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理论视角下态度资源的比较研究

2019-11-26 14:01王辉高松
文学教育 2019年22期
关键词:英译本译文译者

王辉 高松

一.引言

散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具有独特的魅力。目前,学术界多从美学、文化迁移、翻译风格、译者主体性等角度对散文进行相关的分析与研究,而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具有评价意义的评价理论对中国散文英译的探究尚为鲜见。本文基于评价理论,对所选语料的态度资源进行识别、分析和归类。根据统计结果,对原文和译文中的态度资源进行详细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对比原文与三个译文之异同,重点分析三个英译版本在态度资源分布方面的差异性,寻求在评价理论下,更贴近原文的译本。

二.评价理论及其在散文翻译方面的应用

评价理论是Martin对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人际元功能在词汇层面的发展。评价系统可分为态度、介入和级差三个子系统。根据Martin 的解释和分类,态度系统是评价理论系统中的核心部分,由情感系统、判断系统和鉴赏系统构成。态度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可以明确表达,也可以隐含表达。

近年来,随着评价理论的日趋完善,其评价意义被用于分析翻译理论及实践,如文学小说翻译、诗歌翻译、莎士比亚的著名戏剧翻译、景区简介英译翻译等研究以及英汉社论语篇态度资源的对比分析等等,但多应用于对新闻、广告、小说、书评、信件、演讲、商标、司法等文本的语言分析,而运用于文本翻译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对于散文态度资源的英译研究较少,目前只有陶渊明的散文英译及张培基散文选三的研究。本文以评价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故都的秋》及其三个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发掘评价理论对中国现代散文语篇翻译的价值,以期帮助更多读者更好地分析散文英译本,并对此类文本的翻译提供一些参考。

三.《故都的秋》原文及三个英译本态度资源的对比分析

本文以《故都的秋》及张培基、王椒升和张梦井的三个英译本为语料,对原文的态度资源进行识别、归类并分析,总结三个译文中态度资源的实现情况,以发现原文本与目标语文本之间是否可以实现等效翻译。

1.情感系统的分析

根据统计可得,作者主要想表达的是倾向和欲望,这些都是正面的情绪,略带不满意,多以隐含的表现方式呈现作者的内心情感。本文对三个英译本中的情感资源进行比较后发现:三个译本均表达了原文中的情感资源,体现作者对故都的眷恋之情,其中对于“我的不远千里”这一表达,张培基和张梦井都选择用正面的表达“to make light of”表示“对…不在乎”,表达即使不远万里,能再目睹故都的秋也是值得的,作者不在乎旅途的艰辛,而王椒升却选择用了负面的表达“went to the trouble of”表现自已旅途的辛苦与无奈。

2.判断系统的分析

判断系统属伦理范畴,是对人的性格和行为的判断、评判,该系统可分为社会尊重即评价对象的行为规范、做事才干、能力、顽强等方面和社会约束即评价对象是否真实可靠、行为是否正当等伦理观念方面。全文共出现了29处判断资源,所占态度资源总数的比例为26.4%。

文章中判断资源的构成多来自行为规范,较少来自才能和其他范畴,而且正、负面评价资源大体相当,多用来形容作者本人、诗人以及普通人的行为和才能,比如“歌颂”、“来的正好”、“浑浑沌沌地”、“颓废”等。对比三个英译本可以发现,王椒升译文中的判断资源最多,基本全部译出来了,其次是张梦井,只有2处没有译出,张培基的译文判断资源有6处没有译出;三个译文均没有译出的是“赶”,该字体现出了作者旅途的紧张与辛苦,衬托出作者思乡心切,而译文却没有译出原文的判断资源。但从译文质量来看,张培基的译文用词更加精炼、讲究、更符合散文的风格与韵味,例如“浑浑沌沌地”一词,张培基译为“muddling”表示一种混乱、糊涂的状态,而另两位译者均用了“listlessly”一词,其意思为“无精打采的、倦怠的”,相比之下,张培基的译文更贴近原文。另有“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的译法,王椒升和张梦井的译法都只译出了原文的字面意思,分别用了对应的动词“impossible to have one’s fill of seeing,tasting or enjoying”、“can not make him taste and enjoy autumn to the fullest”;张培基把这句话合译成了“without ever relishing to my heart’s content”一句,更能体现原文的韵味,读来更有散文的诗意美。

