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媛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六联小学 广东 深圳 518118)
新课改的课堂,提倡学生为课堂主体,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获得知识。近年来,我校以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坚持“以生为本,兴趣引导,实践特色”的教学理念,以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为出发点,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开展以“实践+反思”提升语文学科教师专业素养的校本实践研究,让教师在研究中发展,在反思中成长,通过备课、上课、反思、评议等系列活动,使教师的观念得到更新,知识得到长进,理论得到提升。使每位教师都有了锻炼机会,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整体执教能力,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快速发展。同时我认为,“实践”是一种磨炼,更是一种展示;“反思”是一种沉淀,也是一种升华。我有幸地成为了我校第一批“实践+反思”课堂实践研究的践行者。近两年我亲历了“实践+反思”中备课、上课、反思评课等一系列教研活动,在活动中,我不断地反思课堂、总结经验,有所感悟,有所成长。
“教之道”“知道教”。备课之时,教师不应该为了解开“如何打碎陈旧课堂”这一命题而解题,不应该一味地追求“教得好”“教出彩”。我认为,每一本教材都是一个会说话的生命,“文以载道”,比如我们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各有各的风格,各有语言特色,各有教学目标,重、难点。老师们在备课时首要任务就是,熟悉教材,明确课堂目标,即本节课学生要学会什么;钻研教材,解析课堂教学重、难点,即明确教学重点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教学难点则是学生需要攻克的知识难关。回归文本,亲近教材,走进它,研读它,了解它,把蕴藏在教材中的知识点挖掘出来,精心地设计适合本班学生认知的教学环节。这是一场教者与文本之间的生命的对话,更是为课堂上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记忆做出的准备。因此,教师要备好课,熟悉和认真钻研教材,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从而更扎实地掌握已学知识。
比如在教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伯牙绝弦》时,我研读教材后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目标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因此我设计了小组竞技熟读熟诵PK赛,学生们在小组竞赛的氛围中,争先恐后地朗读背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诵读积极性。目标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我提议采取小组合作互助的形式来探究翻译文意,继而又提倡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展示本组的探究成果,即组长分工给每位组员轮流讲述,最后合作完成这一故事。在这个小组探讨交流过程以及上台群体展示的过程中,使得每位同学都得到了发言锻炼的机会。对于文言文的特点和理解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这篇文章我把重点放在文言文语感的初步感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
综上,教者只有在透彻地审视教材,认真地揣摩学生的基础上,才能摒弃繁琐不切实际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精心提炼“教学目标,重、难点”,使之与学生的“学习形式”相得益彰结合起来。以有效的方法,显现学科活力,凸显文本魅力,发挥文本自身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诱惑作用。
课堂是教师挥洒汗水的一线阵地,更是学生展示与收获的舞台。教师如何把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使全体学生都能活力满满,信号足足地接收知识呢?这在“实践”中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一名教师站上讲台,“传道、授业、解惑”,仅仅只有自身渊博的学识是远远不够的,课堂上,一名好老师,不仅是自己知多少,会多少,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学生知你所知,会你所会,甚至知你不知,会你不会,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境界。
我始终认为,课堂是有灵魂的,铸就这种灵魂当然不能仅靠教者一人的独角戏,它应该是一种在师生心意相通的碰撞上点燃的具有学生主动性的学习灵魂,即学生发自内心,获取了主动学习动力后,自主学习的精神。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如何能调动出,培养出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呢?这是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针对这个问题我的观点如下:
