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论的当代适用性

2019-11-25 12:35朱旭旭
关键词:意识形态

朱旭旭

摘 要:在俄国革命中,经济派主张工人运动“自发论”的错误思想盛行,这对激发工人群众的革命热情极为不利。针对这个挑战,列宁高度重视理论斗争对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提出把科学理论从外界“灌输”给工人群众,以抵御思想侵蚀、凝聚革命力量。研究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论的科学内涵和历史意义,明确其时代价值,寻找出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论与当代意识形态斗争的契合点,是正确发挥其优势作用的前提和基础。21世纪以来,“两制并存”背景下中西方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加激烈。无产阶级政党充分发挥列宁灌输论的优势作用,有效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辐射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已经成为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论当代适用性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列宁灌输论;意识形态;当代适用性

中图分类号:A82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9)05-0023-08

在俄国革命过程中,经济派所推崇的工人运动“自发论”,对广大工人群众的思想产生严重侵蚀。列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要求社会民主党把科学理论灌输给工人群众,引导他们自觉运用革命理论指导实践,实现由自在阶级顺利转变为自为阶级,有效凝聚革命力量、取得革命的彻底胜利。新时代,我国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却更加激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也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1]从历史发展中思考和解读列宁灌输论的价值,明确其与当今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任务的内在一致性和契合点,有助于正确理解其时代价值和当代适用性。在列宁灌输论指导下,有效巩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在和而不同的基础上凝聚广泛共识,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管理权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而且,探究列宁灌输论的当代适用性,也是应对其“过时论”“无用论”等各种非议的现实需要。

一、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论的科学内涵及历史意义

列宁认为:“意识形态作为一种阶级意识,是一定阶级利益和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党性,哲学上的党派斗争实质是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在意识形态的功能和作用上,意识形态是为阶级统治和阶级利益服务的工具。”[2]无产阶级要想取得革命的彻底胜利,就必须坚持正确的阶级立场。

在与资产阶级的各种机会主义思想作斗争的过程中,列宁深刻意识到工人阶级不会自觉产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而需要从外界灌输给他们。只有通过对工人阶级进行根本的政治改造,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作用、政治使命和社会地位,才能在工人群众中形成自觉的政治意识,凝聚强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力量。列宁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灌输论的基础上,结合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不断创新和发展灌输论,逐步形成科学、完备的理论体系。列宁灌输论在革命过程中的运用和发展,大大巩固了俄国工人群众的政治意识,激发了他们的革命热情,凝聚了强大的阶级力量,对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论的科学内涵

在俄国革命时期,社会民主党的各项基础非常薄弱,根本无法抵御经济派等机会主义的思想侵蚀。面对社会民主党在思想斗争中的劣势地位,列宁强调要明确革命理论对社会民主党和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意义,全面提升工人群众革命的积极性,有效应对各种机会主义的思想斗争。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导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3]23。列宁明确指出向工人阶级灌输意识形态的主客体、灌输的内容与方法等,强调其对发挥社会民主党优势作用的重要意义,逐步形成完整的理论灌输体系。

第一,工人阶级“无法自发形成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3]29。工人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不可能自觉产生社会主义意识,科学原理也“完全不依赖于工人运动的自发增长而产生”[3]29。这就要求高度重视对工人群众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和科学理论的重要性,引导他们自觉运用理论开展革命实践,有效激发出他们的革命意识和革命潜质。并且,只有加强理论灌输,才能推动工人阶级由自发阶级向自为阶级转变,有效增强他们革命的坚决性和彻底性,使其成为革命的主导力量。而且,俄国革命时期,工人运动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成熟的思想理论宣传体系,使其很容易受资产阶级思想控制,这对无产阶级政党激发他们的革命意识极为不利。列宁强调:“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3]29这就要求“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外面灌输给工人”[3]76,全面增强他们的阶级意识、明确历史使命,从而推动工人阶级的自发运动向自觉的革命运动转变,进而促使思想斗争升华成革命意志,以实现无产阶级革命完全胜利和自身的彻底解放。

