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艺丹
(广西桂林资源县机关幼儿园 广西 资源 541400)
我园是县城机关幼儿园,大部分学生来自干部职工,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迫切,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我设置了“县城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调查问卷,调査结果显示:三分之二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弱,所有家长都认为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非常重要。但有些家长在问卷中也阐述了他们的观点:让孩子自己做动作太慢,而且又会弄得太脏,特别是早上快上班时,只好包办;由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的宠爱,孩子也习惯了接受大人的帮助,遇到一点难的事就不愿意做。基于以上调查,笔者觉得县城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弱的根源不在孩子,而在于家长事事都替孩子做好、照顾周到,就是对孩子的关爱,造成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背离。如何有效地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我们幼儿教师的一个重要课题,值得我们深思。
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因为有好奇心的孩子,学习的欲望很强,勇于探索是很好的习惯。父母要支持孩子去问、去玩,甚至是去拆一些小玩具,告诉孩子们做一件事情的缘由。比如为什么要求不浪费粮食,为什么要刷牙,为什么要洗澡等。在孩子面前,父母的示范效果很好。一个经常看书的妈妈,给孩子从小留下爱看书的印迹。家庭成员要统一教育理念和方式,如果老人宠爱孩子,要耐心地说服他们,放手让孩子做些小事,在尝试的过程中,获得真切的感受。经常跟孩子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编成琅琅上口的儿歌,设计饶有趣味的情节,边说儿歌边做事,幼儿在游戏、娱乐中学习本领。
例如,现在老师讲一个故事,小朋友们说说他们做的对不对?明明早上起床,看见妈妈正在做早饭,他就自己将外套、裤子穿好了,不要妈妈帮忙。华华的爸爸早上喊了好几次红红起床,可是他就是不起床,最后华华终于起床了,但他一定要爸爸帮他穿衣服,弄得爸爸手忙脚乱的。
师:小朋友,你们觉得谁做的对呢?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生1:明明做得对。因为学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了穿衣。
生2:华华做得不对。因为自己的事情要爸爸帮忙,我早上起来都是自己穿衣的。
生3:如果是我,肯定自己穿好衣服,再提醒爸爸快点,我们都不要迟到。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我们要早点起床,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此时,我话锋一转,接着说:“喔喔喔,太阳出来啦。睡醒了,起床了。起床以后我们还要做些什么呢?”生1:起床以后我们要先穿好衣服、鞋袜,然后刷牙,洗脸。
生2:女孩子还要梳头发。
师:小朋友们都长大了,所以自己的衣服都要自己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做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为此,我充分挖掘家庭的教育资源,家园合作,不断提高家长的认识。每期召开家长会,将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向家长汇报。通过微信、QQ、短信等方式告知家长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一些好的方法。对孩子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探讨相关的措施,使家长认识到孩子虽小,但也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例如:在饭前摆放碗筷、擦桌椅、倒垃圾,作为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自己去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要求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进步进行奖励,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兴趣。除此以外,我经常在家长会上举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自理能力比赛。比赛内容是自己穿衣服、穿裤子,洗袜子、洗脸、洗手等,向家长们展示了他们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例如,在一次家长会上我将孩子们带到操作区,事先摆放了一些大嘴动物娃娃,让幼儿做喂宝宝的游戏,在喂的过程中,孩子们渐渐的知道了怎样拿勺子最方便,进而结合到日常生活中来,孩子们自己就会正确的使用勺子。在娃娃家放置一些娃娃,让孩子们给娃娃洗脸、洗手、穿衣、穿鞋。给小熊系纽扣、夹夹子。家长们看到了自己的孩子体验了生活,锻炼了自理能力,孩子们都模仿大人的做法认真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做得有模有样,学会了如何穿衣、洗手、喂饭,动作也熟练了。家长们看了以后,都惊讶地说:“这真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家长会,没想到自己的孩子居然有这么好的动手能力……”家长们的兴奋溢于言表,他们开心地笑了。
好习惯成就好未来,一个人养成一种习惯,然后又逐渐被这种习惯所改变,这就是习惯的力量。幼儿期是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关键期,相信宝贝们以后的生活自理能力一定会很棒。幼儿生活能力可以说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磨砺,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在游戏里领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会做的事情经常做”的真谛,为孩子们的终生发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