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进展与趋势分析

2019-11-25 12:35李晚莲高光涵
关键词:知识图谱网络舆情突发事件

李晚莲 高光涵

摘 要: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和突发事件的频发导致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之一,但相关研究缺乏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文献的量化和可视化分析。文章选取20092018年CNKI中的223篇以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为主题的CSSCI来源期刊和北大核心期刊文献为样本,利用Citespace对文献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等绘制知识图谱,对研究热点、研究演化路径和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基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主体、表现形式、预警和应对策略的研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未来研究将会朝着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非理性网络舆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等方面展开。

关键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进展;知识图谱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9)05-0060-09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9.6%[1]。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正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主要渠道[2]。我国近年来突发事件数量增加,事件类型多样化。突发事件的频发和不确定性加大了政府的危机管理难度,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互联网因其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广泛性等特点成为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成为突发事件中网民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3]。因此,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显得尤其重要,有效引导、精准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有利于解决突发事件并缓解突发事件所带来的信任危机。

目前,学界缺乏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文献的系统梳理,缺少对研究总体态势的系统勾勒和图景研究。因此,本文将对近年来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的热点、演化和趋势进行研究。

一、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文献计量法是采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对某专业学科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Citespace是采用较多的文献计量工具[4],其使用由德雷克赛尔大学陈超美团队开发的Java软件,于2005年问世[5],利用共词分析原理[6]识别文献数据将其演化动态和研究热点可视化[7]。近年来,Citespace被各学科的学者们广泛关注和使用[8]。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从文献作者、机构、期刊和关键词等方面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热点及其未来趋势。

文章以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为研究数据来源,选择知网网页中的高级检索,设定检索条件为“主题=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来源类别设定北大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共检索出文献349篇,剔除不符合标准的论文数据后,最终获得223篇有效文献。将文献标题、作者、机构、摘要、关键词等数据导出为Refworks格式纯文本分析,并进行转码处理,形成样本数据库。

二、文献相关统计及知识图谱分析

(一)文献时间及数量分布统计

根据知网导出的文献数据,利用Excel绘制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文献年代分布图(见图1)。2009年发文量仅为1篇,20102014年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相关研究不断涌现。2015年至今,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处于稳定状态,发文量变动较小,但总数偏少。

(二)文献的作者分布

通过对研究文献作者的计量分析发现发文量在3篇以上的学者共10位,占总发文量的27.8%,这些学者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的核心作者。其中,张玉亮和兰月新发文量高达16篇,张玉亮的研究前期聚焦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的研究[9-11],后期聚焦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和治理[12-14]。兰月新是网络舆情研究领域的学者,他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模型的构建[15-16]和网络谣言传播和治理[17-18]。通过知识图谱分析发现,超过2/3的学者都与其他学者有合作关系,但存在部分发文量较高但无合作关系的学者,未能形成研究网络。

(三)文献的机构分布

对研究文献的机构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的合作模式主要包括三种。第一,跨校跨区域机构合作,如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之间的合作。第二,校内机构合作,主要表现为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和人文学院之间的合作,河南理工大学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和应急管理学院之间的合作。第三,地区间机构合作,主要表现为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与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之间的合作。同时,通过统计发文量在3篇以上的机构发现研究的核心机构有其固定的研究團队,且大多数为跨学科机构合作,有利于促进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的发展,但仍存在部分发文量较多但合作较少的机构发文量在3篇以上的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的发文量都达到16篇。

(四)文献关键词分析

1.关键词共现分析。关键词是能够反映文献内容的值得信赖的指标。将Citespace的Node types设置为Keywords,同时将阈值项中的“Top N per slice”设定为50,生成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见图2),其中网络密度为0.067 1,表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领域的集中度较高。Nodes为43个,Lines有59条,字体大小代表着该关键词频次出现的多少,各关键词之间的连线越多代表它们间的联系越紧密。从图2中和关键词频次排名前20统计表(见表1)中可以看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网络舆论、非常规突发事件、意见领袖、公共危机、系统动力学、信息社会、舆情应对等是频次排名前十的关键词且处于图谱的中心位置。

2.关键词聚类分析。在对关键词进行图谱绘制的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选择“Clustering”,得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见图3)。其中,模块值Modularity Q=0.57,平均轮廓值Mean Silhouette=0.7493,Q值>0.3,说明网络划分出来的网络结构是显著的,Q值越大表明网络的聚类结果越好,平均轮廓值>0.7,聚类是高效率令人信服的[19]。从图3可以看出,其前沿标签分别为非常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舆情事件、信息社会、网络舆论、预警等,这些标签代表了研究领域的前沿视角[20]。

