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画作为舶来的画种已百年有余,其独特之处在于媒介的互融,水、彩分而观之,皆无定形:水为徜徉流动,彩有斑斓缤纷,因此二者相融的过程中,充满着变幻的不确定性。正是基于对变化不居的索求,水彩画的特性成为了画家创作的重要契机。当然,艺术创作的初衷不仅于此,更多的是源自于对生命的体悟与心灵的表达。然而这样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画家耿旺正是出于对水彩媒介本质的探索及绘画本体语言的表现,不断地描绘着自我心灵的风景。恍然间,这一探寻的过程几近十年。
耿旺与我相识于2012年,当时他致力于水彩画已有两年光景。他绘画科班出身,专业基础扎实,但从南艺毕业后并未投身相关工作,曾从事过户外极限,直到2010年才重拾画笔,步入水彩画創作。他谈及这段经历时,多少对那时的迷惘和踟蹰有些遗憾。而我想这些非同一般的阅历与见识,亦是他日后创作的一笔积累。也许正因如此,这些年来耿旺执着于写生,对自然物象的美感的汲取,似乎有着某种特殊的敏锐。这种敏感性来源于画家对周遭事物的细腻体察,我们在他的绘画里不仅可以看到自然风景中山川河流、丛林荒野的原始力量,亦能体会生活中一茶一点、花果蔬叶的质朴趣味。
可以说,写生对于画家而言,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构建起了艺术家与自然、生活之间沟通的桥梁。琴尼尼说:“最完美的指导者,最好的指南,最光明的灯塔就是写生。”瓦萨里也认为,“来自写生的作品除了特殊的美妙和生动以外,还具有大自然所固有的那种单纯性、轻快性和温柔性,而这些可以根据大自然的创作完全学到,但是任何时候也不能在艺术创作中完全学到”。水彩变幻的特性,虽然在造型的表现力上有一定限制,但是对自然瞬间的捕捉,也就是自然“单纯性”的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首先,这种转瞬即逝状态的描绘不仅是对自然物象的客观描摹,更多来自画家对艺术语言的提炼。耿旺善于利用水彩媒介的特质,他对于材料的有机结合,干湿浓淡的把握有着丰富的经验。同时,他对于写生的态度也绝非描摹,而是重在表现。无论是在2013年的《沂蒙写生》还是到2018年的《皖南系列》中,耿旺对于景物的取舍和凝练都有其主观的考量。所谓“心随笔运,取象不惑”就是如此,也就是强调画家以目所察,以笔勾勒,以心观照,耿旺的画中亦能看出其心、手、眼的高度结合。其次,写生对象的瞬间性与水彩偶然性的碰撞,同样基于画家的笔法和用色。光是色彩的源泉,莫奈认为要捕捉自然的“瞬间”,就是要表达大气和散射其间的光线。耿旺画中的光正是他“水”与“色”融合的表现,江海的波光、明净的天空、斑驳的倒影、阳光在山林中的投射,都在他笔下化为清透淋漓的晕染,且保持着一种轻快的节奏。此外,耿旺酣畅率性的用笔,使自然景物具备鲜活的同时,又不失于力量本身的释放。我们看到他在《右玉写生》中那种迅疾的笔法,水色的堆叠,将苍茫的自然所蕴含的诗意彰显出来了。耿旺在2018年创作的风景小品,咫尺间晕开的水色,显得更为抽象了,这似乎并非是什么风景的描绘,而纯粹是他心灵图景的展现。
耿旺的作品集取名为“天光水色”,“天光”寓意自然,“水色”即为水彩。回首他的创作之路,我想是其性灵之光的写照。古时有言“天光水色,一望皆平”,故有豁然开朗,海阔天空之感,愿其今后之绘事亦是如此!
耿旺
1995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2016年结业于苏州市美术家协会水彩粉画培训班,2018年结业于龙美学堂赵云龙水彩创作高研班,2019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水彩青年文艺人才培训班。
现任教于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苏州市美术家协会水彩粉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作品多次参加省级和国家级美术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