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提高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探析

2019-11-25 03:25陈莉
成才之路 2019年29期
关键词:主观能动性以学定教主体地位

陈莉

摘 要:在历史教学中,注重课堂教学实效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本学情和接受能力制定教学方案,做到以学定教。还要根据学情制定教学目标,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完善教学环节,提高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关键词:以学定教;实效性;历史教学;主观能动性;主体地位;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9-0092-02

所谓的“以学定教”指的是依据学生的基本学情及教材,确定教学起点及方法、策略。“以学”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实际出发,“定教”指的是以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的教学起点与教学目标。起点与教学目标不宜过高或过低,只有在学生学情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程度,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才能做到以人为本,使每个个体都能得到发展。

一、根据学情,制定教学目标

所谓学情,指的不单是学生个体的能力、成绩及知识储备状况,还包括整个集体的共有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兴趣爱好等。根据学情制定教学目标就是要求教师对学生无论是整体还是个体都要有基本的了解,制定的教学目标要适合不同层面的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范围内都能有所进步,有所提升。

例如,在教学“三国鼎立”这一章节时,教师可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比较熟悉,因为在语文课堂上学生们学习过《三国演义》的相关内容,对诸葛亮、曹操、周瑜等一系列人物有了一定了解。随着近年来古装剧的热播,许多学生误以为电视剧便是真实的历史。面对这样的学情,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让学生学会区分史料与后人演绎,树立论从史出的史学观点。在这一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教师在上课之初可先让学生描述自己心中的诸葛亮、周瑜、曹操等人物形象,并且提出问题: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些人物形象都是如何进入到你们脑海的,他们身上发生的事都是真实的历史吗?学生思考后,教师可以呈现这三人的史料,让学生认识到他们脑海中的形象大多是经过后人加工的,并非真实的历史。真正记述了这一时期历史的史书是二十四史之一的《三国志》,相比《三国演义》更具有真实性。本课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既纠正了学生固有的一些错误观念,又让学生有话可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课堂效率。

从学情出发制定教学目标,更贴近学生的接受范围,让学生能更好地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情境下主动学习,能激发内在动力,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二、根据学情,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包含教师的教法及学生的学法,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可以明显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育学、心理学实践表明,学生的实际特点与教学的处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比如说,班级里的学生如果独立思维能力强的比较多,那便适合设置启发式的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反之,如果班级里的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弱的较多,便适合让学生小组学习,共同探究。

例如,在教学“青铜器与甲骨文”这一章节时,教师便可根据学生的学情采用情境教学、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实践感知等教学方法。本节课教学面对的是初一学生,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教師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接受能力,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可利用电子白板播放课前制作好的关于中国青铜器的微课,让学生们认识到青铜器的精美与中国古代工匠技艺的高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从心里想要了解青铜器。接着教师提出几个关于青铜器的简单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并尝试自主解决问题。这一教学环节,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在材料中提炼史实的能力,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之后,教师向每组同学分发青铜器模型,让学生结合模型、教材内容及自身收集的资料介绍手中的模型。学生对青铜器模型十分感兴趣,加上教师课前的布置,学习兴趣十分高涨,在积极讨论和相互补充的过程中,详细地了解了四羊方尊、司母戊鼎等青铜器,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制造与用途进行了一定的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进行探索。对初一学生来说,历史是一门新接触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再培养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效果明显。

三、根据学情,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科学规划教学程序的过程,对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因此,教学设计一定要以学生的学情为基础,符合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及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且做好充分的预设,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环节的正常进行。

例如,在教学“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一章节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材内容的顺序,使整个教学设计更加完善,历史事件中的因果关系更加清晰。教师在上课之初先提出问题:同学们看到“长征”这两个字能想到哪些内容呢?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说说自己了解的长征。然后出示工农红军长征的图片,并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图片进行对比。在对比中,学生发现了问题,为什么在“第五次反围剿”之后,农村革命根据地范围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呢?教师可出示材料带领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原因,引导学生绘制长征路线图,并将长征途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标记出来。学生绘制结束后,可在小组内进行展示、说明,之后推选出代表进行讲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讲讲自己了解的长征故事。最后,师生共同背诵毛主席的诗词《七律·长征》,感悟长征精神。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引导学生按照长征前、长征中、长征后这一线索系统地了解长征、感知长征、并将长征精神内化为学习动力,激励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四、根据学情,完善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是教学活动的链式组成,能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教师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当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发挥每个教学环节的作用。如在导入这一环节,在进入学习状态较慢的班级进行授课时,教师便可采用情境导入法,利用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时,教师可结合学情及教材内容对教学环节做进一步完善。这节课是近代史的第一课,内容较多,且本课的学习能为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的学习奠定基础。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知识,教师可在导入环节直接出示中英贸易的对比图,让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兜售鸦片,为接下来探究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做铺垫。在新授环节,教师按照鸦片战争这一事件发展的背景、起因、过程、结果、影響等顺序进行讲述,让学生清楚地了解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在总结环节,为了加深学生对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理解,教师应着重对原因进行总结。

教学环节是为了教师授课而存在的,它是一种模式但不是枷锁,教师可以根据学情灵活运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以及教学的重难点,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总之,“以学定教”更多地考虑到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充分地展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地体现出了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发展。教师要让学生主动接受学习,喜欢学习,进而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严骏.以学定教:初中历史教学的应然选择[J].中学课程辅导,2015(14).

[2]姜甫清.初中历史课堂“以学定教”初探[J].陕西教育,2017(11).

[3]李雪艳.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浅析[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3).

[4]付华龙.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以岳麓版《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教学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6(12).

[5]陈延君.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J].内蒙古教育,2015(36).

[6]其米.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J].西藏教育,2013(02).

猜你喜欢
主观能动性以学定教主体地位
研究性教学在口腔医学专科生生产实习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的实践
大学英语教学中分组讨论模式的研究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如何以学定教,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