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俊丽
(河南省项城市文化路小学 河南 项城 466299)
纵观当前,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只有在关键时刻抓住机会,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在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也要根据社会需要改变教育方向。新课程标准越来越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操作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使他们更容易学习数学,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发展。
表象是多次直觉概括的结果,它需要有感知的原型;它也是一种操作,即形象思维活动,教学重要想实现对重难点的突破,就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可供感知的原型,这就进行思维操作最基本的一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例如:下教学体积概念时,为了让学生有更加感性的认识,笔者采用实物演示的方法:将透明水杯里放满水,当一个桃子放进去时,水溢出来了,及时追问:“水为什么会溢出来?”直观的演示使学生都能回答出来是因为桃子占据了水的空间;再将这个水杯里放满水,放一个小荔枝,学生同样直观地发现因为荔枝占据水的空间,水也溢出来了,最后在通过对两次溢出的水的多少比较,得出结论:物体占据的空间有大有小,从而揭示出体积的本质内涵。
小学数学课堂是教学的主要方式。教师应重视这一点,通过一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操作能力。首先,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的学习环境。这个环境应该是自由和放松的。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敢于实践。第二,教师在上课前应准备足够的实用教具。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教学工具来操作和验证数学原理。例如,在验证三角形内角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在练习纸上画出不同的三角形,然后用测角仪测量每个三角形内角的和。同时,学生也可以用白纸做一个三角形,然后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放在一起,你会发现三个角在一起是一个平面角。通过不同的操作方法,让学生自己练习,得出相同的结论,从而验证数学原理,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知识,提高学习和操作能力。
动手操作是为小学生提供手脑协调发展的训练,它不仅是知识应用的过程,也是技能形成的过程。教师应尽力提供动手的机会,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形成,从而“重新创造”数学知识。例如,老师让学生们拿出两支棍子,一支在左边,一支在右边,然后让他们说出这两支棍子分为什么和什么。然后,学生们拿出三根木棍,把它们分成两堆,但他们没有要求学生直接得分,而是要求他们思考如何将它们分开,然后在同一张桌子上加入。是的,它们是不同的,并且告诉彼此它们是如何被划分的。最后,让学生们分成四根棍子。这时,老师让学生说三种方法,把四根木棍按顺序分好,并指出如果还不清楚,可以把它放在后面。通过沟通,学生形成了将4分为分成1和3,2和2以及3和1的三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培养了有序思维的能力。这样的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学会思考,而且能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学生的操作性学习过程是一个充满数学思维的过程。他们在分棍的过程中有条理地思考,使操作性学习充满了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实际情况中去学习知识,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在实践中真正领悟数学概念。例如,在“区域识别”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直观推理来理解区域,与生活充分联系,并从学生已有的经验中引入区域。通过课前预习,学生举出了家中住房面积的实例,说明学生对该面积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将黑板与数学书的封面进行比较,使学生了解该区域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认识,进而通过绘图来增强图形区域的合理性。因此,教师应合理引导学生“实践学习”,引导学生用手和用脑,找出数学规律,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数学思维的能力。
总而言之,动手能力是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应该具备的一种技能,它可以促进他们更好的成长。学生具有操作能力,能够参与教学活动,产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培养和塑造学生,使学生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