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明, 张忠秋
(1.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75; 2.国家体育总局 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61)
在运动队科技保障与服务的实践工作中,对高水平运动员的心理干预越来越受到重视。心理咨询是运动心理干预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很多人对其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等同,方法类似,结果相同,教练、领导都能做。将心理咨询简单化、庸俗化,视为“话疗”而已。这种片面的认知和解读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心理咨询在运动队的开展与推广。本文对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理论基础、方法、实施者特征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旨在强化对心理咨询的客观价值及其重要作用的认识,提高教练员和运动员对心理咨询的重视。
1.1心理问题“政治化”
运动员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大体分为2类:一类是伴随运动员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发展问题;另一类是运动员群体特有的与竞赛相关的心理应对问题。第1类应根据运动员的年龄特征、心智发展水平,从运动员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入手开展工作;第2类则应以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等方式进行干预。然而,实践中在遇到相关问题时,一些人往往主观地将运动员的心理问题当成思想政治问题进行解读,也会采用思想政治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干预,即将心理问题“政治化”处理。这种做法有可能使运动员的心理问题表面上得到解决,但也埋下了更大的隐患。首先,运动员与教练员和管理人员之间呈现出服从与管理的关系。对于教练员等相关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往往流于表面的服从和配合,无论是否触及或有助于自身问题的解决,运动员都表现出较积极的态度。这不仅使运动员易产生逆反心理,也使运动员在处理与教练员和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时更加“圆滑”,更有遮掩性。这对发展有建设性的合作关系,以及对运动员的成长和综合竞技能力的提升极为不利。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倾向的指导往往使问题并未得到妥善、彻底地解决,由此可能使问题加重或者转移。显然,只要做好思想工作,其他问题都能迎刃而解的认识是片面、不可取的,这种简单化的应对方法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1.2思想问题“心理化”
还有一种认识上的倾向是夸大心理学在运动员生活、训练、比赛中的作用,认为只要接受了心理咨询,运动员各种思想问题就解决了,而无需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忽略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无限夸大心理咨询作用的做法,无疑存在思想问题“心理化”的倾向[1]。运动员正处于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除了心理适应、心理障碍和心理发展(心理咨询可协助解决)之外,关系到其人生价值、人生境界、社会责任等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同样重要。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
因此,运动员培养中将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混淆或等同的认识有失客观性。虽然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会相伴而生,但可以肯定的是,处理问题过程中只有秉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心理咨询主要以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为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又分为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整理理论等咨询与治疗的经典理论,主要是用心理学中的人文科学理论,对人性进行阐述、理解和认识。而思想政治教育多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等为基础,多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2]。
心理咨询采用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精神分析等技术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则多以正面灌输法、榜样示范法、说服教育法、对比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实践锻炼法等形式展开[3]。心理咨询主要分为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咨询2种形式。个体心理咨询一般在相对保密及安静的环境中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接受咨询的意愿,倾听和商讨是其主要方式。团体心理咨询则由1~2名咨询师主持,根据团体成员问题的相似性,组成咨询小组,通过共同商讨、引导、授课等方式解决成员共有的心理问题。
心理咨询以倾听和商讨为主要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则以“外部指导或灌输”的形式进行。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起主导作用。教育者与运动员为上下级或师徒关系,实施者带有一定的主动性、强制性,而接受者处于被动地位。与心理咨询相比,思想政治教育更强调言传身教的作用[2]。
心理咨询的实施者需要具备心理学相关学历背景、职业技能培训和认证,除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外,还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标准;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则多以工作职责、工作经验、人生阅历、人格魅力为资源和条件开展工作。尽管运动员的心理咨询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做人的工作”,而且实施者都具备热情、耐心、负责等品质,但两者从自身特征和要求上仍然存在较大差别[2]。
在运动员培养过程中,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共通之处,即均以育人为宗旨。心理咨询重在运动员心理的调适、矫正、发展及竞技能力提升上,而思想政治教育重在思想政治品德的提高、塑造、改变上。虽然在心理咨询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功能角度和具体目标上两者略有差异,但从育人的角度讲,两者具有一致性,尤其是在提高运动员的社会适应这一目标上。总之,两者在本质上均立足于人的教育与发展,从知、情、意、行入手,以培养人格完善、心理健康的人为宗旨[4]。
在培养运动员的过程中,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教练员和管理人员要重视运动员心理问题解决方法的科学性,寻找专业心理工作人员提供帮助,并能与心理学工作者积极沟通,明确问题所在及干预目标,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切实参与到运动员心理问题的干预工作中。在此基础上,发挥自身优势,在运动员思想教育方面开展适当的工作。而运动心理工作者在实践中也要重视心理咨询中环境、重要他人等因素,利用运动队体制内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达到咨询目标[5-6]。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好比鸟之两冀,缺一不可,只有两翼同时扇动,才能飞得又高、又快、又稳[4]。
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基础、实施方法、施受关系及特征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两者不能相互替代。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相同,两者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促使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与发展的两翼,两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