综合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领域的高频关键词统计、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以及文献数据的摘要分析,可以将现阶段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热点主题总结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主体、表现形式、预警、应对策略等四个方面。

三、研究进展

(一)研究热点

1.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主体的研究,如“意见领袖”“网民”。一是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意见领袖的研究。通过对舆情演变中意见领袖观点变化和引导作用的研究[21-22],证实意见领袖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和引导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是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网民的研究。通过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网民的行为演变[23]、情绪演化[24]、关注度区域分布[25]等进行研究,得出网民行为演变、情绪演变和关注度区域分布的一般规律和特征,有利于舆情管理部门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2.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表现形式的研究,如“网络舆论”“网络谣言”。一是对网络舆论的研究。学者们通过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网络舆论传播特点、传播机制[26]和引导策略[27]的研究分析,为政策取向、应急策略等提供建议。二是对网络谣言的研究。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对于网络舆情具有影响作用,通过建立网络谣言危机预警模型[28]和网络谣言对网络舆情影响模型[29],发现有效监测和治理网络谣言有利于减轻民众的恐慌情绪,更有利于对突发事件的解决。

3.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的研究,如“预警”“指标体系”“信号分析”。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展开了研究(见表2)。一是基于不同触发事件的网络舆情预警研究,学者们基于暴恐突发事件[30]、旅游突发事件[31]、电网突发事件[32]、群体性突发事件[33]等不同的触发事件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或预警指标体系进行了建构。二是基于不同技术方法的网络舆情预警研究,如大数据分析[34]、Web挖掘[35]、信号分析[36]等,将这些技术融入到预警机制中,搭建更有效率更科学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体系。

(二)研究方法

通过对数据文献所选取的研究方法進行分析,发现已有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仿真分析(见表4)。一是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利用危机过程管理理论[12,49]、利益相关者理论[50,51]等理论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40,52]。二是定量分析方法,包括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舆情结构[53]、舆情传播路径[54]和舆情关键点识别[38]等内容进行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30,55]构建指标体系。三是仿真分析方法,学者们运用系统动力学[24,56]、BP神经网络[28,57]、传染病传播模型[58-59]等方法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进行研究并展开仿真分析。

四、研究演化与趋势

(一)研究演化分析

通过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的时间分区图谱(见图4)分析,可将突发事件网舆情研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归纳梳理。

第一,研究探索阶段(20092010年)。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领域的关键词主要为“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非常规突发事件”“预警”等。这一阶段的研究多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内涵和特征等理论研究。2008年,国务院发改委颁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请组织申报2008年第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的通知》,提出成立信息内容安全国家工程实验室来研究网络舆情预警技术,把舆情预警放到了保障信息安全的突出位置。学者曾润喜等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系统、指标与机制》一文里,将网络舆情预警融合到突发事件情境中,同时他指出预警是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的第一道防线[60]。随后涌现出许多关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和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

第二,研究发展阶段(20112014年)。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领域的关键词主要为“网络舆论”“意见领袖”“舆情应对”“网民”“高校”等。网络舆论是网络舆情一定程度上的转化这一观点得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领域学者们的认同,2012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也指出,要健全网上舆论动态引导管理机制,因此学者们将网络舆论作为网络舆情的表现形式进行研究。同时,该阶段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主体如网民、意见领袖等受到学界的关注,对于舆情主体的研究逐渐增多。另外,陈强等指出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具有扩散速度快、破坏性强和舆情主体同质性强等特征,因此要加大对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与管理[61]。

第三,研究深化阶段(20152018年)。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领域的关键词主要为“系统动力学”“网络谣言”“新媒体”“应对机制”“舆情治理”等。我国十三五规划指出新媒体时代加强网络文化建设要提升网络舆情分析和引导能力,净化网络环境,加强互联网的治理。这一阶段,不同的学科将学科范围内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前沿理论融入到突发事件网路舆情的研究中。从管理学角度,将治理理论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融合,形成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研究。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将沉默的螺旋理论融入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等研究的出现,对于舆情传播和引导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另外,利用系统动力学等研究方法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进行分析的研究逐渐增多,学科交叉融合现象显著。

(二)研究趋势分析

通过对上述知识图谱的热点和研究演化路径分析,笔者认为未来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会集中于以下几方面:

1.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高校是网民密集度高的区域之一,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其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破坏性大等特征。高校中的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又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重要的参与群体和影响群体,负面舆情的扩散将会影响大学生正面价值观的形成,因此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特征、规律和演化等研究尤为重要,是未来研究热点之一。

2.突发事件非理性网络舆论研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负面舆情具有更强的危害性和影响力,如网络谣言、网络暴力和群体极化等,这些负面舆情可统称为非理性网络舆论。突发事件中非理性网络舆论的生成和扩散会影响突发事件的解决,及时阻断非理性网络舆论能够使政府掌握解决突发事件的主动权。因此,未来利用沉默的螺旋、集合行为等理论研究非理性网络舆论生成原因、扩散规律和引导策略等的研究将会增加。

