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平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杏山镇中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100)
在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强调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目标是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使初中生初步形成综合语言应用能力[1]。在目前的英语考核当中,对于阅读能力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对初中生阅读能力进行全面培养,使其能够正确认识英语这门课程。
趣味性是影响初中生去自我阅读的重要因素,一旦学生们在阅读中找到乐趣,可以自发形成阅读动机,激发阅读兴趣。
(1)一些耳熟能详的英文歌是较好的切入手段,可以培养初中生情志,使学生热情高涨,不由自主的进行跟唱。通过这一点,我们可以在英文歌曲中添加适当问题,展开学生激烈讨论,使其争相发言。
(2)通过某些小故事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引领下使学生进入文章阅读,完成教师设置的一个又一个任务。
(3)通过小游戏调动学生的参与心理,通过多媒体技术帮助,将精美画面、英文歌曲等展现在学生面前,提升课堂气氛,随即引出英语文章,使学生进行阅读,按成阅读任务。
2.1 找到贴近生活的英语文章,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现阶段教学讲究不拘泥于课本,教材只不过提供一个模板,为了使学生便于接受,我们可以在教材中加入一些贴近生活的英语短文,或是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2]。如:在父亲、母亲节到来时,可以给予一些关于父爱、母爱之类的英语短文,在英语阅读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其他能力。
2.2 寻找合适阅读书籍和系统阅读材料,有计划的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在我国教育分级当中,要求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并使分级目标达到第五级,具体到“读”的五级目标为“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累计达到150000词以上”。
所以进行英语阅读时,无论是为了进行语言学习,还是完成课标任务,教师都需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从全新角度开辟自身阅读新视角,全面挑选阅读书籍或是系统阅读材料,有计划的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拓宽初中生视野,强化初中生知识储备,在渊博的知识下,面对社会的需要和挑战[3]。
有不少学生对于阅读都有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自身方法缺陷,导致阅读能力提升并不明显,长此以往,一些初中生对阅读题产生畏惧,归结原因,还是由于在平时阅读时没有养成正确阅读习惯而造成的。
(1)在平时的英语课程中,要注意英语教学的渗透性,使英语深入学生内心。
(2)通过课外阅读,给予学生全面指导,以系统的方式教会学生课外阅读正确方法。
在平时课外读物的选择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根据学生所读课外读物内容,为其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如精读、默读、浏览、泛读、快速翻阅等阅读方法。在阅读过程中,要保持“精嚼慢咽”标准,细细品味英语文章的内容,从语言、内涵、意境等角度进行分析和品味,全方面解读英语文章内涵。当在阅读过程中出现部分难以理解的部分时,可以进行跳过,继续去通读下文,结合上下文去揣测文章内涵,或者当本身阅读达到一定数量时,便可以直接明白文章内涵。
无论是何种教学,都应当养成良好习惯,所以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时,要全面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一个自发性、个性化行为,而且还可以使英语学习事半功倍。
(1)教导初中生大声朗读英语文章,使其体会英语文章的美妙,引导初中生体验英语的语言美。
(2)要求初中生每天大声朗读英语,每次15min左右。
(3)保证每周至少背诵一篇英语文章。
(4)保证每周进行一次固定的英语阅读课。
(5)在阅读过程中完成读书笔记,同时可以制作读书卡片或者进行仿写。
综上所述,社会在不断进步,终身学习是每个人的需要,英语作为一门世界通用的语言,需要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而且要坚持不懈的保持,才能与世界进行沟通,学习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人才素质,是社会向前发展。中学生正处于生命的高速发展过程,此阶段初中生的求知欲较为强烈,如果此时初中生对英语阅读产生浓厚兴趣,在教师的帮助下,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并且再通过科学合理的阅读方法,一定可以提升初中生的英语阅读水平,进而提升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保证初中生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末端体会英语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