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佩琪
作为“人类价值选择”结果的经典名著[1],不同于短时间流行的[2]、“平面快餐化”[3]的书籍,它“凝聚着创造者的血汗,展现出创造者独有的精神世界”[4]。而名著阅读教学作为纽带,把作家、教师和学生紧密连结在一起。显然,他们都离不开一个“写”字。作为项目[5]部分,这里拟对其探讨。
在“新媒体时代”[6],似乎个个都能写,而且还写得快,尤其是网络写手,但真正能“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有效提升”[7]的,能在“培植精神、拓宽视野和塑造人格”[8]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的,又有多少呢?
相比之下,那些称得上经典名著的作品,普遍为作家花时间和精力雕琢打磨出来的。像歌德的《浮士德》耗时60年,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耗时37年,雨果的《悲惨世界》用了25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用了20年,曹雪芹的《红楼梦》用了10年,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修改了200遍[9]。正是由于经典名著倾注了作家大量甚至是毕生的心血,所以才有“深度”,才“经久耐用”[10],才跨越时空。也正因为这样,我们阅读它时就不应该是“浮光掠影”[11],而应该是“‘慢’吞‘细’嚼”[12],应该是“多探究”、“深探究”[13],唯此才能真正走进作品,才能真有所获。
通过作家创作之路的了解,我们对名著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也许,此时的名著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精神上的享受,也是性情上的陶冶,甚至在我们困顿失意时还能给我们带来勇气和力量。当人生不顺遂时,我们不妨想想《报任安书》中所述“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把自己打倒的从来都不是外在的险境和困难,而是你自身的精神。
经典名著是呕心沥血写出来的,学生读时不能不用心,也不能不写。学生只有写,才能更好地领略名著的“感性美与理性美”[14],才能让“审美感知、审美体验和审美理解”走向更高的境界[15],才能更好地“用伟人的经验和思想看世界、看时代、看自我”[16]。那么,让学生写什么呢?
首先,改变他们课余时间读名著“从不做笔记”或“极少做笔记”的习惯[17],让他们通过写“笔记”来“增进阅读效益”[18],包括“批注”——“眉批”、“旁批”、“尾批”等[19]。其次,让他们写“读后感”[20],或者写能将“零散不成系统的感知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书面报告”[21]。再次,让他们针对不同的意见写“辩词”[22],这一方面可澄清认识,另一方面可发现更多的精彩。最后,让他们针对名著教学写意见或建议。如“每周挤出一节课上名著阅读课行不行”[23]、“如何解决名著阅读困难”[24]等等。显然,学生的“最后”这一写很重要,一来它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名著教学的积极性,二来它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比如,有一个学生曾尖锐地指出:“要正视历史,《三国演义》是小说,不是历史,不要误导我们”,教师知道后,自然就会在文学与历史的“真实性”问题上[25]多加留意了。
学生读名著时不能不写,作为必须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的教师[26],那就更需要写了。
首先,是写读书笔记。这一点与学生无异,只不过是教师应该“名著阅读先行”[27]因而也是“读书笔记先行”罢了。
其次,是写教案。由于作为整本书的名著篇幅大、内容深,所以教学方法不能是老一套[28],教案的写法自然与“单篇短章”教案[29]的写法有很大的不同,也有更大的难度。不过,如果有扎实的读书笔记作为基础,那难度就会小一些。
再次,是写反思总结。如果每一部名著教学后,都能及时地反思总结,并把平时零星的感受和思考整理成条分缕析的文章,那么,往后的教学就会有更好的效果。像教完《蒙田随笔》的韩金容[30]、教完《富兰克林自传》的李仪[31]、教完《哈姆雷特》的肖杨杨[32]等老师的所为,就是典型的例证。
最后,是写论文。这“最后”一写,在“各科目考试成绩=各科目学习成绩”=“孩子未来”[33]的今日,最让“每天忙于研读教材、备课、改卷,各种教学任务以及各种培训、填表乃至评职称”的教师[34]头疼,但这又的确很重要。因为一来它使教师的头脑更清晰、更系统,避免或减少往后的教学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二来如果所写论文能公开发表的话,还能让广大的教师有所借鉴和启发。像姚佩琅的《名著阅读教学“四步工作法》[35]、王银鸿的《“学习动机”视阈中的名著阅读教学》[36]、韩金容的《高中和高校名著阅读教学之异同》[37]、陈雪君的《构建课外阅读“研讨课”的基本模式》[38]、柯丽文的《在名著阅读教学中促进直觉思维的发展与提升》[39]等,都具有这样的价值。
总之,透过写,师生可以知晓经典名著跟那些“既无风格又很粗糙,平庸而又过分简单化地描写现实生活的书”[40]是多么不同。而通过不断地写,学生会逐渐爱上名著,或者减少对“枯燥难懂”的经典名著[41]的“畏避情绪”[42],并且能最大限度地从中汲取营养,使自身的素养持续地发展与提升,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则会是变得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