3.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研究。一是舆情演化机理研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具有复杂性,已有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机理研究比较模糊,因此理清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机理会是今后的研究重点之一。二是演化过程中的多主体博弈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如利益相关者理论或模型构建如系统动力学建模等途径对演化过程中多主体参与进行分析,得出各主体在不同舆情阶段的策略行为,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应对提供理论借鉴。

4.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会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采取治理措施是重要且必要的,但是目前的治理仍存在法律规制缺失,网络干预内在悖论等困境[2]。因此,笔者认为未来研究趋势将会朝着利用善治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多元协同治理、整合性治理等公共管理学科理论和利用大数据、网络技术等方法来研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策略。

五、结 语

既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核心研究对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主体、表现形式、预警、应对策略等方面已有一定的分析,对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处置实践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但在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学科交叉、理论体系丰富等方面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今后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中,应更加注重各机构、各作者之间的合作,注重不同学科技术方法的应用和学科的交叉融合,进一步分析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情,不断丰富我国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理论体系,更好地解决突发事件,维护政府公信力。

参考文献:

[1] 第4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2019-02-28)[2019-04-18]. http://cnnic.cn/gywm/xwzx/rdxw/20172017_7056/201902/t20190228_70643.htm.

[2] 陳洪连,李广民.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治理困境与破解之道[J].东岳论丛,2017(11):76-82.

[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OL].(2017-10-27)[2019-02-2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10/27/c_1121867529.htm.

[4] BRESLOWL,PRITCHAR D,DEBOER J,et al.Studying Learning in the Worldwide Classroom:Research into edXs First MOOC[J].Research & Practice in Assessment,2013(8):13-25.

[5] 李杰,陈美超.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序2-3.

[6] HE Q.Knowledge Discovery through Co-Word Analysis[J].Library Trends,1999(1):48.

[7] CHEN C M.Citespace Ⅱ: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3):359-377.

[8] 赵丹群.基于CiteSpace的科学知识图谱绘制若干问题探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10):56-58.

[9] 张玉亮.面向优化控制的公共危机信息流及其运行模式——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视角[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43-146.

[10] 张玉亮,路瑶.国外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导控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借鉴[J].湖北社会科学,2013(7):41-45.

[11] 张玉亮.基于多案例事件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传导特征研究[J].现代情报,2014(12):44-49.

[12] 张玉亮,杨英甲.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的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手段研究[J].现代情报,2017(9):75-80.

[13] 张玉亮,贾传玲.面向优化处置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启动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4):94-98.

[14] 张玉亮,杨英甲.社会组织参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的角色、功能及制度实现[J].现代情报,2018(12):26-31.

[15] 兰月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J].图书情报工作,2011(S1):317-319.

[16] 兰月新,邓新元.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进规律模型研究[J].情报杂志,2011(8):47-50.

[17] 殷飞,张鹏,兰月新,等.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突发事件网络谣言治理研究[J].情报科学,2018(4):57-63.

[18] 周颖,张鹏,高扬,等.面向突发事件的网络谣言危害分析及应对策略[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7(2):83-88.

[19] 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2):242-253.

[20] 李少惠,赵军义.政府绩效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及演化路径分析——基于CNKI(20022015)的计量分析[J].现代情报,2017(2):141-150.

[21] 刘林沙,陈默.突发事件中的微博意见领袖与舆情演变[J].电子政务,2012(10):50-55.

[22] 王国华,张剑,毕帅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中意见领袖研究——以药家鑫事件为例[J].情报杂志,2011(12):1-5.

[23] 吴鹏,杨爽,张晶晶,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网民群体行为演化的Agent建模与仿真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5(S1):65-72.

[24] 叶琼元,兰月新,王强,等.面向突发事件的网民情绪演化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J].情报杂志,2017(9):153-159.

[25] 滕文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网民关注度区域分布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5):393-396.

[26] 夏莉霞.浅析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传播机制[J].编辑学刊,2016(1):104-107.

[27] 唐庆鹏.论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理性审视、现实困境及政策趋向[J].电子政务,2015(2):46-53.

[28] 张鹏,李昊青,兰月新,等.基于BP神经网络的突发事件网络谣言危机预警[J].电子政务,2016(11):40-47.

[29] 兰月新,董希琳,苏国强,等.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谣言对网络舆情的影响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9):78-84.

[30] 瞿志凯,张秋波,兰月新,等.暴恐事件网络舆情风险预警研究[J].情报杂志,2016(6):40-46.

