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解题能力探究

2019-11-26 21:21
读与写 2019年33期
关键词:直观思维能力解题

吴 芳

(福建省三明市列东中学 福建 三明 365000)

引言

在当前的教学当中,信息技术对于教育的渗透已经涉及到了方方面面,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这其中最直接的反应,可以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看到。因此如何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联系起来,让信息技术的优势有效整合到学习过程中去,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考虑的问题。在当前我们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让学生更加深入的掌握数学解题技巧。因此在研究这类问题时,我们可以从信息技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入手。

1.学生在学习数学解题技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1 不理解数学定义的逻辑。我们想要让学生提高自身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首先必须要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的本质是什么。从数学研究的发端上来讲,任何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模型都可以被总结为从公理出发,联想定义,对问题进行假设,再用定理进行推理,最后进行证明验证。我们可以看到在这其中涉及到了几个关键的内容,比如数学公理,数学定义,运算定理等等。这些内容都是专家学者通过自身的经验摸索最终总结出来的,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可以直接使用,但是这样的情况会让学生的解题过程变得十分机械,不会变通,很多时候教师会发现,一旦题干中所给的条件发生了一点变化或者仅仅是数值发生了变化,学生也会不知所措,这就是由于学生只是机械的掌握了公理定理的相关内容,而没有真正的深入了解其中的逻辑造成的。

1.2 数学思维能力不足。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学生解题来说十分重要,这不仅涉及到学生对于公式定理等的记忆和理解,还涉及到学生在面对一个数学问题时,是否可以将抽象的问题具象化,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等等。很多时候数学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具有想象力,能够在看到问题时,通过思维将其巧妙的转化为自己可以解决的形态。而如果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足,那么在遇到数学问题时将会十分痛苦。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仅与学生自身对于数学的天赋有关,更多的还与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接受到的信息有关。很多时候,数学的解决过程是逆向思考,或者是将一个看似抽象无规律的描述转化为具象有规律的描述的思维过程,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建立起这种思维模式,那么在解题过程中也就会遇到很多的困难。

2.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方法

2.1 为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内容的直观展示。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当中,教师主要的教学都是依靠教材中的内容来进行的,但是很多的定理公式以及符号的抽象性都比较强,学生在初次接触到这些内容时没有办法直观的进行想象。而在今天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这些抽象的内容进行更加形象的展示,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些内容。

举例来说,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当中,三视图是几何部分的一个基础内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三视图的形象直观立体的展示给学生,从而有效的降低学生学习和理解的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教师还可以直接利用这种三视图的展示,向学生讲解三视图在不同的题目类型中将面对的变化,在这种直观的展示过程中,教师将变化分别展示给学生,学生将会拥有对于这些情况更加直观的认识,从而在面对相关的数学问题时拥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更快速的找到解题思路。

2.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要求很高,这方面的能力并不完全与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相关,有时仅仅是一种思维上的转变。上文中我提到过数学问题的解决,有时会需要学生拥有逆向思维的思考能力,这需要让学生形成一种思维上的习惯。而利用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形成这种思维习惯。

举例来说,在函数教学当中我们常会涉及到数学公式与函数图像之间的相互转换问题,很多学生在面对这种问题时会感觉到无从下手,最主要的就是由于没有良好的掌握函数图像与数学公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而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我们可以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函数图像的变化与数学公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自由的变换数学公式中的每一个变量,同时观察函数图像的变化方式,这样学生就能更好的掌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当面对相关问题时也能更好的调动自己的逆向思维,从而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刚刚开始形成。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培养数学思维,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的逻辑,从而拥有更好的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未来学习数学打下更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直观思维能力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直观构造中的代数刻画
用“同样多”解题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培养思维能力
简单直观≠正确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解题勿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