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晨晨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在世界上掀起了一股“汉语热”潮流。尤其是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伟大决策后,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学习汉语,我国的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学汉语就必须要学文化,语言与文化紧密相关,不了解语言中蕴含的文化背景知识就无法正确的使用语言,无法进行交际,无论是国内留学生还是国外的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同时都不可避免的需要学习中国的文化知识;教汉语就必须要教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传播汉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提升中国文化作为软实力的力量。因此,无论是学汉语,还是教汉语,语言和文化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认为:“语言是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的”[1],欧阳祯人指出:“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教学是完全不能分离的。”[2]刘询也认为:“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是一个整体。”[3]由此可见,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对外汉语教学必须同时进行文化教学。
目前我国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语言课中的文化因素教学;另一种是独立于语言课之外的文化课教学。所谓的文化因素教学就是对“语言系统各层次的文化内涵和语言使用的社会规约”[4]进行教学。所谓知识文化的教学就是指对“那种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不直接影响准确传递信息的语言和非语言文化因素”[5]的教学。实际上,文化因素的教学相对于知识文化的教学来说更加重要,如果我们不对隐含在汉语里的反映中国人价值观念、是非取向、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审美情趣、道德规范、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文化因素进行教学,外国人就不可能真正掌握汉语,不能用汉语进行交际。而文化知识教学是独立于语言之外,不直接影响人们的交际活动。因此对于这类文化的教学虽然很必要但是并不是十分紧迫,“如果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于文化因素的教学是雪中送炭,那么对于知识文化的教学则是锦上添花。”[6]本文所说的润物无声的文化教学也正是指在课堂中进行的文化因素的教学。
语言和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用于记录文化的符号体系和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二者相互依附、促进和制约”[7]语言和文化都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都是人们出生以后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获得的,语言也是文化的一种,一种文化不可能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语言,抽去文化的内容,语言也不可能独立存在。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求我们在语言教学的同时必须进行文化教学,否则学生便无法真正掌握语言。笔者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课堂中,教了“小”字和“人”字后,留学生反问道:“小人”是否是“small people”,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小人”的意思并不是“小”和“人”两个语素义的简单相加,这两个汉字都有自身的意义,但是合成在一起他们的意思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反映了中国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隐含在这一词语背后的文化内涵就是汉语的文化因素。文化因素在跨文化交际中制约着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甚至可能造成一定的交际误解和障碍,缺少文化因素的教学就不能达到语言教学的目的。
“假如一个外国人跑到中国去,非要向你介绍他的国家和文化,你会怎么想?”德国下仨克森州首府汉诺威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胡春春在提及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时总是会问到这个问题,“你或许会说:‘那里离我太遥远了,和我的职业和生活也没有关系,我干嘛要听你讲?’”[8]这也正是我国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所面临的困境。虽然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在进一步的增强,“汉语热”的趋势也正如火如荼的发展,但是我们还是应该从宏观上理性面对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一些问题。大多数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动机是出于生活、工作的需要,他们学习汉语仅是想能用汉语进行交际,对于中国的文化、历史并不感兴趣。冒然进行大量的文化输入,反而会使学习者产生反感情绪。在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举行的文化论坛上,陆俭明先生认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已经逐渐成为当今实现中国梦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强调汉语教学的核心任务是教语言,语言教学必然伴随着文化教学,但是绝不意味着要让文化教学成为教学的中心和主流,更不能用文化记忆来冲淡乃至替代汉语言文化教学。因此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的对外汉语教学,都不应该盲目的进行大量的文化输入,文化教学应该像陆俭明先生主张的那样:“应该是润物细无声,应该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这样的文化才能深入人心。”[9]
在对外汉语课堂中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输入,学习者不仅能够学习语言,还能习得隐藏在语言中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历史发展等等文化因素,实际上是一种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的做法。学习语言能够帮助学习者理解文化,学习文化又能帮助学习者掌握语言,这样更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强调学习一种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可理解的输入[10],如果在教语言时不对其中的文化因素加以解释说明,学生只是生硬的掌握,很难转化到自己的语言体系中,学习者的习得效率就不高。反之,在讲解语言知识的同时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输入,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汉语,转化为可理解的输入,提高学习效率。
近年来,文化软实力逐渐成为国家间的主要竞争力,各个国家都开始有意识的输出本国的文化,与此同时,各个国家的文化意识形态防患意识也在增强。在这种国际形势下,想要做好文化输出的工作,必须要采取一种合理的方式。在国外中小学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发生这样的案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会遭到一些家长的投诉,这些家长认为这种行为是在向孩子传教或是灌输中国的意识形态。虽然有时候是由于跨文化交际的误解导致,但很多时候还是出于教师自身的原因,有很多到国外教学的新手老师,总是会怀着传播中华文化的满腔热情进行教学,便会不自觉的把语言课上成了文化课,急于介绍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殊不知这种方式不但没有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更容易使他们产生反感情绪。因此我们在文化输出的过程中要考虑一种合理的输入方式,这种方式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使学生在无意中受到中华文化的感染,使学生主动产生学习中华文化的欲望,这样的中华文化传播才是深入人心的。
