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嵩 江苏省淮安市合肥路小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体育课程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作用日益凸显,加强核心素养培养理念渗透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点,直接关乎学生身体素质以及良好意志品质能否顺利形成。考虑到当前小学生多出生于生活比较富裕的独生子女家庭,平时受到了父母以及周边人的百般呵护,平时没有经历过磨难,所以许多学生的性格比较懦弱,遇到困难就猥琐,毅力等意志品质不足,此时加强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小学生的抗挫力值得深入探讨。
小学生本身具有很强的模仿力,尤其是对那些自己比较尊敬或崇拜的对象有很强的模仿欲望和表演欲,如一些小学生对自己的老师比较崇拜,也有一些学生会伴有追星行为,如有的崇拜体育运动员,有的崇拜电影明星等等,所以在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过程中可以抓住学生的这种追星心理或崇拜心理,利用榜样的力量来培养学生的抗挫力。基此,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以身作则,在充分发挥自身榜样力量的基础上,结合小学生比较青睐的一些体育明星,将他们刻苦训练的一些画面记录下来,播放给学生,使他们可以在观看这些艰苦训练的训练视频后形成良好的抗挫力。
例如,在开展篮球教学之前,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关于篮球比赛活动的一些精彩比赛,期间需要有效地利用学生的追星心理来为学生提供关于一些球星的训练视频,比如勒布朗·詹姆斯、斯蒂芬·库里这些NBA球星在健身房中的刻苦训练视频,将它们展示给学生后可以丰富篮球教学内容的同时,使学生在这些自己崇拜球星的激励下可以产生强烈的拼搏欲望,在自己训练中遇到困难之后可以迎难而上。同理,在开展足球教学或排球教学的过程中,同样可以有效地利用这种教学方式,通过树立典型的德育榜样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此外,在平时体育教师开展授课中,也需要做到以身作则,如平时在为学生示范某种体育运动技术动作及要领的时候要保持耐心,不辞辛苦,反复为学生示范和讲解相关的体育动作技术及要领,力求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抗挫力。
抗挫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于小学体育教学的始终,其关乎学生心理素质等良好体育品质与关键体育能力的发展,但是抗挫力培养不同于一般的体育技能教学或体育知识教学,而是应该贯穿于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某个关键的教学环节。或者说,小学体育教学中抗挫力培养的时机稍纵即逝,如果不加注意,那么就非常容易影响抗挫力培养的效果。基此,为了可以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抗挫力,可以抓住小学体育教育的时机,适时、适宜地渗透抗挫力培养理念,期间还可以有效地结合赏识教育思想等一些激励教育理念,力求最大程度促进学生抗挫力形成。
例如,在开展长跑训练期间,由于这项体育运动对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较高要求,其中许多学生可能会因为训练过程过于枯燥或比较累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同时也可能会使学生在运动中出现受伤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指导学生参与长跑运动或训练期间如果发现其中某个学生出现不喜欢跑或无法跑完全程等问题,那么可以耐心地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加油打气,力求可以逐步增强他们训练和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可以顺利地完成小学体育训练任务。又如,在发现学生跌倒后,如果学生主动站起来,那么教师可以抓住这一教育时机及时加以鼓励和表扬,以此同样有助于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为了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抗挫力,还要注意结合小学体育教学需求以及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积极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力求有效提高学生抗挫力。但是在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教育实践活动期间,必须要注意考虑小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育关键能力培养要求,灵活地运用一些体育游戏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教学活动来激励学生,促使他们通过参与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来养成良好的抗挫力。
例如,在平时的校园教学中,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学校运动活动或者体育竞赛活动,如基于拔河比赛、踢毽子大赛等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体育游戏活动,借助对抗性比赛活动以及适当奖励激励,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比赛活动的兴趣,并在激烈竞争中促进他们抗挫力与意志品质的形成,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而针对那些比赛失利的学生,教师也要注意及时进行安慰,切不可存在讽刺等行为,确保可以逐步增强学生参与体育比赛活动的自信心,有效促进他们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不断提升他们的抗挫能力。
总之,抗挫力是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题中之义。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力期间,可以采取巧用榜样力量感染学生的基础上,抓住教育时机,适时渗透挫折力培养理念,同时还要配合丰富教育实践的开展来有效培养学生抗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