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溧阳市外国语小学 赵艳阳
语文是语言智慧,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学科,新课程改革以来,更多的教师关注了教学形式上的变化。语文应该回归语言教学,彰显出语文的本性,就需要教师用“语文” 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去积累一些词句,学会表达,提升语言修养,从词句入手去分析阅读中的内在精神,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春风,如细雨,轻轻浸润着学生的心灵,这样的老师是所有人的期待。别林斯基曾经说:“情感是语言在表达过程中的乘号。”这就道出了语言与情感之间的关联性,在语言中融入情感,是可以在悄无声息中给人带来触动的,语言的感染能力或许是我们无法想象的。立足儿童视角,用充满着语文味道的语言去授课,就会在无形中为学生带来一种感染力。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师生关系的和谐已经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需要情感的互通,那么语言就成了那个通往师生心灵世界的桥梁,在这个桥上,有着别样的风景,只有用心的人才能看得清楚。
在《桂花雨》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用语文的语言去导入文本,“桂花雨,像美酒,浸润着我的心灵,将我带进故乡的那片云里;桂花雨,像清泉,荡涤着我漂泊异乡的尘埃,让我的内心感受到那片安宁。”在教师的深情导入下,学生自觉随着教师的情绪走进了文本,于是教师就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课文,感受作者对于桂花的独特感情,在读完后教师让学生去复述课文,讲述故事,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那片内心的温暖和那些充满童真的趣事。当学生讲述完自己的体会后,教师用温情的语言去讲述,“桂花开,开在了作者的心里,开在了每个怀念童年的人的心里,那绽开的不仅是花,更是一份心事,一份成年人无法去改变的牵挂。”而在讲述“摇桂花”的事情的时候,教师又用语文的语言去讲述,“摇桂花的时候,我仿佛就站在那树下,花瓣在我的旁边飞舞,我在随着花瓣翩翩起舞,此时的我忘掉了尘世的苦恼,我仿佛是一个仙子,与爱的桂花在嬉戏。”学生在教师的语言感染下,仿佛置身其中了,只有用语文的语言,课堂才会充满无穷的魅力,才能在一种如诗如画的意境中获得审美感受。这样的教学不仅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
于漪老师曾说:“语言不是蜜,但却可以黏住学生。”在真情融入的语言中,可以使学生信任自己的老师,以老师之情悟文本之念,以动人之语彻悟人生。教师春风化雨般的语言,可以给学生带来无尽的感动,使他们的审美情趣和阅读鉴赏能力都得到提升。
语文学习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自主性更强了,对于文章的整体把握更到位了,但是有的时候因为时间的关系,课堂时间的调配不合理,就会忽视对文章词句的推敲和分析,而这种赏析却应是语文课堂中必备的环节。只有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做出引导,学生的思维随着老师的启发而活跃起来,引起对语文基础知识和情感的探究,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
在《第一次抱母亲》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去分析其中的重要词句。在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后,教师让学生去体会,“第一次抱母亲后,作者的心情怎么样?”很多学生立即就找到了一句话,“母亲竟然那么轻,我心里很难过。”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去分析“竟然”这个词语,从这个词语中让学生去感受这种毫不知情的愧疚感,借这个词,进行延伸性的阅读。“作者为什么用竟然这个词语呢?他为什么会仰面摔倒呢?他为什么会觉得母亲有100 多斤呢?母亲的哪些行为给了他这样的错觉?”这样以问促读的形式,使学生的阅读更加深入,对于文本的情感理解也更加深入,对于母爱,“竟然”这一个词语就给予了它精神实质。
每一个词语都饱含着作者的深情,我们不能去辜负;每一个句子都融合着作者创作的心血,我们不能去忽视。从此刻起,立足儿童的视角,还原语文课堂的真实性,这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语文,就是要读,离开了朗读的语文就不能称其为语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设置了很多的合作探究问题,整节课中我们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看不到教师的朗读示范,还有的老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遍名家示范就匆匆结束了朗读环节,没有朗读指导,更没有朗读技巧的传授。有的学生还没有读懂文字,就开始被迫地进入了思考阶段。让语文课程中出现语文的声音,让学生去自主性的朗读,激发他们的朗读热情,唤醒他们对于语言文字的热爱,使学生在大声地、充满情感地朗读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才是语文教师应该去做的,才是真正服务于学生的课堂。
在《云雀的心愿》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首先要求学生去朗读,在朗读中去感受这则寓言带来的启示,这篇课文中的小云雀和妈妈的对话非常具有朗读价值,教师让学生去分角色朗读,在学生朗读的时候,教师给予他们一定的指导:“同学们,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要字正腔圆,干脆利落,不能像唱歌一样,同时,在朗读中还要去体会小云雀和妈妈的思想情感。”在学生朗读后,教师又对他进行点评,比如在小云雀“这里的风沙真讨厌!”这句话的朗读中,就需要加入那种埋怨的语气,而在读妈妈的话的时候,就要读出那种和蔼可亲,之后再次让学生去尝试朗读,教师也加入其中,教师来读旁白部分,男同学读云雀的话,女同学读妈妈的话,课堂中充满着琅琅书声,学生在朗读中自然就懂得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没有了朗读就失去了语文的原汁原味,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朗读方法是我们的责任,这对于文本的解读是大有裨益的,不仅如此,对学生的表达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使语文具有语文的味道,首先教师要用语文化的语言去打开学生的心扉,需要教师用自己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其次还要引导学生去分析重要的词语,以词语来打开文本,推敲每个词语的用意,体会其情感。不仅如此,教师还要重视朗读的作用,只有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才能将语文味呈现出来。立足儿童视角,尽显语文的味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