第二,勇于超越经济斗争范围“对工人阶级进行政治教育,发展工人阶级的政治意识”[3]54。广大工人阶级在资产阶级的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已经丧失了作为独立阶级的自我意识,不可能作为一个阶级团结起来开展反抗革命。而且,社会主义意识也是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在创立经济、哲学和历史理论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只有才智出众的无产者才能主动接受这种思想,不可能在一般的工人群众中产生共鸣。列宁指出,要发挥自身的先锋作用,推进社会主义革命顺利发展,社会民主党“需要提高工人的阶级自觉,促使他们组织起来,并指出斗争的任务和目的”[4]70,有效激发工人阶级的“阶级自觉”[4]85-86;帮助工人阶级彻底认识到自身与资本家、工厂主之间的矛盾,以及与全国工人阶级利益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工人阶级团结起来争取对国家事务的影响,争取改善自身状况、保障自身利益,实现自身彻底解放。

第三,“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3]38资产阶级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思想理论体系比较完善、历史久远、传播工具众多、影响深远,这是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一时还无法比拟的。如果社会主义理论不能从外界灌输给工人群众,那么势必会导致工人群众受到资产阶级思想的支配,社会主义阵地也将丧失。经过对俄国社会现状和社会民主党特点的分析,列宁深刻意识到社会广泛盛行工人运动“自发论”而强烈反对“灌输论”,充分表明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在社会上起着支配作用,深刻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所以,轻视理论斗争,工人运动必然会受到机会主义思潮的侵蚀,势必会影响到工人阶级的革命信念和革命热情。列宁强调指出:“任何对工人阶级自觉因素的轻视,完全不管轻视者自己愿意与否,都是加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对工人的影响。”[3]39加强理论战线斗争,引导广大工人群众自觉脱离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奴役,是社会民主党彻底摧毁工联主义存在的历史任务。

第四,社会民主党“应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然后灌输到工人群众中去,并帮助工人领会它”[4]322。社会主义学说及其相关理论仅仅被少数知识分子所掌握,这对引导工人群众自觉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武器极为不利。俄国革命时期,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并存,且资产阶级起统治作用,这种社会环境促使无产阶级开始觉醒,逐步走向争取政治舞台的道路。但是,无产阶级自身不可能产生先进的社会意识。列宁指出,社会民主党需要“赋予自发的工人运动以明确的社会主义理想,把这个运动同合乎现代科学水平的社会主义信念结合起来,同争取民主这一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的有步骤的政治斗争结合起来”[5]430。工人运动的自发状态伴随了俄国革命很长一段时期。如何引导工人群众自觉摆脱资产阶级思想的束缚和党内机会主义的攻击,徹底克服自身的自发性缺点,是列宁研究革命理论的首要任务。作为工人运动过程中先锋战士的无产阶级政党,应该自觉承担起唤醒工人群众阶级意识的重任。这就要求无产阶级政党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载体,创造符合工人群众认知特点的话语形式向他们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克服他们在革命中的缺点,从而为社会主义革命凝聚强大的阶级力量。

(二)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论的历史意义

根据俄国具体国情和无产阶级革命发展态势,列宁要求把科学理论与工人群众革命斗争结合起来,并强调要运用理论武器与经济派等机会主义派别展开坚决斗争。工人阶级以及广大人民群众自身不会直接产生科学的理论,需要无产阶级政党中的知识分子发挥引导作用,运用工人群众能够理解和愿意接受的方式灌输给他们先进的思想理论,以有效发挥科学理论对工人群众的引导作用。事实充分证明,列宁灌输理论不是强制性的、机械的、自上而下向工人阶级灌输的科学理论,而是在俄国革命中发挥重要历史作用的、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

