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磨头镇刘岱小学 陈美华
新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主张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写“诚实的自己的话”。作文理应是学生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真实的感悟的流露。新课程视野下,该采用哪些有效的策略让学生抒写真情实感的作文呢?
“心驰神往”就是激发学生作文的情感,因为作文是学生创造性极强的情感的自然流淌。学生只有充满对作文的强烈情感,才能引发自身内部对作文的强烈抒写意向,才能让学生进入其乐无穷、欲罢不能的写作佳境。学生在“心驰神往”的境地下才会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其乐无穷地进行写作,并勇于、敢于、善于写作。
欲让学生产生“心驰神往”的作文境界,必须让学生对写作有强烈的内在需求,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说:“需之切,能文意乃申。”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认为,“需要”是学生作文动力的源泉之所在。作文是学生自身的一种重要行为活动方式,作文是学生倾吐表达的需要。让学生产生倾吐表达的需要,就该让学生自主认识到写作的价值之所在,以引发学生对写作的强烈欲望。学生有了对作文的正确价值取向,才会产生内心的“需之切”,才会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善于表达,作文时的真情实感才会自然流淌。同时还需让学生对作文“乐其业”,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乐其业,为文非苦辛。”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有抒发真情实感的热情,这就需教师淡化学生的写作概念,降低学生的写作要求,消除学生过重的作文心理,让学生知道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心”。教师需为学生构建轻松愉悦的写作环境,以和蔼的态度与学生融合在一起,端正学生健康的作文心理,锻炼学生作文的意志,激发学生作文的情趣,树立学生作文的信心,让学生体验作文成功的快乐。
“博闻”就是“广开材源”,也就是让学生广泛获取作文的素材,让学生的见闻“广而博”,为学生的作文寻找“源头活水”,这就需扩大学生的视域,将学生引入生活中,因“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叶圣陶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打通生活与写作的通道,让学生在生活的“溪流”中自由地驰骋,还需将多姿多彩的生活引入课堂,让学生去吸取其中的“营养”。“博览”就是“广开眼路”。学生有了生活的素材不等于就能写出一篇好的习作,还需“红花绿叶”的陪衬,教师要组织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在阅读中积累,在阅读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学生的写作储备基础。当然,博闻博览后还有“记”,“记”强调的是学生将客观世界中与作文有关的素材储存在大脑中,并在必要时从头脑中再现出来。可以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每一件事物,注意观察自然景观,欣赏晨晓暮昏的绚丽景色,四时季节的奇妙变幻,云雾霜雪的千姿百态,家乡的喜人变化等。可以引导学生走进社区,了解社区人文资源、风土人情,体验社区日新月异的变化。可以引导学生遨游书海,从书中获取写作的“营养”,吸取智慧,受到文明的熏陶,探求科学的奥秘。可以引导学生多听广播,多看电视,多上网查看对自己有益的素材。
在大量丰富学生动眼、动口等信息吸纳后,要训练学生对吸纳的信息进行储存、加工与提取。对储存的材料进行提取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再现”,让学生对博闻博览过程加以感知,就是让学生多写观察笔记,如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等,使学生有写不完的素材。其二是“回忆”,让学生将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再现出来。学生感知的事物越有趣、越深刻,便越易于再现。因此,博闻博览的内容要真实自然,记的内容要既新颖而又充满乐趣。
“自言自语”就是用自己的语言说自己想说的话。每个人的语言都有自己的特质,只有善于表达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才能使学生作文显得绚丽多姿而又品味各异,也只有使用自己的语言,才能使学生形成自己有别于他人的语体风格、速度并形成自己的表达特色。
让学生作文“自言自语”的首要条件是教师应努力彰显作文命题的新颖性、趣味性、多样性。可以在生活中捕捉命题的机遇,如《课间》《球赛》《垃圾桶的自述》《妈妈,让我自己面对挫折》等,可以从时事中发现命题灵感,一年四季更迭,每一个特殊的日子都可以成为命题的素材。作文命题贵在贴切、简洁、明确、新颖、有趣,命题需多样化,可以用时间做标题,可以用地点做标题,可以用人物做标题,可以用动作做标题,可以用事物做标题,可以用节令或自然现象做标题,可以用比喻做标题……多样性的命题可以让学生自由地倾吐,自由地表达,抒写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思与所感。
让学生作文“自言自语”还需彰显学生作文的自主性,彰显作文练习的层次性。自主性表现在作文的命题可以让学生自主拟定,作文的素材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确定,作文的表达方式可以让学生有自由决定的权利,鼓励学生在作文中畅所欲言、自由倾吐,抒写真情实感的作文。
作文写得成功与否,是否具有真情实感,与学生筛选作文素材、筛选作文题材的技能与头脑加工有很大的关联,而这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学生自身的认识水平。客观事物是始终存在着的,但看见的不一定能产生相关联的认识,唯有对积累的素材有深刻的独到的认识,方可进入“入木三分”的佳境,抒写出的作文才会达意,才会富有真情实感。
欲使学生作文“入木三分”,就需培养学生识材选材、明意达意的作文能力。这就需要着力培养学生作文的“好眼力”,即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感知力,让学生自主探究有效的观察方法,掌握细致的感知事物的方式、方法、策略,并进行深度思考,学生只有边观察边思考,才不会“视而不见”,只有边听边思考,才不会“听而不闻”,也才能抒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来。“好眼力”的形成还需学生对作文素材具备精选的能力,提升学生作文的立意能力,因为作文立意的高低直接反映的是学生认识水平的高低。作文立意深、认识深,作文的真情实感才更浓厚、更浓烈。
总之,教师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作文教学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相关策略,让学生在“心驰神往”“博闻博览”“自言自语”“入木三分”中抒发出真情实感的作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