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对象特殊性的汉语口语教学

2019-11-26 17:18
文学教育 2019年19期
关键词:交际性学习动机学习者

周 梅

随着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的日益深入,汉语作为中外沟通的工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汉语面临着更多的学习者,有更高的学习需求,也承担着更重的任务。留学生来自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和学习背景,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不尽相同,如何因材施教,对学生量体裁衣,让他们学有所得,值得汉语教师深入思考和不断探索。

一.汉语教学的目标

“人们学习语言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学会使用目的语。这可以叫做语言学习的基本目的。因此,不同门类、不同语种的语言教学也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1][P11]国际汉语教育是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旨在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外国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尽管具有多样性,但用汉语进行交际是其基本目的。

二.“太太班”学生概况

1.学生构成。作者任教班级学习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全班15位同学,全部由韩国太太组成,年龄在35-45岁之间,汉语基本零基础,因丈夫被派驻中国长期工作,她们也带着儿女来中国生活,由此被称为“太太班”。

2.学习目的。吕必松把第二语言的学习目的归结为五种:职业目的、职业工具目的、学术目的、受教育目的和其他目的。通过调查了解,该班级除了5%的人想通过学习汉语为将来求职服务以外,其他人都是以同中国人交流为最终学习目的的,即其他目的中的为了临时旅居,且更有质量地在目的国生活。[1]

3.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兰伯特和加德纳将学习动机分为融合型动机 (integrative motivation)和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前者主要指跟目的语社团直接进行交际,与目的语文化有更多的接触。后者主要是指把第二语言用作工具的实际目的,如查阅资料、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等。相比较而言,前者动机更为强烈,学习效果也更大。[2][p.218]显然,太太班的同学的学习动机是想要顺畅地融入目的语社团,因为她们首先面临的就是“生存问题”:买菜、问路、购物、去饭店点餐、旅游、拜访中国朋友,甚至用汉语和孩子的中国老师沟通,都需要具备最基本的汉语交际能力。她们迫切希望能直接跟中国人进行交流,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中国人的现状以及日常会话,因此融入型学习动机是她们努力学习的根本保证。

学习态度是构成动机的主要部分,可分为积极态度、一般态度和消极态度三种。持积极态度学习者多因为较强内部动机支撑,表现为自觉、主动地学习,并且对学习本身有浓厚的兴趣。持一般态度者,多因为外部因素影响而改变原有态度,仅要求把语言课程当作一般的任务完成,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热情和兴趣。持消极态度者,往往是因外界压力被迫学习,既无学习自觉要求,又无学习兴趣, 抵触情绪强,一有机会就选择放弃。[2][p.221]从这一点来说,这个班的同学有较强的内部动机支撑,且都在家庭中担当“母亲”的角色,在学习上很愿意为子女作出表率,学习态度积极进取,在出勤,课堂表现及完成作业方面均表现良好。

4.学习中的困难。综合以上三点,“太太班”的同学们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融入型的学习动机和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学习进步应该很快,且具有持续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但是在学习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有所下降,经询问,普遍反映学习内容太多,很辛苦,但是出门的时候还是不知道怎么说汉语,不能完成基本的生活会话,觉得自己学得不好,没有信心。这引起了作者的思考:既然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都处于积极的评测指数,学习目的也清晰明确,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三.问题分析及对策

学生们普遍反映学习很辛苦,学得很难,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寻找答案。

(一)教学定位

太太班教学最初的定位是综合能力训练,即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技能的运用,我们选用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基础汉语40课》(上),这是一本语法编排科学,内容丰富的综合性汉语教材。

经过教学实践,我们认识到,班上基本上是零起点的学生,因此要使她们在短期内具备上述的综合能力相对困难。麦基曾指出,过早地使用这种语言来做太多的事情是学习第二语言失败的原因之一。[3]我们之前在教学中过于强调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培养,而忽略了这个班的学生构成的特殊性:教学对象是已婚太太,她们的学习时间相对较少,面面俱到的学习对她们来说负担太重,正如上文所说,过早地使用汉语来做太多的事情会让她们穷于应付。她们的学习目标很明确,即作为家庭中的母亲角色,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用汉语与外界沟通,使家庭成员的生活保持在国内的品质和节奏。

因此,在太太班的教学中,汉语教师就必须更充分地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太太班的学生中除了极少数人是想通过学习汉语为将来求职服务以外,其他人都是以同中国人交流为最终学习目的的,所以教学的实用性和交际性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