第一,实现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与革命运动相结合。在俄国革命时期,团结广大工人群众展开革命斗争,需要首先唤醒他们的革命意识和革命热情,这是凝聚无产阶级力量、取得革命胜利的思想基础。列宁指出:“提高工人对自身团结的认识,提高作为一个统一的工人阶级,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大军的一部分的全体俄国工人对自己共同利益和共同事业的认识,这是无产阶级政党重要而紧迫的任务。”[4]193指导工人阶级正确开展斗争,激发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勇于推翻沙皇专制和资本主义统治,这也正是列宁灌输论的核心要义。在革命过程中,重视和发挥列宁灌输论的指导作用,一方面确保了革命的前进方向,正确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另一方面总结和推广了实践经验,为革命取得胜利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且,加强理论宣传和教育,还起到了团结和改造群众、凝聚思想共识的作用,大大增强了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和革命精神。因此,列宁灌输论是俄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对实现革命理论指导革命实践,确保无产阶级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第二,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本土化、民族化、大众化。在俄国工人运动中,列宁灌输论对俄国社会民主党加强广大工人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接受和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大大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具体化过程。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华灌输给广大人民群众,增强他们抵御各种反动势力思想侵蚀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成为俄国社会民主党当时的重要历史任务。列宁认为:“没有革命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党,因为革命理论能使一切社会党人团结起来,他们从革命理论中能取得一切信念,他们能运用革命理论来确定斗争方法和活动方式。”[6]161无产阶级政党的工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研究,宣传,组织”[5]262。加强理论研究,提高自身的宣传教育能力,有效凝聚工人群众的思想共识,使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成为思想的领导者和革命的组织者,这也是列宁灌输论的历史价值。在列宁“灌输论”的指导下,为了更好地团结工人群众就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通俗化,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好地被工人群众吸收和消化,进而形成强大的思想动力,有效抵制了工人运动处于低潮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侵蚀,大大巩固了工人阶级的思想基础。因此,列宁灌输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具体化、民族化、大众化。

第三,加强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当时俄国社会民主党刚刚成立,还没有与其他派别在思想上划分出明显界限。俄国经济派在社会上广泛宣传工人运动的自发性,故意扰乱工人阶级的思想意识,其目的就是否定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地位,阻碍工人运动的顺利推进。列宁认为,要让工人阶级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正确的方向,无产阶级政党就需要同其他派别划清界限,彻底清算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否则,必然造成政治上的破产,丧失革命政权。无产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无产阶级的领导者,在革命中发挥着先锋战士的作用。科学的理论是发挥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基础,是团结一切党员、坚定革命信念的思想指南,对确定科学的斗争方法和活动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无产阶级政党要承担理论斗争的重任,自觉向工人群众灌输社会主义意识、激发他们的革命热情,就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修养。因此,加强对俄国社会民主党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他们独立自主地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寻找适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大大提升了俄国社会民主党的战斗力,确保了其先进性得以发挥。

第四,巩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力量和社会主义建设力量。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布尔什维克党面临着发动工人群众保护和建设新生政权的双重任务。面对资产阶级的反抗、维护苏维埃新生政权的历史任务,列宁指出:“我们的任务是要战胜资本家的一切反抗,不仅是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反抗,而且是最深刻、最强烈的思想上的反抗。”[7]加强工人阶级的思想理论教育,大大提升了他们正确认识资产阶级污蔑苏维埃政权的能力,并培育出了与资产阶级坚决斗争的工人群众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蓄积了力量。在加强苏维埃政权建设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让人民群众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进而引导他们自觉克服小资产阶级散漫性的不利影响。列宁认为,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离不开人才。一方面可以利用资本主义留下来的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新人才。但是,这两类人才的培养和教育,首先都需要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理论灌输,实现思想上的彻底改造。在这一过程中,列宁灌输论给世界社会主义国家人才培育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二、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论历史文本的时代解读

加强对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识形态教育,引导他们由自觉向自为阶级的转变,是列宁灌输论的重要任务,也是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武器。列宁针对工人阶级内部的差异性,提出对工人阶级进行分类教育的方法,有效凝聚社会主义思想的广泛认同,增强工人阶级的革命坚决性和主动性。在当今社会“两制并存”的背景下,中西方意识形态的斗争更加激烈,对我国凝聚社会主义思想共识提出新挑战。虽然与列宁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但是工人阶级内部不同阶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依然存在,列宁灌输论具有强大的现代性,许多观点依然适合现代社会。以时代任务为导向研究历史文本,是正确认识列宁灌输论当代适用性的现实要求,也是发挥列宁灌输论时代价值的理论依据。

