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朝学 贵州省大方县实验高级中学
在高中阶段的学校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学是比较重要的构成部分,不过受到的重视却远不及文化课程,但是这并不代表体育教学不重要,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也占据较为主要的地位,而且也是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切实有效地提升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才能够保证学生体育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为了将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纳入体育教学当中,本文将立足实际进行讨论。
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指的主要是学生通过有意识的行为来完成健身和锻炼,并对体育运动有一个基本的认知,进而形成社会适应能力,这三点也是核心素养主要的构成内容。除此之外,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也是对技能、情感、知识、价值观等核心内容的整合,强调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整体来说,健身能力主要是指学生们顺利完成指定的锻炼项目,同时也指持续性地参与体育活动;运动认知能力则是更好地参与体育锻炼,必须要去改变的知识结构,以此来提升并改变体育锻炼的正确认知;社会适应力指的是身处变化多端的社会环境当中,借助对自身思维、生理、人际等方面的调整和改善,继续参与体育锻炼,并且保证持续性的能力。
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同时也是课堂评价、知识结构、课程体系的确立依据和导向,其载体以及基础分别是体育基础知识以及体育技能两个方面。
其一,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确保其能够带着健康的身体投入到文化课程的学习当中。锻炼并提升学生们核心素养,主要是为了能够让他们更加自觉地投入到体育知识以及体育技能的学习中,积极有效地完成健身锻炼目标。
其二,加强全民体育锻炼的健康观念。青少年体育意识提升,将会带动更多人投入到体育锻炼中,逐渐形成更加深入的体育锻炼意识,进而通过“点带面”的形式,提升全民体育锻炼意识以及锻炼水平。
其三,健康人才的需求非常广阔。现代社会背景下,工作节奏越来越快,仅仅具备充足的知识和成熟的技能,但是没有健康身体,自然很难承担更多工作,而且社会适应能力也会相对较低,无法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
随着不断推进的高中体育新课标,高中阶段的体育课程教学也面对更加深入的要求,将核心素养作为基础内容的教学理念渐渐也成为体育课程的指导方向,所以,教学中体育老师也需要在知识技能教学基础上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力度,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内容对于课程教学来说是基础性的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必须要接受的内容。在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理念中也强调,老师需要完成对学生的体育教学基础上强调构建趣味性课堂,令学生对体育知识充满兴趣的同时也了解到体育教学的乐趣,继而在日后的学习当中愿意主动投入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比方说,在“50米短跑”课程教学中,老师可以先选择具有竞技性的游戏来融入教学内容,构建趣味性课堂。在教学中,依照学生短跑基础的水平高低,先将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保证每个小组中的成员身体素质以及体育基础基本接近;随后,开始进行短跑比赛,决定每个小组的第一名,之后将这几名第一名的同学再组成一个小组,决定出当天的“冠军”。显然这种竞技性较强的小比赛能够让学生们在强烈的求胜欲基础上积极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同时,因为小组之间的比赛,也加强了学生对于“合作”以及“竞争”两种关系的正确认知,都指向了高中体育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由此可见,借助趣味游戏的教学方法,能够对课堂教学内容起到一定的优化作用,构建起活泼的课堂环境,令学生充分感知课堂乐趣,增强他们的核心素养能力。
对体能锻炼形式予以丰富,提升学生体质水平,不但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中针对体育教学的要求,而且也是教学的重要意义。所以,在针对高中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教学活动中必须要依照学生的生理成长需求,设计出有个性化、多样化的训练方式,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够增强自身体质。
比方说,老师可以将“课课练”这一活动形式重新拿到课堂中予以使用,提升学生体质水平,“课课练”这种形式是早期应用在体育教学中的活动形式,它随着减负理念被淘汰,但是,最近这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这种模式经过改良重新进入了体育课堂教学中。常见的“课课练”形式包括跳绳热身(加强协调性,稳定肌肉群,提升免疫力)、田径拓展(促进心脏和肺脏的发育,提升耐力,逐渐实现锻炼身体机能的作用)等。由此可见,在核心素养培育环境中,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各种各样的体能练习形式,全面落实核心素养观念。
在体育核心素养的教学观念中,重点要求老师融“立德树人”到体育课程教学中,令学生们能够在体育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基础上,全面提升道德品质。比方说,排球课教学的过程中,排球击打主要需要依靠手臂的力量,不过有一部分体力比较弱的学生手劲不能达到合适的高度,很难对排球运动方向以及发球力度予以控制,很容易导致这部分学生丧失学习排球的兴趣,如果不加以适当的引导,将会很快放弃排球锻炼。此时,老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中国女排的视频,指导学生从女排的事迹中感受精神,学习她们不畏艰难敢于拼搏的品质,逐渐重铸信心。之后,学生们即便依然不是很容易完成排球锻炼,不过却没有再次失去自信心,始终坚持锻炼。可以看出,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体育教学融入了“立德树人”观念,在帮助学生锻炼体育技能的基础之上,也实现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持之以恒的精神是体育精神当中代表性的精神之一,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理念要求体育老师锻炼学生的基本体育技能基础上,还锻炼其个人意志,帮助他们形成坚毅精神。
比方说,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800米跑是锻炼心肺功能和耐力的项目之一。但是在实际运用当中很多学生却很难坚持跑下来,除了先天生理条件较弱的同学,很多学生仅仅是因为刚刚跑到400米的时候老师的限时就已经过去了一大半,觉得自己跑完了也拿不到成绩索性放弃。对于这种情况,老师可以鼓励他们跑完,并且表示只要跑完就可以获得成绩,在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下,大部分学生都坚持将800米跑完了。而且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也形成了坚毅的精神,有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体育课堂当中,老师是课堂组织人以及灵魂所在,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则是引导者和帮助者,在整个课堂教学进程中起到很重要的积极作用。从整体上来看,体育老师素养主要需要涵盖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文化修养、道德水平、心理素质等多方面,这就需要老师必须要定期参与一些专业性的培训和学习,不断丰富提升自己。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保持自身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锻炼承受力;另外,还需要补充文化知识,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专业能力、拓宽知识面。
综上所述,在高中阶段体育教学进行的过程中,作为体育老师,需要对教学内容予以适当的优化,提升趣味性,丰富体能训练形式,贯彻落实以德育人的观念,让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逐步形成核心素养,并全面发展,满足新课标当中的相关标准对于高中体育学习的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