李筱菊将与语言有直接关系的交际本领归结为三个方面:有所知(知识)、有所会(技巧)、有所能(能力)。书本知识,只是交际本领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已。海姆斯指出,一个学语言的人应该:(1)能辨别、组织合乎语法的句子;(2)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中使用适当的语言;(3)能判断语言形式的可接受性;(4)能知道语言形式出现的或然率:是常用的习语,还是罕见的个人用语。[4]可见,教“书”实为育“人”,即要教会学生本领。因此,对太太班的学生来说,当务之急就是教会她们与他人交际的本领,应当让所掌握的语言知识为语言技能的运用服务,充分重视她们学习内容的实用性,培养她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增强她们与他人交际的本领。

“就一个具体教学单位来说,教学的重点放在哪里,应当根据多数学生的具体学习目的来决定。”[1][p.12]由此可见,太太班的教学中,口语能力的培养是最重要的内容。我们将课程重新定位:在教学过程中有所侧重,不平均使用力气,充分重视教学的实用性和交际性,让学习者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开口说话,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要求和观点。

(二)教学过程

1.教学的交际性和实践性原则

(1)教材内容。教材的口语部分实践性和交际性做得很好,其中的短文尽量利用有实用价值和就地取材的情景编写而成,如结合日常生活、学习活动、参观游览等。具体包括:问路、拜访朋友、送客人、买东西、兑换外币、叫出租车、打电话、和朋友约会、点菜、寄信寄包裹、看望病人、去医院看病、祝贺生日、询问年龄、看球赛、买车票、祝酒辞、朋友话别等。

(2)教材及课堂操练方法的改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在带领学生学习之后,将比较多的时间留给她们进行操练。这些内容对学生的日常交际很有帮助,因此她们很有兴趣,再加上课堂为她们提供了练习的机会,学习后立刻用于实践,使学过的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规则通过这种即时的刺激变为语言信息输入大脑,不易遗忘,并通过展示目的语在交际中所使用的一些言语交际技巧来模仿、记忆如何运用交际策略,在头脑里建立起一套新的语言系统,并努力做到能随机应变,准确得体。

但由于教材编写时间较早,而且是针对在沪留学生编写的,某些方面的内容对太太们来说,尚有一定距离。我们后期对口语教学部分做了改进,将教材中有些过时的内容以及太太班的学生接触较少的部分抽取出来,换成更贴近她们生活的内容。如交流菜肴和点心的做法,谈论天气、衣着、好的饭店,去超市购物,买东西时讨价还价,都是她们急于学习和掌握的,补充一些真实、自然、地道、在生活中有使用价值的语言材料,并设计适当的情景让她们进行练习。这时,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对教材进行取舍,且知识面要广,思想要活跃,要有充分的创造力和更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考虑如何把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考虑如何切实达到教学目标及检验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在学习中的反应,这是教学行为的主要信息反馈,是调整教学计划、协调各教学环节的依据。

在教学中坚持在使用和交际中学习的方法。要学好语言,必须多实践,学习了就要能用,因此学习时的语言环境很重要。在模拟的交际环境中,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自然地参与教学活动,尝试使用刚接触到的有趣的话语。这个尝试一旦获得交际对象的认同,达到了交际的目的,在她们的心理上就能产生积极的反应,从而引发她们取得更好成绩的兴趣,激发她们的学习动机。这样便形成一个心理上的良性循环。同时,课堂模拟的内容接近生活现实,比较生动形象,使人记忆深刻,能切实锻炼她们的交际能力,尤其对学习复习时间都相对较少的她们来说,机械性操练与交际性操练相结合,并以此为主,在此基础上进行操练,寓学于用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3)课后操练方式的改进。寓学于用不限于课堂模拟情景中的使用和交际,真实的交际环境更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可贵条件,应当鼓励学生随时随地学以致用。常规教学中,课后作业往往是生词抄写,造句,替换,完成对话等,此类练习无疑是很有必要的,但考虑到班级学习者的特殊性,教师在适当减少常规作业的基础上,加入特色课后练习环节,比如上街购物,外出旅游,与邻居交谈等,让学生们走出去,完成真实的语言交际,回家后进行梳理总结,形成文字交给老师,第二天到学校就关键词、关键句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和修正。这是一项弹性作业,但也关系到第二天课堂操练环节,学生们完成得认真且投入。一个阶段实践下来,同学们觉得以这种方式学语言不但更加快捷有效,而且在使用时也更加准确得体。