(一)列宁灌输论的时代审思

列宁深刻意识到与经济派做斗争,无产阶级政党必须要用科学的理论而并非教条式的强制教育方式来引导工人阶级,进而提高工人群众的理论修养,调动工人群众革命的积极性,不断增强阶级力量。然而,工人阶级自身不会自觉产生社会主义理论,需要从外界灌输给他们。列宁强调的灌输是要超越经济斗争理论的灌输,“通过对工人阶级进行政治教育,发展工人阶级的政治意识”[3]76,引导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思想做坚决的、彻底的斗争,切实巩固社会主义理论阵地和捍卫无产阶级的革命果实。无产阶级的先进知识分子,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修养,自觉担负起向工人群众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责任,以更好地巩固自己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而且,列宁不仅重视通过教育方式灌输,还强调通过创办党刊、协会等创新宣传形式,大力增强宣传效果。列宁在《怎么办?》中科学地论述了灌输的目的、主体、思维方法等,形成科学的灌输理论体系。历史充分证明:列宁灌输论对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巩固和建设苏维埃政权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当今社会,意识形态工作依然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关系到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对国家政治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虽然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但是广大人民群众同样不能自觉产生社会主义意识、不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行动。而且,依然面临着资本主义和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并呈现出不断增强的趋势。根据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挑战,党要重视和善于发挥列宁灌输论的优势作用,加强自身及其先进知识分子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教育和国家政治引导,有效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目前,在我国改革瓶颈问题突出、社会意识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8]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统一协调发展,充分发挥精神文明的能动作用,有效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列宁灌输论的优势作用,切实增强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有效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因此,列宁灌输论的历史使命和时代任务具有内在一致性,对当前党巩固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是应对当前意识形态挑战的重要理论武器。

(二)列宁灌输论的时代回应

列宁灌输论从产生至今,已经有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历史充分证明了其科学性和理论价值。当今社会有些学者仅局限于俄国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工人状况,认为现在人们的文化水平、学习环境等已发生剧变,工人群众已经能够自主选择和学习文化知识,完全没必要从外界灌输,认为列宁灌输论已经过时、无用。列宁强调:“社会主义学说是从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的。”[3]28-29当今社会,虽然工人群众的文化水平已经得到全面提升,但是,一个人文化水平的高低与马克思主义觉悟高低不成正比,更不可能互相代替。而且,列宁灌输论的思想精髓是要求通过工人阶级政党的正面教育,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外界灌输给工人群众,以凝聚思想认同,不断增强其革命的自觉性,教育和引导他们自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面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时代任务,我们要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系统灌输给工人群众,把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与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教育和引导他们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中国的问题、指导自己的行动,并自觉承担起捍卫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时代使命。当今社会中西方意识形态斗争从未停止过,且更加激烈、更加隐蔽化,对巩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提出了巨大挑战。特别是资本主义凭借自身技术优势,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企图瓦解党和颠覆社会主义政权。新时代,党和人民需要高度重视列宁灌输论的时代价值,以更加积极的姿態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无论在现实生活,还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都需要加强对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强化意识形态共识,从而运用列宁灌输论这个理论武器,全面提升党和人民应对意识形态挑战的能力和水平,有效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安全。

(三)列宁灌输论的历史与现实契合性

列宁灌输论产生的时代,是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在俄国广泛传播的时期,甚至导致“马克思主义的危机”[3]21。面对这种情形,列宁针对工人群众的差异性采用分层的灌输方法,大力提升理论灌输的效果,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程度,实现更大范围内的政治认同。比如,针对工人理论水平和认识能力的差别,列宁要求采用区别对待的方法进行差异式灌输;对待知识分子“要使他们意识到把科学用于个人发财和人剥削人是极其卑鄙的,意识到使科学为全体劳动群众所了解则是更为崇高的任务”[9]89 的启发式灌输;对待农民“用各种办法接近他们,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唤醒他们的宗教迷梦,用种种方法从各方面使他们振作起来”[10]的导向式灌输。列宁灌输论提出了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科学方法,对增强俄国不同阶层、不同层次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认同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当今社会,我国同样面临着人民群众在理论水平和认识能力方面差别明显的问题,列宁灌输论对加强我国不同阶级、阶层群体的意识形态认同依然具有重要启示。