3.鉴赏系统的分析

鉴赏系统属审美范畴,可以用来评价我们制造或变现出的事物,或者自然现象,鉴赏可以分为反应(事物是否引起评价者注意,对此有反应)、组成(事物本身具有的,是否平衡或具有复杂性)和价值(事物是否创新、真实等)。全文共出现了76处鉴赏资源,所占态度资源总数的比例为69.1%。

《故都的秋》中的76处鉴赏资源中大多都在反映的范畴之内,只有少数属于构成和价值范畴,文中的鉴赏资源多用于描写故乡的秋景。作者通过对比南北之秋的差异,借南方的秋天衬托北方的秋味,突出对北平秋天的怀念。根据统计,作者运用了大量的鉴赏词汇来描写南北之秋,其中正面词汇大多用来描写北平之秋,例如:“最好也没有的”、“最出色而最有味”;而作者用相对较多的负面词汇用于描写南方之秋,例如:“慢”、“润”、“淡”、“色彩不浓、回味不永”,且绝大多数是明确表达。

对比三个英译本可以发现三位译者基本上把文章中的鉴赏资源翻译了出来,其中三位译者各有几处没有译出。王椒升的译文中有5出鉴赏资源没有表现出来,例如:“残声”、“嘶叫”、“幽远”,前两个词均省略了“残”、“嘶”,只译出了“声”、“叫”;张梦井的译文中有9处鉴赏资源没有译出,例如:“严厉”、“尖细且长的”、“疏疏落落的”、“最好也没有的”、“残声”、“嘶叫”等。两位译者省略的都是作者想要体现的北方之秋的独特之处,省略这些鉴赏资源不能准确传达出作者的评价资源,与原文表现的不符,降低了评价维度。张培基的译文中只有两处没有译出,即“清”、“最好也没有的”,整体来看,鉴赏资源最多的是张培基的译文。

此外,文中对秋雨、槐树以及南方之秋的描写还体现了韵律感和音乐美,例如:“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一句中,结构相同,形式整齐,动词后面均有结构助词,此外“慢”(man)、“润”(run)、“淡”(dan)声调相同,前后两字又叶韵,读起来声韵和谐,有一定的韵律美。文章中还有很多此类表达,均展现了散文的诗意美。但这也大大增加了翻译的难度,在三个英译本中这种韵律和节奏感很少体现出来,这也是译文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想要实现原文价值的等效评价难度依旧不小,这也是散文翻译目前面临的难题。

张培基先生在翻译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译者的主体性,巧妙得避开了英汉语言与文化方面的障碍,例如:“更像样”意即“更有节制”,故译为more temperate;“微叹”是为“感怀时光的消逝”,故以释义法译为with a slight touch of reget at the passing of time;“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译 为seem to be living off every household like crickets or mice,其 中to live off(=to live on)中成语,作“靠…生活”解,用以表达“养在…的家虫”。张培基先生在译文中运用了大量符合译入语读者习惯的成语,运用了意译、转译、改译或释译等翻译方法,体现原文的中心思想以及译者在散文翻译建构中的主体性介入,从而使译文更准确地道,也更贴近原文。

四.结论

本论文将评价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探究了《故都的秋》三个英译本中态度资源的实现情况并发现:三个英译本的态度资源中,情感资源的实现程度较好,此外,张培基译本的鉴赏资源最贴近原文,王椒升译本的判断资源相较其他两个版本更完整;从整个态度系统的实现情况来看,王椒升译本实现的态度资源总数最多。但从态度资源实现的效果来看,由于张培基将原文做了改动,并未将“北方人念阵字,总老象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这句话保留,其译本中总体未实现的态度资源有5处,体现的态度资源更贴切。

评价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系统框架,使译者能够在不同角度对原文进行分析,同时还提供了一种有效工具,来更加客观地评估翻译的质量。通过研究译者对态度资源的处理,为态度资源的翻译提供了一些经验和借鉴之处。本研究不仅拓展了评价理论在中国散文翻译领域的应用,还探究了译者在处理译文态度资源时所采用的翻译方法,以期为散文翻译提供参考,望有助于中国文学真正地“走出去”。

猜你喜欢
英译本译文译者
传奇小说中的文化负载词英译目的论——基于《虬髯客传》五个英译本的分析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历时近十年完成出版
瑞典文《红楼梦》译介源流考*——兼驳霍闵英译本转译论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规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