“总之, 初级汉语口语教学应该让学习者能够将所学的东西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并联系他们学习汉语的目的,让学习者对汉语和中国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5][p.195]对特殊的太太班同学来说,实践性和交际性显得尤为重要,口语是教学的重点。

(4)成段表达的训练

1)成段表达训练的必要性。当教学进行到一定阶段以后,我们发现:学生用词造句或是简单地回答、会话时,说的话基本上都是对的,但把句与句组合起来时,在句与句的连接上错误就很多。因为太太班的学生都是成年人,虽然她们学习的起点比较低,但同样有表达自己思想的欲望和要求。传统汉语教学在中高级阶段才开始强调成段表达的训练,初级阶段涉及成段表达的内容和训练形式较少。“语言在交际中一般不可能以单个句子出现,而是由一个以上的句子或语段构成一个语言整体,具有句法上的组织性和交际上的独立性。因此,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学生会说单个的句子,而应该把通过学习单个的句子来使学生获得在实际交往中恰当、得体地进行交际的口头表达能力作为教学目的。这种训练在初级阶段就不能忽视。”[6][p.221]因此应当把成段表达引入初级口语教学中去,只有将成段表达引入教学中,才能真正体现教学的实践性和交际性。所以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会说单个的句子,而应该把通过学习单个的句子来使学生获得在实际交往中恰当、得体地进行交际的口头表达能力作为教学目标。此时我们班的学生已经进行了近二十周的语音、词汇、语法的学习,初步具备从事成段表达能力训练的可能性,又有进行成段表达的要求,所以我们对此作了初步的尝试。

2)教材内容的成段表达训练。首先我注意到我们的教材从20课以后增加了复述故事或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20课以后都是要求用一段话来回答问题,不同于前面的问一句答一句),我认为这类训练对增强学生思维和表达的连贯性有一定的帮助(复述课文时,虽然要求用自己的话来讲,起初学生总是会试图强记原文,即便如此,回忆不起原文时也会动脑筋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还是有用的)所以这类练习是必做的。几课练习做下来,学生的表达水平确实有了提高,至少可以脱离课本说出成段的句子,虽然句与句的衔接尚存在问题。

3)自由成段表达训练。仅能复述故事或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还是不够的,毕竟所说的都是书本提供的内容,要能够根据自身需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还需要进一步的训练。前一阶段进行了一定量的会话练习,因为这些会话练习是她们最感兴趣最熟悉的话题,所以如果将这些会话扩展成语段,将会话体操练转向叙述体操练,也应该会是她们掌握最快的。如会话中有这样的语言材料:“你有几个孩子?”“我有一个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是女孩。”“她今年几岁了?”“她今年三岁了。”“她在哪儿上学?”“她在新加坡国际学校上学。”“她喜欢上学吗?”等等,然后提出话题:“介绍一下你的女儿。”这种话题对她们来说肯定有话可说,一旦她们开口表达自己的思想,我们就有了成功的希望,而且对熟悉的话题,她们比较容易形成连贯性的句子,第一次说出这种连贯性的句子,会让她们有一种成就感,能鼓励她们克服畏难心理,增强学习动力。此刻学生的情绪也会比较高涨,语言习得理论认为,激发学生的快乐情绪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而且学生处于兴奋点并对所参与的活动真正感兴趣时习得语言的效果最佳。由于成就感、个人荣誉感等等心理对学习、认知的影响,往往使得学生能超水平发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至于句与句之间怎样连接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不能急于求成,要引导学生逐渐理解、掌握。这在我们的教材中已有所体现,一些常见的连词“一……就……”、“连……也……”、“既……又……”、“如果……就……”等,还有一些常见的副词“先、再、接着、然后、后来、最后、也”等,这些常用的连接词,课文中都出现了,在课堂操练中,可以先给学生搭好框架,再逐项填充,先看着提示词语表达,再进行自由表达,循序渐进。

四.结论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改革实践,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自信心增强了,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习者的特殊性及时调整教学内容,重新定位教学中心,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补充,抓住实践性和交际性,施行重点教学,寓学于用,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交际性学习动机学习者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初中英语教学突出交际性的策略探讨
重视英语课堂的对话教学,提高初中学生的交际能力
The Ways of Foster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