我国人民群众数量巨大,分布地域广泛,层次差距明显。其中,不仅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民主党派,还包括一大批新兴的社会阶层,这无形中增加了党凝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难度。以列宁灌输论科学方法为指导,采用多层次、多重性的教育引导方法,系统全面地教育启发各层次人民群众,能够有效提升他们自觉抵御意识形态渗透的能力。在新的历史时期,意识形态领域依然呈现出“资强社弱”的局面。为此要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特点和时代任务的要求,发挥列宁灌输论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广大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素养,不断增强他们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进而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探究列宁灌输论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的内在契合性,重视实现列宁灌输论时代价值的载体,能够进一步凸显其当代适用性。新时代,党要以列宁灌输论为指导,主动适应人民群众理论水平和认识能力的差别性挑战,加快推进话语创新和传播手段创新,积极构建起新的舆论引导格局,切实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到广大人民中去,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理论水平和认识能力,使意识形态的话语权牢牢地掌握在党的手中,全面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三、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论的当代适用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发生了巨变。受整个国内外大环境的影响,我国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选择也趋于多样化,对凝聚他们的思想认同产生巨大冲击。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并行的时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斗争由政治、经济领域,进一步向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蔓延,两制之争呈现出隐蔽性的特点。新时代,以历史文本为研究依据,审视列宁灌输论的时代价值,立足于社会现实需要,发挥灌输论的优势作用,有效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辐射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在列宁灌输论的指导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思想认同,有效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已经成为列宁灌输论当代适用性的具体表现。

(一)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自觉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自觉性可以分为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所谓理论自觉就是指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等各个主体以学习和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不断提升自身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认识,并自觉总结实践经验,推进理论创新,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逐步形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理论成果。实践自觉就是要求在推动理论自觉的基础上,学会自觉运用理论武器分析和解决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使马克思主义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目前,在我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有党、理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其中,党是最关键的主体。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下,各项事业取得飞速发展。党的十九大向全世界宣告,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已经发生转变,中国社会也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11]然而,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社会改革的负面影响逐渐暴露,直接增加了党凝聚意识形态认同的难度。这就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主体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正确认识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状况与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成就和问题。而且,还要自觉增强实践自觉性,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认识我国现存的问题,全面增强“四个自信”,有效凝聚人民群众的思想共识。新时代,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要以列宁灌输论为指导,不断增强带领人民总结实践经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切实使各个主体团结一致自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以有效解决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新时代,党要充分发挥列宁灌输论的指导作用,有效加强广大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自觉性,不断提升他们运用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能力,努力增强党对各阶层人民群众灌输马克思主义的能力,正确引导人民群众运用科学理论解决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党在加强理论教育和政治引导过程中,我国要在列宁灌输论的指导下有效实现党、理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的团结一致,引导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应对制度之争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切实增强各主体参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我国社会各阶层人民群众的理论素养的差异性较大,这就需要高度重视列宁灌输论的多层次、多重性的教育引导方法,全面系统地教育启发各个阶层的人民群众,不断增强他们的理论修养,切实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在此基础上,党要全面提升我国人民群众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有效实现党与人民群众的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

(二)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大众化

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时指出,“应该更详细地探讨对俄国历史和现实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而把这个理论通俗化,把它灌输给工人,应该帮助工人领会它并制定一个最适合我国条件的组织形式”[6]284,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实现人民群众团结进而形成强大的物质力量,以實现革命的最终胜利。而且,列宁还强调,“最马克思主义=最通俗和朴实(转化)”[12],“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9]422,这为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大众化指明了方向。这里所讲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深奥到浅显易懂,从少数人掌握到大众认同,从个体认识到群体的阶级认同的过程。列宁灌输论本身是应对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挑战、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需要而产生的。根据列宁灌输论的要求,通过增强马克思主义对人民大众的广泛影响来增强思想认同,进而来巩固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这与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好地说服、团结和掌握群众,形成强大的阶级力量的时代要求具有内在一致性。

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不解决这两个问题,或这两个问题解决得不适当,都会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13]。新时代,工人群众依然无法自觉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意识,这就需要进一步强化列宁灌输论的指导作用,不断创新灌输的方法、载体,运用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风格和表现形式,切实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外界灌输给他们。而且,我国工人群众的层次多样性、差异性显著,要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需要在列宁灌输论的指导下,有效实现权威问题平民化、学术问题生活化,切实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输入到人民群众内心深处、融入到日常生活,使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及时传入普通工人群众中去。