[31] 董堅峰,肖丽艳.旅游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情预警研究[J].现代情报,2015(6):20-24.

[32] 朱朝阳,刘建明,王宇飞.电网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预警方法[J].中国电力,2014(7):113-117.

[33] 王朝霞,姜军,高红梅,等.网络舆情“蝴蝶效应”的预警机制研究——以群体性突发事件为例[J].新闻界,2015(16):59-64.

[34] 储节旺,朱玲玲.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7(8):61-66.

[35] 董坚峰.基于Web挖掘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研究[J].现代情报,2014(2):43-47.

[36] 许鑫,张岚岚.基于信号分析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12):97-100.

[37] 徐敬宏,李欲晓,方滨兴,等.非常规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的生成及管理[J].当代传播,2010(4):41-43.

[38] 赵蓉英,王旭.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关键节点识别及导控对策研究——以“大贤村遭洪灾事件”为例[J].现代情报,2018(1):19-24.

[39] 曹学艳,段飞飞,方宽,等.网络论坛视角下突发事件舆情的关键节点识别及分类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4):65-70.

[40] 李翠敏.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协同疏解研究——以“长生疫苗事件”为例[J].情报杂志,2018(11):110-115.

[41] 张玉亮,路瑶.协商民主视野中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导控反思及创新对策[J].现代情报,2015(7):19-23.

[42] 孙锦露,李玫瑾.涉警事件的网络舆情形成机制与应对策略[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12-121.

[43] 方然.政府教育部门应对网络舆情引发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机制研究[J].电子政务,2013(2):40-48.

[44] 刘鹏程,孙梅,李程跃,等.H7N9事件网络舆情分析及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启示[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10):784-786.

[45] 夏一雪,兰月新,李昊青,等.面向突发事件的微信舆情生态治理研究[J].现代情报,2017(5):28-32.

[46] 王睿,张恩普,李婷.基于微博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对策研究[J].情报科学,2016(4):94-98.

[47] 胡婷婷.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要素及治理策略研究[J].现代情报,2018(10):51-56.

[48] 周广艳,张亦工.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治理:国际视野与中国路径[J].山东社会科学,2016(1):107-111.

[49] 张宝生,祁晓婷.基于危机过程管理视角的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导控能力评价研究[J].现代情报,2018(10):24-31.

[50] 罗闯,安璐,徐健,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关注点演化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J].图书馆学研究,2018(16):36-42.

[51] 郑昌兴,苏新宁,刘喜文.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分析模型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视阈[J].情报杂志,2015(4):71-75.

[52] 杜洪涛,王君泽,李婕.基于多案例的突發事件网络舆情演化模式研究[J].情报学报,2017(10):1038-1049.

[53] 张云,刘玲.SNA视域下体育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及结构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8):141-146.

[54] 王晰巍,文晴,赵丹,等.新媒体环境下自然灾害舆情传播路径及网络结构研究——以新浪微博“雅安地震”话题为例[J].情报杂志,2018(2):110-116.

[55] 梁冠华,鞠玉梅.基于舆情演化生命周期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风险评估分析[J].情报科学,2018(10):48-53.

[56] 袁国平,许晓兵.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关于突发事件后网络舆情热度研究[J].情报科学,2015(10):52-56.

[57] 张宇,傅敏,罗加蓉.震灾网络舆情风险监测指标及其评估方法[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33-44.

[58] 马颖,丁周敏,张园园.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的模仿传染行为研究[J].科研管理,2015(6):168-176.

[59] 陈福集,黄江玲.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传播模型研究[J].情报科学,2015(12):8-12.

[60] 曾润喜,徐晓林.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系统、指标与机制[J].情报杂志,2009(11):52-54.

[61] 陈强,王雅蕾,王国华.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泛化现象研究[J].情报杂志,2011(5):6-9.

An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Trendsof Emergency Network Public Opinion

LI Wanlian, GAO Guanghan

(College of Public Management & Law,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emergencies have caused the emergency network public opinion to become one of the hot spots of scholars attention, but the relevant research lacks quantitative and visual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Taking 223 articles about the emergency network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from CSSCI journal and core journals in 20092018 CNKI database as sample, we use Citespace to draw knowledge mapping of author, institution and keywords. Then we analyze the research hotspots, the evolution of the research and the trend.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subject, the pattern of manifestation, the early warning and the coping strategy of the emergency network public opinion are the current research hotspots. Future research will be carried out in the fields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of unexpected events, irrational network public opinion of unexpected events, evolution and governance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of unexpected events.

Keywords:

emergency;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progress; knowledge mapping

猜你喜欢
知识图谱网络舆情突发事件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处置及应对策略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
收益共享—回购联合契约下应对突发事件的供应链协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