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江新区人和实验学校 蒋娅琳
古代《礼记》很早就提出“思辨”一词,意为“慎思、明辨”。这显示出我国先哲对思维认识的前瞻性。思维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它不同于知识,容易被遗忘;也不同于理解,存在被修正的可能。它体现出相对的稳定性,体现出学习者的思维方式与方法,对于提高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语文素养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呼唤“思辨”的回归,实现联动“思辨性”阅读。
阅读教学是一项思维活动,任何一项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兴趣。聚焦思辨,需要我们优化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尊重小学生认知特点与兴趣爱好,构建阅读情境,让抽象的阅读学习变得“可视”起来,从而借助小学生形象思维优势,调动小学生阅读积累与生活经验,引发学生思辨之趣,让学生以积极的姿态投入阅读学习中。思辨情境的构建方式多种多样,我们可以借助生活中的现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利用既有生活积淀展开思辨性阅读;我们也可以利用旧知识构建情境,在新旧知识交融中激活学生思辨性阅读之趣。
例如《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一文,我先抛出一个话题:同学们,回想一下自己每天是从哪条路到学校的。这一话题得到了学生们的积极回应,纷纷参与交流中。在学生热情高涨的情况下,我又抛出一个话题:同学们,从家到学校是不是只有一条路,还可以怎么走?你是在怎样的情况下选择不同的到校路径的。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赶时间,选择最短的一条路;和同学一起回家,选择离两人家距离最近的路;心情不好的时候,选择一条僻静的路……
接着学生的话题,我引出教学内容:是啊,生活中可供选择的路真多,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由于借助生活现象创设场景,又设疑而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思辨兴趣。
语文是生活的生动体现,生活中我们不断遭遇悬疑与惊奇,悬疑与惊奇也就自然地渗透在文本中,为我们创造了制造悬疑惊奇的机遇,去激活学生思辨的内在驱动力。悬疑与惊奇的产生往往是学生认知、生活经验与文本产生差异性,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或者是学生所不曾经历的。这就需要我们在解读学情的基础上,寻找制造悬疑惊奇的契机,并引领学生展开思辨性阅读。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在阅读之初,我从传统思维角度采用比较式问题呈现方式制造悬疑和惊奇:日常生活中,你们的父母带你们到广场往往是为了什么?文中的父亲仅仅是让我看通往广场的路吗?
由于借助学生的生活经历,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常规,再引领学生走向文本,体悟文中父亲的做法与用意。学生在既有经验的支配下,对文本父亲的做法产生悬疑与惊奇,进而探究父亲为什么这样做,在悬疑与惊奇解决的过程中,学生感悟到父亲的“良苦用心”,从而加深学生对“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含义的认识,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而且在不断的思考中辨别比较,有效促进学生思辨能力发展。
文似看山不喜平,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也是这个道理,没有涟漪的课堂是很难激发学生思辨的诉求。这就需要我们深入解读文本,根据文本的特点,或者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突发生成,巧设矛盾冲突,刺激学生的阅读思维,让学生的思维经受挫折、困顿,进而产生探究的诉求,调动思维,细加辨析,从而推动阅读课堂不断走向深入。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主要记叙了“我”在生活中的两件事,第一件是制作40件毛衣,第二件是举办大型时装展。似乎与文本题目不搭。于是我借助这一点,制造矛盾与冲突:文章的题目是《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文本内容应该重点围绕题目来写,但是文章所写的两件事与文章题目相关,是不是偏题?你是怎样理解的?
矛盾冲突的制造像在学生平静的心湖中投下一粒石子,驱动学生对“文题”进行思考,从而明白文章要表达的“到达目的地的途径的确不止一条”道理。
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过于注重聚焦“思辨”,深入挖掘阅读文本中有助于促进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生长点”,忽视思辨主体。再好的阅读文本设计,如果忽视了文本阅读的主体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基于学生“思辨”兴趣、思辨能力、思辨诉求等,尊重学情实际,围绕学生展开教学设计,组织阅读学习活动。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一课的教学设计,思辨情境的创设借助学生生活事件。贴近学生生活,尊重学生主体认知起点;悬疑惊奇的制造与矛盾冲突的设置,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充分思考,并进行充分的辨析,促使学生对文本信息进行整合,由浅入深,深入浅出,有效引领学生思辨能力的生长。
总之,聚焦思辨是阅读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自我诉求。我们要因循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尊重学生思辨兴趣与需求,突出学生在语文思辨性阅读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思维做体操,使语文阅读课成为学生思辨思维发展的大舞台,引领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