(三)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作用

列宁系统地论述了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方法,并形成科学的理论宣传体系,为无产阶级政党抵制错误思潮、强化阶级意识、巩固阶级基础、开创社会主义新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对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启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大力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顺势而生,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14]当前,我国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变革的阵痛期,利益格局调整、社会观念多元化,对凝聚人们的思想共识提出巨大挑战。党要不断重视列宁灌输论的指导作用,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指导作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始终保持清醒的问题意识和坚定的政治定力,团结一致共同应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是当前党的一项重要任务。

意识形态工作对国家稳定、社会和谐极端重要,也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直接决定着一个党的性质和前途。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和我国工人群众的巨大差异性,党要以列宁灌输论为行动指南,明确灌输主客体的双重需求,实现疏通和引导相结合,加强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广大人民群众头脑,引导他们真学、真懂、真用马克思主义,以有效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而且,党还要加强对工人群众的政治教育,增强他们的政治意识,有效激发出工人群众的阶级自觉性。在列宁灌输论的指导下,党要自觉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和引导,引导人民群众自觉抵制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这也是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挑战的重要抓手。

(四)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安全

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重要抓手。马克思曾说过:“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15]这充分表明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列宁灌输论明确了灌输的必要性、主客体、主要内容、方法等内容,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传播路径和意识形态教育的实践方法。当今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党要更加重视列宁灌输论的当代适用性,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时刻警醒自己,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能力,是正确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科学方法。而且,列宁灌输论也要求党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领导权,有效扭转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不利地位,加强团结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上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16]新时代,党要进一步强化列宁灌输论的时代作用,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有效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认同,全面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安全。

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趋势不断加强,价值选择多元化态势也不断加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对我国广大群众的思想侵蚀不断加强。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贫富差距拉大,党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风险”也更为复杂和严峻,严重影响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全民族的思想凝聚力和引导力。这就要求坚持以列宁灌输论为指导,一方面,要求党不断加强正面宣传教育和引导,全面增强自身的主体自觉性,有效提升自身的阐释能力和领导水平,使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融入广大人民群众内心深处,帮助群众真正理解、认同、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坚持以列宁灌输论的区别对待的方法进行差异性的灌输教育,全面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工人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全面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有效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安全。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3.

[2] 伍志燕.列宁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9.

[3] 列宁.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 列宁.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5] 列寧.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6] 列宁.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7] 列宁.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406.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86.

[9] 列宁.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0]列宁.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6.

[11]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7.

[12]列宁.列宁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22.

[1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3.

[1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9.

[16]習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8-23(1).

On the Contemporary Applicability of Lenins Socialist IdeologicalInstillation Theory

ZHU Xuxu

(Marxist Colleg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Graduate School)Beijing102488, China)

Abstract:

In the Russian Revolution, the wrong idea of "spontaneity" advocated by the economists was prevalent, which was extremely unfavorable to arousing the revolutionary enthusiasm of the workers. In response to this challenge, Lenin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ignificance of theoretical struggle for the victory of the revolution, and proposed that scientific theory should be "instilled" into the working people from the outside world to resist the erosion of ideas and cohesion of revolutionary forces. Studying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Lenins socialist ideological indoctrination theory, clarifying its value of the times, and finding out the conjunction point between Lenins socialist ideological indoctrination theory and contemporary ideological struggle are the premise and basis for correctly exerting its superior role. Since the 21st centu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existence of the two systems, the struggl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in the field of ideology has become more intense. Proletarian political parties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Lenins indoctrination theory, effectively respond to the challenges in the ideological field, and constantly enhance the radiation, influence and Inspiration of Marxism, which has become a concrete manifest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applicability of Lenins socialist ideological indoctrination theory.

Keywords:

Lenins indoctrination;ideology; contemporary applicability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
官方微博舆论引导方式探究
刍论“意识形态终结论”的本质及危害
网络空间无政府主义思潮审视
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合理性解析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