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英鸽
(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石江镇中心幼儿园,湖南 邵阳 422302)
童话剧本可以为幼儿阅读提供较为优质的素材,并且其中采用大量的拟人、比喻、夸张、反复的修辞,可以让孩子在故事中感受汉语语言的魅力,接受汉语言文学的熏陶,而且,充满奇异幻想的童话契合幼儿的诗性思维,利于他们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但是,在孩子语言启蒙阶段的幼儿园教育中,我们忽略或者省略了童话剧对幼儿语言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其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在于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方法。因此,本文将简要分析童话剧在幼儿园语言教育应用中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各种问题和原因,并结合实践教学工作找出解决办法,希望对各位同仁有所帮助。
童话剧在幼儿园语言教育应用中的现状大都表现为:1)部分幼儿教师对童话剧的认知较为模糊,态度较为冷淡,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三,一是部分幼儿教师对童话剧这种教学模式认知不足,自身中的“学问”较少,从而语言教学过程中对童话剧的应用较少;二是部分教师一次应用后得不到良好的教学反馈,从而得到了教学的“失落感”,逐步丧失了对童话剧的应用;三是幼儿对教师所选题目的兴趣不足,让教师错误认为孩子们不喜欢这种教学方式,从而减少了对童话剧的教学。2)部分教师在童话剧中进行的语言教育不够全面,教师对童话剧中语言的功能把握不全,从而导致语言教育内容的不全面。3)童话剧主题活动环境创设过于干瘪,缺乏生命力和连续性。4)童话剧活动虽有开设,但是并没有融入当地文化特征和地域特点,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丧失了“本地人”的气质和特点。
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童话剧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幼儿教师缺乏语言教育中应用童话剧的专业素养,其主要表演和原因一是全面语言教育的理念认知不清,二是幼儿教师接受和应用童话剧的能力不足。2)幼儿教师不能全面适宜地把控童话剧进行语言教育,主要原因是幼儿教师对童话剧教育理论不完善,缺乏相关的教育培训结构对幼儿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幼儿童话剧应用培训。3)童话剧教学中“拿来”主义太过明显,缺乏当地文化的有机融合,教师注重“拿来”没有错,借鉴好的教学方法,好的思想观念是进步的表现,但是我们不可以只求进步而不求“保留”,教育的目的是融入自己,然后发展自己,因此,本土文化需要重视和融合。
为了让童话剧在幼儿语言教育中发挥较大的推动作用,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应用,或许可以收获较为理想的教学反馈。一是丰富幼儿语言教育,提高教师专业素养,首先要丰富幼儿语言教育内容,重视语言教育完整,其次要丰富语言教育方式,让多种教育活动和形式相结合,发挥童话剧的结合性和突出性,让孩子们在表演中提高,在参与中成长,最后需要立足于孩子终身学习这个大目标,在提高幼儿教师研究能力的基础上,发挥童话的主体性,让教育不止停留在特定的年龄段,让孩子的“象牙塔”作用发挥在各个年龄,让他们始终保持一颗特性的“童心”,持续成长。二是以日常教学中以童话剧为活动架构,设计出整合流畅的语言教育活动,这就需要幼儿教师选择拟定适合儿童成长的童话剧主体方案,组织幼儿进行暖身活动,其次根据孩子的特性和特点“按需分配”角色,让每个孩子的特性发挥出来,让孩子的童心保持下去;最后需要注意在童话剧中融入当地文化风俗,保证“拿来主义”中涵盖和吸收、尊重和发展本地文化,让孩子“从古看今”,认可风俗。三要创设有生命的环境,让环境成幼儿语伴,首先是系统主体环境,变环境为幼儿伙伴,其次是利用各类资源,发挥环境语言价值,最后需要让多个环境相融合,做到成长与发育相结合,以适应的眼光对待幼儿成长。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加入童话剧,幼儿教师需要对童话进行有效加工和分解,抽取取中的“冲突”,并把它转变为一个问题,让孩子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自己语言思维和表达能力。在童话的情境中,幼儿教师既是童话剧的编剧、导演,更是孩子疑问的解答者,为孩子提供解决问题的支持,在问题的出现和解决中让故事发展下去,让孩子的语言教育的到升华,让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深挖童话素材,挑选其中适应学生发展的素材进行改造和加持,让孩子们在玩耍中成长,表演中锻炼和提高自己,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为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