2.1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教师也必须正视“千人千面”的道理,每一个生命都是独有的独立个体。每位学生有着不同的先天遗传因素,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他们的性格、学识以及接受能力都有所差异。即使同一个班,同一个老师所教的孩子,他们之间仍旧存在着差异。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在课堂之上,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状态,了解他们自身的特点,从而选择设计出适合他们自身认知的学习形式,帮助他们得到最适宜的个性发展。比如,我在教授《伯牙绝弦》一课时,让学生们自己能够结合书下注释翻译课文,读懂文意。完成这个任务,如果我让同学们自行查阅资料去翻译理解,一部分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但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性因素,势必有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这项任务。如果只有懂了的学生举手回答,长此以往,势必打击了那部分后进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久而久之,他们甚至会放弃学习。因此,我设计小组交流合作探究的形式完成这一任务。分组方面,在尊重学生意见的前提下,我采取的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形式。“组内异质”:有意识的将“不同类型”的学生分在一组,使其在交流、探讨中相互补充,各有所获。“组间同质”:尽可能均衡各组间实力水平,这样可采取小组竞赛机制汇报学习任务,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主动地,自发地享受在学习的成就感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阶段认知特点。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主要特征感知运动阶段(0—2岁思维的萌芽期)。(2)前运算阶段(2—4岁前概念期;4—7岁直觉思维期)。(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初步形成逻辑思维结构)。(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形成)。因此,教师在面对学生群体时,要充分了解自己所教授的学生属于哪个认知阶段,继而深入地了解他们的认知特点,并且根据他们的认知特点来选择设计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比如我教授的孩子是小学高年级阶段,他们基本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即初步形成逻辑思维结构,思维方式从具体化逐渐发展到抽象化。此时的他们较幼儿园或一年级的孩子来比,不仅能够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此类问题,更能够独立的分析一些“怎么样”“如何”的问题了。但同时也要注意,小学生多数处于7—11岁,他们虽然已初步形成逻辑思维结构,但仍旧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即以具体的想法和看法去分析问题,较初中生相比,他们还没有形成抽象逻辑思维。因此,在面向这部分孩子引导他们分析一些课文的中心思想时则与初中段孩子的分析深度上有所不同。例如,同样是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小学阶段学习的《少年闰土》和初中阶段学习的《故乡》,即便是《少年闰土》节选于《故乡》,但由于这两个阶段的孩子认知阶段不同,他们的认知能力也不同,初中的教师教授《故乡》一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就可重点体现出“对闰土这一人物的性格命运以及社会背景的深入分析”;而小学教师教授《少年闰土》一课时,只分析“闰土性格特点”即可。如果,此时教师将厚重的时代命运感带入,小学阶段的孩子,抽象思维逻辑尚未形成,势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过犹而不及。教者设计的课堂目标和提问的问题,符合此年龄段学生的认知,学生们就会积极主动思考,学习主动性也会增强。反之,学生思考不明,积极性也会随之下降。
切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来设计目标任务,不可不及,也不可过及,恰到好处才是课堂中的智慧。
总之,在近几年的“实践+反思”过程中,我在不断地上课、反思中感悟出,课堂之上,教师一定要挖掘出学生自觉求知的内动力,认真设计每节课,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有意给每位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了解他们的认知特点,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的目标,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语文知识和方法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每节语文课“活”起来,使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我们在“实践+反思”的教研活动中成长,教者首先在集体智慧火花的碰撞中拟定教案执教,同时还可根据教者本人和班级的实际,随时调整教学设计,以求最佳效果。同备课组的教师听课,并记录听课过程,与学校小型教研活动结合起来。在教学结束后,备课组教师们及时交流教学情况,反馈教学效果,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改进措施,形成新的教案。与此同时,教者再次实践。根据新的教案,换班试课再上。然后,总结成效,在两次反馈的基础上,备课组全体教师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认真撰写教后笔记,分析成与败,总结得与失,改动教案,从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最后,经验交流,教研组安排时间交流备课组的优秀教案,并在学校博客上与大家共享。
每一次,集体的讨论都是一次智慧的碰撞和精神的升华。我作为执教老师认真虚心听取意见,积极改进。同备课组老师们则不吝赐教,大家各抒己见,最后统一思想,给出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意见。我们每一次的“碰头会面”,每一次的“交流讨论”,都是一次头脑风暴,思考出新境界,在风暴中追求卓越!
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讨论——上课——评价——反思——再上课——再评价——再反思”的教研活动中,我,一名青年教师,收获了经验,提升了教学能力,获得了成长。
当然,所有的实践、交流、碰撞、反思、分享等教研活动,使我们教师拥有了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富有创新精神,追求卓越的精神。教师拥有了“丰厚”的底气,在不断提升自我的同时,更能智慧华丽转身,与学生并肩进步,游刃有余地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厚重的知识去点拨学生、合理地引导学生,使学生有效的、高效的学习,师生共同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