成功的进行课堂文化输入,方法非常重要。本文试图从对外汉语课堂几个教学环节来探究润物无声的文化输入方法。
课堂教学环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要素之一,它对于教学效果的作用是潜移默化而又影响深远的。罗扎诺夫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创建的第二语言教学暗示法就非常强调课堂教学环境的创设,他认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能够激发学习者身心两方面的潜力,使有意识的活动和无意识的活动相结合,能够提高第二语言学习效率,甚至把教学环境作为间接教材的一部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是一种跨文化的教学,更需要在教学环境的布置上做好功夫。从硬件环境方面来说,教师可以在教室中挂中国国画、中国结、中国书法等等,营造一种中国文化氛围。还可以把课文中出现的中国特有物品展示给同学观赏,比如课文中讲到兰花,教师可以带一盆兰花摆放在教室,并借此机会向同学们解说兰花在中国的深刻内涵。从软件环境来说,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播放一些中国歌曲,放松身心的同时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汉语课营造课堂气氛。在汉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展示甲骨文书法图片,解说汉字的由来及演变,让学习者在视听结合的环境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教师也可以塑造一种中国式的交际氛围,上课之前师生互相鞠躬问候,学生之间互相问候“你好”、“你最近好吗?”等等,使学生真正融入到中国的文化环境中。
例句的创设在对外汉语课堂中所占比重很大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例句的好坏决定了学习者能否理解这个语言点,教师在每讲一个语言点都需要创设与此相关的情景例句帮助学生理解。因此在例句中融入中国文化元素是一种可观的文化输出,学习者既练习了语言又接受了文化的熏陶。不管是在生词讲解还是语法操练环节,教师都可以注入相关文化元素:如在讲解动态助词“过”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例句:“你去过北京吗?”“你吃过北京烤鸭吗?”“你了解过孔子吗?”如果学生的回答是否定的,教师可以顺便做简要介绍。在讲解生词如“堵”时,教师可以扩展词语“堵车”,然后通过图片展示中国道路上的堵车情况来解释“堵车”这个生词的含义,同时也是向他们展示中国当今社会的生活状况。讲解生词“名胜古迹”时,教师可以做解释“古老又有名的地方”,并通过图片或小视频向学习者展示中国的名胜古迹。总而言之,教师在例句设置方面要尽可能多注入相应的中国文化元素。当然,这种注入只是点到而止,并不能在课堂上大讲中国文化,导致语言课上成了文化课。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活动包括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无论是课堂活动还是课外活动,都是促进学习者汉语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课堂教学活动是一种动态的交际活动,教师可以在活动中融入中国的行为文化。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吴伟克先生提出了“体演文化”[11]的教学方法,即将语言和文化相结合,既体验中国文化,又在表演中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这种方式很适合用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尝试让留学生扮演特定文化中的社会角色,使扮演者暂时置身于汉文化氛围,按照汉文化思维行事,以求体验该文化,增进对该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譬如将留学生置身于买东西、看病、问路、问候、约会、招待客人等话题的情境中,让他们各担角色,各司其职,使他们沉浸在真实的文化氛围中以特定角色者身份体会文化内涵,把握文化本质,提高文化鉴赏力。课堂活动还包括其他形式,比如教师可以播放中国电影让学生学习汉语口语交际,同时也能在不自觉中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教师还可以开展书法教学、剪纸教学、中国菜教学、中国运动会等实践活动,让留学生通过体验这些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行为,进一步感受中国文化氛围,形成用汉语思维的习惯,进而达到有效输出中国文化的目的。
作为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过程最后一个环节,布置课外作业非常重要。不仅课堂教学内容要通过作业来巩固,新的教学内容也需要通过课后作业来预习。因此,作业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这个环节没有教师的参与,完全依靠学生自身完成,而实际上学生自身独立思考、探究的过程才是最佳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够使学生自主的学习中国文化,将会收到十分显著的效果。因此教师在作业布置上也要用心设计。如果是口语练习的作业,教师可以布置学生看一部中国电影,然后在课堂上表演电影中的情节;还可以让学生去室外做一个对中国人的问题采访(比如对孝敬父母的看法),并在课堂中汇报调查结果。这样可以使学习者感受中国孝文化,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如果是阅读练习的作业,可以让学生收集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并汇报自己的阅读收获。如果是汉字联系的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这个汉字的组词,并说出每一个词的意思。总而言之,教师在作业设置上也要多花心思,是学习者在作业中也能不自觉地收到中国文化的输入。
在“汉语热”趋势愈演愈烈的今天,文化输出也成为了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肩头重任。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孙宜学教授在面对“汉语热”的新形势时感到欢欣的同时也充满忧虑,“在他看来,“汉语热”目前还只是热在皮肤层面,尚未暖到内心深处,要真正实现中国文化国际化,我们的差距还很大。[12]如何将这种短暂“热”变成恒温“热”,如何将文化输出变得更加持久有效,笔者认为润物无声式的文化输出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这不仅更加契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要求,使学习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中华文化,提高学习者学习的效率,还能使中华文化的传播更加深入人心。
注 释
[1]萨丕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721
[2]欧阳祯人.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透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3
[3]刘询.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122
[4]刘询.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131
[5]刘询.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131
[6]李晓琪.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
[7]刘询.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131
[8]孙宜学.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外文化交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7:19
[9]孙宜学.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外文化交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7:19
[10]克拉申.输入假说:理论与启示[M].
[11]吴伟克.体演文化教学法[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162
[12]孙宜学.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外文化交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