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军 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
体育课程也是中职学校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发展学生基本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途经。当前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这些被我们的学生和部分教师所忽视,在中职教育过程中体育课程仍承担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不可被替代的。本文先分析了中职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从而发现体育教学的不足之处,并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职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策略,希望中职校的体育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1.体育器材不充足
体育器材是教师有效完成教学目标的手段之一,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体育场地不够宽敞、体育器械缺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两三个人一个器械的现象时常出现,资源设备的缺乏导致体育教学难度加大,不能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学生的参与率下降,达不到良好的体育课堂效果。
2.体育教师配备不足
职业学校体育课程与普通高中课程学习有一定的区别,职业学校的体育课一定程度上要为学生的就业服务,所以更具有针对性,而非只是体能技能的学习。部分学校体育教师数量严重缺乏,只能用部分代课教师,代课教师对学生的负责程度不够,跟不上体育教研室制定的教学计划,课堂管理和教学效果都较差,使得部分班级的体育课程没有系统的学习。
3.体育教师的地位得不到认可
在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任务设置方面,体育教师满课时往往比其他学科的要高2到4个课时每周,许多文化课教师认为中职校体育课没有上课压力,只是带学生玩玩的思想,把体育教师冬冷夏热的在室外上课说的那么轻松,严重打击了体育教师的课堂积极性。
4.体育教师队伍专项特长搭配不合理
职业学校为了更好的进行体育课堂教学,职业学校在招聘体育教师时,报考人数相对较少,对招聘人员的专项要求放宽了条件,学校招不到相对缺乏的专项体育教师。再加上一些教师知识和技术比较落后,体育技能渐渐下降,对于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不能及时学习和在课堂上教授,使得学校体育的发展受到限制。
1.体育课程设置、计划不合理
职业学校的班级男女比例因专业的不同,部分专业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所有体育教师按照备课组的计划实施课程,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体育课堂上受学校场地、器材的限制,体育教师只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体育教师自身业务能力不足
职业学校新课标的实施,很多体育教师不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往往只是体育教学的程序化、单一化、刻板化,不能够及时自主学习进行自我提高,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方式不能运用到新课程实施中。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不高,学生们的体育锻炼意识下降。中职生认为后面的升学或上班不需要体育考核,所以对体育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下降。中职生一部分是“后进生”或者“问题生”,主要有自信心不足、厌学、适应能力差、情绪控制弱等,增加了课堂管理难度,特别是每年的体质测试,大部分学生没有积极的面对,测试不出真正的成绩。
体育教学的效果一定程度上受场地、器材和任课教师的影响,一是分管领导要加强体育场地建设,增加体育器材和设施,一方面减少了了体育课堂上受伤的机率,另一方面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要加强中职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配备具有不同专长的体育教师,定期安排培训和考核,给与体育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同等的地位。三是要提高中职生进校的门槛,减轻体育教师课堂秩序难管理的负担,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教授学生而不是管理学生。
体育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各项培训和学习中去,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在专心提高自己专长项目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其他各运动项目的知识和运动技能。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不同专业学生的兴趣爱好,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和评价,以趣味性、竞技性引领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打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注重加强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在中职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认识,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班级群体,针对性的安排合理的教学内容,运用合理的教学和评价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身体素质,最终培养其体育锻炼的习惯。
总之,中职校的体育课程是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更好的实现中职校体育教学的目标,进一步提高中职校学生的身体素质,离不开好的教学环境、设施和优秀的体育教师,更离不开每一位学生自觉运用所学体育技能进行体育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