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邳州市官湖镇周家小学 刘 丽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使用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一味地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语文教师能够改变传统的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创设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模式,用心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自主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就要打造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课堂上,如果教师的教态过于严肃,评价性语言更为直白,课堂的教学氛围就会显得较为压抑。在这样的情境之下,学生的积极性是很难被调动的,学生不敢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相反,如果教师的语言生动有趣,特别是当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教师要能够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委婉地进行点评,这不仅缓和了学生的情绪,同时也有利于其他学生参与到教学的活动中。
因此,教师要能够尊重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当中学习。当学生感觉到身心愉悦时,他们的思维才能够真正被激发,才愿意大胆地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学生可以感受到教师的民主,才敢于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疑问,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才敢于回答。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让学生真正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且能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教师要想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首先就要拉近学生与语文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实情,结合教学的内容找准切入点。
比如,教师在教学《剪枝的学问》一课时,文中的小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了剪枝的学问,就是在冬季的时候,剪掉没有用的枝条,这样来年才能收获更多更大的桃子,即“减少是为了增加”,同时,也可以看出文中的小作者是一个善于观察、懂得思考的人。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观察到了哪些现象,也能说明“减少是为了增加”这个道理。这是一项生活化的作业任务,不仅让学生明白课文中的道理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能找到,同时也让学生养成了善于观察、懂得思考的良好习惯。学生在通过亲身探索与体验之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进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手段是多样化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学生因为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身边的一切事物都敢于去探索,教师要利用好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行引导。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利用图片、视频等影像资料,给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生动有趣的导入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度,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是用单一的板书形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因此教师可以将板书的内容利用图片、表格、卡片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这样的教学形式容易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
再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背诵时,如果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教师可以利用情景再现的形式,配上适当的音乐与图片创设出情境,同时可以以填空的形式出现需要背诵的段落,学生在身心放松的前提之下,更有利于对背诵的内容进行记忆。
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性,他们是天生的表演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文中的角色进行扮演,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学生在文本的过程中,拉近了与文本人物之间的距离,对人物有了深入的认识。同时,学生表演的过程也是他们思想升华的过程,还让他们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不同体裁创设出不同的情境,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语文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积累。学生要想提高语文成绩,需要在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而阅读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进行了大量的课内外阅读,才能在积累当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也是教师教学的重点,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大对学生阅读方法与技巧的训练,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技巧,才能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懂得灵活地进行应用,并在积累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素养。
除此之外,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为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个体差异性,教师要能够针对性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更需要不断完善自己,开拓眼界,挖掘潜能,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与教学水平,真正创造性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