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视觉素养

2019-11-26 19:10:27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学校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32期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素养过程

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学校 应 婷

在20世纪60年代,相关的教育专家就提出了视觉素养的培养理念,视觉素养的本质就是借助图像对学生进行视觉上的冲击,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和思考。这样的方法不仅促进了学生对文字的学习,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灵感。在现阶段信息时代的发展过程中,通过视觉素养的培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为学生之后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培育的价值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创新,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在当前的教育行业,多媒体技术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丰富了教学资源,但是在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背景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但是也造成了思维模式的单一,对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产生了依赖,在遇见问题的时候不会独立进行思考,直接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查询,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思考,而视觉素养的培育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语文知识对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会有点枯燥,如果教师只重视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会忽视学生自身的创造性,而视觉素质的教育理念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长此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视觉素养的培养让学生逐渐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实现了教学模式的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学习过程,还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创新,为之后的成长发展提供了契机。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视觉素养的实践教学

1.课前视觉元素的运用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还不是特别成熟,并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会受到新鲜事物的影响,对周边的事物和未知也充满着好奇心,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现色彩非常鲜明的图片,一方面学生会感觉到非常新鲜,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将相对比较单一的教学元素转化为图像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带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比如说在学习古诗《春晓》的时候,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在课前的时候可以做好和春相关的图片,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带给学生良好的视觉效果,便于课程的教学。

2.视觉化教学技术的运用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过于乏味和枯燥,学生久而久之会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能养成主动学习和思考的习惯。因此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利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将知识的重点呈现在学生的视线内,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增强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比如说在《蚂蚁与蝈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制订相关的课件,除了向学生展示文章中出现的动物之外,还可以模拟两者之间的交谈过程,让学生在观看之后分享自己的感受,这样的话既营造了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又能够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因此可以看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质的培养能够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3.实际生活的结合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在新课程标准中,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提出了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营造视觉化的场景,提高学生的参与感。比如说在《齐天大圣战二郎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室布置成西游记中的场景,让学生在合适的场景中进行模拟,在学生模拟之后和其他的学生分享相关的感受,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并且让知识呈现在学生的视线内,更带给了学生视觉上的冲击。

总而言之,视觉素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之后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多媒体技术素养过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9:38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30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丝路艺术(2017年5期)2017-04-17 03:13:15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3: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