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超 天津体育学院
体能是田径运动成绩好坏的决定性因素。通常情况下,田径运动员体能良好,其将在田径运动中取得良好的比赛成绩或者训练效果。因此,加强田径体能训练至关重要。而田径体能训练中要想取得良好效果,需严格按照一定的实施方法进行,并重视科学、合理的训练提升策略的应用。
田径体能训练实施方法总结起来,主要涉及4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如下:一是灵敏度训练。田径运动员灵敏度训练目的在于有效提升其综合能力,如反应能力、肢体协调能力。灵敏度训练的前提是保障环境突然变化,让运动员时刻处于这种变换当中,逐步提升身体灵敏度。这样一来,运动员即可在运动中及时调整身体状态,快速适应外界环境,进而有助于运动员整体水平的正常发挥。二是耐力训练。耐力作为田径运动员体能重要组成部分,指人可在最大限度时间内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田径运动中,运动员唯有良好的耐力,才能在运动中取得良好成绩。而通过有效的耐力训练,可有效增强运动员心肺功能,并有助于磨炼运动员意志力。三是力量训练。田径体能训练中,力量训练作为核心内容之一,不同的田径运动项目,其专项力量训练内容不尽相同,致使力量训练方向也不尽相同。如竞赛运动员力量训练,主要以身体推进力量训练为主;游泳运动员力量训练,则是下肢体力量训练为主。可见,力量训练中,需结合田径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进而进行针对性的力量训练,才能让田径运动员实现针对性体能强化目的。四是速度训练。田径运动项目中,大量项目对运动员速度有一定的要求。鉴于不同田径运动项目速度训练内容差异性不大。故而,速度训练中,主要以提升运动员身体协调能力和动作标准程度为依据。另外,部分田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反应速度要求较高,则需要在速度训练中,重点考虑运动员反应速度训练。
田径体能训练分为专项训练和基础训练。对于田径运动员而言,基础训练和专项训练成效,均对田径运动成绩有着决定性影响。体能基础训练项目类型多样,但是其最终训练目的一致,即以优化运动员身体形态,增强机体性能,全面提升运动员身体素质为主。而体能专项训练则是以田径运动项目具体特征为依据,对运动员展开针对性强且行之有效的专项训练,促使其相关肌肉群力量得到极大的提升,为取得良好的田径运动成绩提供保障[1]。基于上述分析可知,田径体能训练需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先是体能基础训练,待运动员身体素质达到一定层次的基础上,开展体能专项训练。因此,田径体能训练时,相关教练有必要优化体能专项和基础训练,有机实现两者的结合,最终保障田径运动员体能全面强化。
对于运动员而言,田径运动成绩决定性因素为运动员个人竞技能力。而基于科学分析角度而言,运动员竞技能力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如田径运动专项技术、心理、运动素质等。因此,田径运动员要想在运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则需要在运动中表现出较强的综合竞技能力。这样一来,田径运动员则需要在训练中,重视各项因素的有机融合,意味着田径运动员体能训练中,需重视心理训练,不断提升运动员外界变化抵抗能力,促使其能在运动中面对突变问题,可以快速适应环境,进而保障运动员真实竞技水平稳定发展[2]。运动员心理训练主要包括自信心、自我调节能力、注意力等。唯有如此,才能让田径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出正常水平,最终取得良好成绩。
众所周知,人们之所以进行某项活动,是因为人对该项活动产生了兴趣。若长时间进行该项活动,兴趣将会逐渐丧失,并产生较为严重的抵触心理,在此情况下,让个体进行坚持此项运动具有一定的难度。田径体能训练亦是如此,训练方法单一,运动员在训练中长期坚持,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最终影响田径体能训练效果。因此,教练员则需要在体能训练中重视运动员意志的锤炼,促使其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才能在某项体能训练中,持之以恒坚持下去,最终取得良好的体能训练效果。
总而言之,体能训练对于田径运动员而言意义重大。田径体能训练中,训练人员需重视基础训练和专项训练的结合,立足于田径运动员具体情况,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有效提升体能训练效果,为全面提升田径运动员运动素质和专项技能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