全产业链所有企业共同发力。上游企业要努力降低生产成本,进口企业要努力降低进口成本,管输企业要努力降低管输成本,城燃企业要努力降低配送成本,装备供应、工程技术服务企业要努力降低产品和服务成本,监管部门也要减少不必要的监管成本。只有全产业链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天然气才能更好地与其他替代能源展开竞争,赢得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第一,竞争性环节要用竞争倒逼的方式降成本。降成本不是靠喊口号就能实现的,也不应该是通过政府随意要求和指定的方式来实现,竞争性业务降成本要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政府的作用是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防范利用市场支配地位和其他非法手段打压竞争对手,加强反垄断审查和监管,打击串谋等不正当行为,努力创造市场公平竞争的条件。天然气上游供应和下游销售都是可以竞争的环节,未来都将逐步有序放开,政府部门要化解已有的各种矛盾,积极促进供应和销售环节的公平竞争。

第二,垄断性环节要通过加强成本监审和激励的方式降成本。天然气输送和配送环节业务往往存在一定自然垄断性,垄断业务降成本需要加强成本和价格监审,同时要对效率提升进行激励,鼓励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对不必要的输配加价环节要压缩和取消,杜绝不合理的加价现象,从而降低天然气服务成本。另外,要正确认识天然气输送和配送的垄断属性,尊重自然垄断,杜绝不合理的行政授权垄断。自然垄断一定是在特定技术经济条件下的产物,一旦条件变化,垄断的范围和规模都可能出现变化,凡是能够实现竞争的都要鼓励和支持,通过竞争的方式倒逼降成本,千万不能简单认为管道、接收站和储气库就是不能竞争的自然垄断业务。

城市燃气企业面临的挑战

燃气企业进驻乡镇,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清洁的天然气。图为新奥燃气公司在安徽凤阳的天然气储罐。石海 供图

虽然上游改革为城市燃气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城市燃气企业缺乏进入国内上游勘探开发领域所需的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等多方面的条件,在获取海外资源方面也存在诸多制约和局限,也缺乏建设储气库的条件和能力。管网改革和设施公平开放增加了城市燃气企业的业务拓展空间,但由于管网基础设施供应不足,剩余能力公平开放机会不多,城燃企业能够利用的实质机会很少。两方面因素决定了数千家燃气企业中绝大多数向上延伸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城市燃气企业的发力点应该还是相对比较熟悉的下游业务,扩大天然气终端消费,但下游业务也面临严峻挑战。

第一,配气环节监管全面收紧。配气业务监管逐渐强化,收益率全面压缩;作为改善营商环境和更好服务民生的一部分,用户燃气服务质量标准逐渐提高,工程安装等辅助服务要求逐步规范,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为了降低终端用户用气成本,各地政府先后按照中央要求加强了配气环节的监管,成本监审越来越严格,服务标准要求越来越严格,对滥用垄断和市场支配地位的打击越来越严厉,这使得城燃企业不得不改变认识,改进管理,努力提高服务能力和经营效率。

第二,上游企业进军下游市场。面对油气体制改革,上游企业再次选择携资源优势强势进军下游市场,要求燃气企业出让优质用户,或者转让项目或企业控制权,给燃气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为了获得上游企业的气源供应保障承诺,一些地方政府也不惜毁约,把已经让渡的特许经营权或已签署的合作项目重新转让给上游企业。城市燃气行业已经进入新一轮重组洗牌阶段,不少企业面临生存危机。如果上游企业过度进入下游,既控制供应又占据终端需求,形成上游主体稀少和下游主体多元化消失的局面,将对通过竞争形成天然气价格的市场化改革构成重大威胁。

第三,配售环节公平竞争改革。城市燃气业务的局部自然垄断属性较强,又具有公用事业的特点,从价格、成本到服务都受地方政府管制。一旦燃气企业习惯了这种经营环境,容易形成市场开发经营意识不强、服务意识不到位、对用户需求关注不深入、竞争风险意识缺乏等问题。如果在配售环节推进改革,形成市场竞争,城市燃气企业会存在不适应感,所以城市燃气企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将是一个浴火重生的过程。城市燃气企业要为天然气增供应做贡献,但不宜高估自己增供应的能力,重点首先要放到降成本和促消费上。当然,选择这个定位的前提条件是天然气供应方能够保障天然气供应安全、稳定、可靠,非歧视性对待下游各类用户,并且会留给下游企业一定的生存发展空间。

9月20日,中国石化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工程建设长江盾构穿越施工现场。该项目是我国“南气北送”中部通道重要组成部分。陈鸣启 高君 摄影报道

合力做大做强中国天然气市场

做大做强中国天然气市场是我国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客观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是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客观要求。要做大做强中国天然气市场,就需要做到增供应、降成本和促消费,需要上中下游企业发挥各自所长,深化合作,互利共赢。

组建国家管网公司后,上游企业可以更充分发挥上游勘探开发生产专业优势,做强做精主业;可以更充分发挥国际贸易、投资和全球项目经营运作优势,成为国际领军企业,从国内国外两方面增强天然气生产和供应能力,展现“国家队”的能力、胸怀和视野,解决制约中国天然气发展的核心问题。根据中国自然资源部的数据,中国常规天然气开发处于早期阶段,页岩气和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开发还处于初期阶段。生物质气作为循环经济建设的一部分,也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城市燃气企业要在努力扩大天然气消费上做足文章,开拓新市场,开发新用户,提供新服务,创造新的附加值,努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更好地获得用户的认同,用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服务赢得用户的信任。下游市场琐碎、分散,民生保供、特许经营和交叉补贴等问题交织,各地市场和政策环境差异性大,也未必适合擅长从事大规模经营的上游企业。

做大做强中国天然气市场应该是上中下游所有企业的共同诉求,需要全行业所有企业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减少内斗内耗。上游企业增供应、扩来源,管输企业保运输、提能力,下游企业拓消费、提服务,大家发挥各自优势,深化分工,加强合作,降低成本,中国天然气市场才能做大做强,天然气的前景才会更加光明。

猜你喜欢
燃气油气供应
对一起燃气泄漏爆炸引发火灾的调查
供应足 需求旺 老百姓“菜篮子”拎得很舒心
教材《燃气工程施工》于2022年1月出版
近期实施的燃气国家标准
探讨燃气工程的造价控制及跟踪审计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第六届编委会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供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