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小说审美教学的内涵及因素分析

2019-11-26 11:10
名师在线 2019年29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活动小说

杨 帆

(甘肃省民勤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甘肃民勤 733300)

引 言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中学语文课程教学对美育的要求越来越强烈。高中语文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当下,中学语文课程教学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要求每位语文教师务必发挥课程的美育功能,培养人格健全的时代新人。

小说一直是一种广受中学生欢迎的文学形式,尤其是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古今中外名篇,更是以其鲜明的形象、曲折的情节、精彩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中学生的眼球,震撼着中学生的心灵,为中学生带来一次次的精神洗礼。近十几年来,小说创作基本回归艺术的本体,取得了巨大的艺术佳绩,展示出丰富开放的艺术欣赏空间。语文教师应依据小说的艺术本源,引领学生把握小说艺术的审美特征,使学生学会用审美的眼光透视经典,挖掘小说独特的审美因素,让学生在对美的认识中净化心灵、完善人格。

一、小说教学中审美的内涵及特点

在中学语文小说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在遵循小说艺术特点和学生的一般审美心理原则下,积极挖掘小说内在的审美因素,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展开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文本三者之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形成审美意识和能力,从而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做一名有高尚审美情趣和必要审美能力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和谐的境界

和谐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成功的语文教学活动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要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要使教学的多种美的因素完美而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一种既丰富又单纯、既活泼又有序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就是语文教学活动的和谐美。”教学的和谐性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独一无二的权威性和学生学习的被动性,在审美教学理念下,教师和学生平等相处,课堂气氛自由愉快,整个教学活动是一场感性与理性交织的精神盛宴。

(二)体验和对话是基本形式

小说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产生的过程是作者生命体验的过程,文本本身就是体验的产物。语文小说教学活动要唤起学生的审美自觉意识,让不同经验的学生进行独特、个体的体验、顿悟、理解、生成。基于小说艺术体验及体验传递的本质属性,小说审美教学活动成为作者、教师、学生三方对等交流的过程。在这种审美活动中,教师在完成与文本的对话后,以另一种体验形式进入学生的感知过程。因此,小说审美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求在一种民主、平等的宽松环境中进行,教师要引导学生先行探索,以自己的独特体验自由感知文本,形成自己的个性化认知。只有如此,方能让学生开放思想、自由愉快地交流。

(三)创造生成性的目的

不同学生在相同的文本、环境中展开对话交流时,因个体认知经验的差异会表现出各自的独创性,而教师开展小说审美教学的目的直接指向学生人文精神及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小说审美教学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解读的四维空间,让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中自由吸收相关信息,从而获得独特的体验结果。在文本、教师、学生的对话过程中,学生的能力、素养不断地相互作用,潜能不断被激发、生成,甚至创造。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小说审美因素的分析

(一)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典型人物形象塑造是小说艺术的核心,语文教师开展小说审美教学活动需要充分挖掘人物的内在美学价值,进而评析人物、理解思想主题。

1.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人格理想

古今中外的经典小说之所以流传千古,是因为每部小说中都有代表作者时代的、有共同的人格理想的人物形象。教师在小说审美教学中要尽量挖掘人物身上蕴含的人格理想,引领学生精准分析人物形象,进而充分了解人物身上寄寓的思想意蕴。例如,《唐代传奇》中人物性格中的洒脱与坦荡反映了唐代开放、兼容的时代特征。

2.异彩纷呈的人物性格

中学教材限于篇幅要求,其中选用的小说主要有短篇小说和长篇节选,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拓展阅读面,探究人物性格的复杂性,逐步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把握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一般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性格本身的多向性;其次,性格本身的多层次性;最后,人物性格发展的特性。

3.奇妙的人物描写技法

中学语文教师实施小说审美教学,常常让学生分析小说中的描写手法及作用,运用这种方法,学生的鉴赏常常只是浅尝辄止,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学生仔细体会描写手法的妙处。一般要关注以下几种方法: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各种描写方法的使用特点。

(二)精巧完整的小说情节

“情节就是将混乱、零散、杂多的生活素材转化为相对有序、统一、单纯的艺术作品,必须拉开生活与艺术的距离,通过艺术想象来改造加工,重新组合事件。[2]”教师应让学生充分掌握情节的三种特征——真实性、典型性、生动性,好的情节结构不仅要讲究真实可信、引人入胜,还要将各类矛盾冲突典型化,以最小的内容反映最大的社会信息和思想。掌握情节的几种常见手法有:明线和暗线;悬念和揭晓;插叙与补叙;伏笔与照应。

(三)深广丰厚的思想意蕴

小说创作的目的是展示一幅社会和人生的图景,表达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这就需要教师在小说审美教学活动中积极挖掘小说的思想意蕴。思想意蕴是小说的灵魂与统帅,能够将所有内容有机整合,直接决定了作品艺术质量的高低。作者在创作中会把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态度融入作品中,往往可以形成一定的社会思潮,反映时代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内涵。

(四)具体典型的环境描写

小说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学生往往只追求情节的曲折和人物形象的典型性,而忽略了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理解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蕴含的深刻意义和美感。一般应关注以下方面:其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二,常常反映出深广的社会内容;其三,渲染着故事发生、发展的气氛;其四,形成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

结 语

基于中学小说审美意义的存在,笔者希望能够在多元、开放的视野里,帮助学生掌握小说审美的内涵特点,使学生学会正确分析小说审美因素,为学生打开小说艺术世界的大门,引领学生体验小说的审美世界,提高其综合人文素质,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教学活动小说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