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朝辉
(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第二中学 广西 藤县 543300)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发现有的老师受欢迎,有的老师却让学生很反感,我也做了深入的调查,进一步发现受欢迎的老师课堂气氛都比较轻松活泼,学生在这样的课堂学习,快快乐乐的就完成了学习任务。我开时反思,一定要和学生和谐相处,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里学习,不让我的课堂成为学生受煎熬的所在。
初中语文学习,是综合学习,况且,语文也是一门集多种能力为一身的学科,要想让学生喜爱语文,要想让学生在语文课上不被折磨,就要创造机会让语文课堂成为展示学生展示多种能力的舞台。例如,为了让学生学好语文,我组织了多种小型比赛,比赛内容五花八门,大多是一节课结束,有小型硬笔书法比赛,有课本剧表演比赛,有诗歌朗诵小型比赛,还有课外延伸读书交流活动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得到了极大地激发,他们没有想到,原来语文竟然这莫有趣。尤其是在课本剧表演这个活动,学生们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他们所参照的课文是《我的叔叔于勒》。前期准备工作很繁忙,各小组忙着确定演员,演员忙着记台词,忙着设计动作语言,还有的忙着找服装,找道具。演出开始,讲台就是舞台,舞台就是小说里的码头和船。几位演员,站在讲台上,面向下面的同学,很深情,很迫切的表达着对那位未曾谋面的亲人的期盼。演员们很入戏,台下没有一位同学嬉笑打闹。情节继续延伸,终于,于勒出场了,蓬头垢面,腰背佝偻着,演得非常到位,台下同学都被惊到了,尤其是当知道这个落魄的水手就是他们日夜盼望的于勒叔叔的时候,父亲和母亲扮演者的脸上竟然真的浮现出厌弃和鄙夷的神色,而里面的我则走近于勒,仔细而深情的凝望,并给了小费,台下有的女生竟然落泪了。这样的演出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他们用掌声传达着对语文课的喜爱,我敢说,他们得到的是快乐,绝对不是折磨。
初中语文课应该是富有感情的,而语文老师更应该是传达友善和快乐的使者。我以前有一种错误的认识,那就是要让学生怕自己,否则学生上课就不好控制纪律。只有学生怕自己,才能给学生以震慑,所以,我曾经整堂课整堂课的绷着脸,不苟言笑,只要学生有一点小错误,马上疾言厉色的给予批评。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学生在课堂上吓得大气不敢出,生怕犯个小错就挨我的狠批。课堂纪律是控制住了,但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并没有什么起色,反而学生变得很不愿意上我的课,私下打听了一下,他们说,上语文课太吓人了,那哪是上课啊,简直是要命。我们都被吓得不敢动,不敢说。我一听真是有点生气,我有那么可怕吗?不过我也开始反思自己,吓住学生不是目的,让学生学好语文才是目的。我得改变一下策略,我要先让他们接受我而不是怕我逃避我。于是,我改变了策略,扔掉自己以前严厉的假面具,取而代之的是和蔼可亲和活泼可爱,多跟学生聊天,多了解学生,深入学生当中,和学生一起做游戏,在课堂活动中,我也积极参与,在这个过程中,我传达给学生的信息是友善快乐,他们就像一面镜子,马上也回报我以友善和欢乐。我改变评价方式,口袋里总是装一些糖,当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答对了,我就赶紧奖励他们一颗糖,如果错了,我也不再像以前一样那么疾言厉色的去批评,而是换了一种方式,要么唱个歌,要么给大家讲个笑话,再或者自己选择一种方式记住相应的知识点。这样我发现了根本性的改变,学生们开始喜欢我,同时更喜欢语文课了,课堂上,他们很注意听讲,也没有人故意捣乱调皮,原来不绷着脸,反而能收到如此良好的课堂效果,真是不可思议。
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了。这话一点不假,语文课上,有些调皮的男孩子总是丢三落四,或做小动作,严厉的老师就会声色俱厉的吓唬,一吓唬,就影响师生的情绪,课堂教学就会陷入僵局,因此,教师要学会巧妙的运用语言,诙谐幽默的指出学生的不足,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样学生在内心里才会尊重老师,感情上才会和老师更亲近,这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情感交流。例如,有一位男生在上课的时候没带笔,自己也不向别人借一只,就那么懒洋洋地趴在桌子上,我一问他,他还振振有词的说:“我没有笔!”我笑了笑,说:“学习如打仗,你的笔就好比是枪,没有枪,你可就惨喽!”他一听,连立刻就红了,赶忙歪头向旁边的同学小声的说:“哎,借我支枪!”其他同学听了,纷纷哈哈笑起来。这样的小事很多,教师如果注意和学生交流的方式,渐渐的,学生在课堂上会努力的学习,他知道你是欣赏他的,不挖苦他,不伤害他的自尊,这本身就是一种对他的格外尊重,有了这样的情感交流,学生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总之,语文课堂中的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互动。正确地认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努力探索语文教学互动的有效途径,是当前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所应实现的基本变革。新课标给我们语文教师一个广阔的教学空间,让我们对教材的处理可以尽情地发挥,但作为语文教师,深入探讨文本,拉近教材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内心深处,产生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互动中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