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芬 黔南民族高等医学专科学校
加强体育教育改革不仅仅关系到我国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我国年轻人也有一定的督促和引导作用。在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下,音体美课程往往不受重视,部分学校和教师队伍甚至会存在擅自取消学生体育课程的行为,将体育课程的时间分配给文化课,让学生们可以掌握更多的文化课知识,在考试中取得更高的分数。
但是近几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当代年轻人、青年人的运动锻炼量明显不足,在日常工作、学习之余能够参与到体育锻炼的人群比例甚至不足百分之五,在这百分之五的人群中,大部分人都是为了改善形体,而不是将锻炼的重点放在提升体能上。而超过百分之三十五的人群是基本不参与到体育锻炼中的。
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几乎无人锻炼的现状,教育部门需要从学生入手,在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同时对体育教育模式和理念进行改革,让教师和学生们都可以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体育教育内容不仅仅包括西方体育项目,例如跑步、篮球、健美操等,中华民族拥有十分丰富的文化资源,且在历史的长河中,各个地区、民族都具有个性、特色鲜明的体育文化活动。摔跤、武术、蹴鞠等传统体育项目也应该被纳入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借助传统的体育文化,学生们不仅仅可以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在体育竞技的过程中也可以体会到传统的体育精神,并将其发扬光大。在学习传统体育项目的过程中,学生们也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仅提升了身体机能,也实践了“为革命而锻炼身体”这一口号。
在推广传统体育文化的过程中,教育部门和各个学校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指定符合地方特色的体育教育计划,调整教学内容,在内容上突出本地特色。
想要贯彻落实体育改革的本土化和民族化,首先需要理清思路,有计划、合理地完成教育模式和内容的革新。
想要改革体育教育,首先要改革的思想。体育课程是由其他国家传入到中国的,在初期阶段我国的教育机构只是照搬国外的教育模式,包括课程和教学方式都是在模仿外国的授课模式,缺乏本土特色,也没有考虑到中国学生的体质情况。而在授课内容方面,我国传统的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在内容上并不匮乏,将其引入到体育教学中,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国外的月亮不一定比较圆,教育部门要正视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将传统体育精神融合到校内课程和教学活动中。
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以及活动,对于体育教育改革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各个地区、民族的生活习俗以及发展情况不同,所衍生出的体育文化也有着地方特色。体育教育的改革首先要符合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要求,同时结合各个地区特有的情况,对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发掘,通过体育教育事业,让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得以发展。武术是我国传统体育活动之一,当下部分地区的学校,已经将武术动作编排到课间操、体育课热身环节中,部分高校也将武术作为一门正式的体育课程,与其他体育课程一起供学生们自由选择。学生们借助武术课程,对武术这一传统体育项目有了更深入、更直观的了解,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武术文化的特色。
体育教育改革不仅仅局限于校内教育,也应该扩大到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中,在实现体育教学本土化和民族化的过程中,除了让学生们可以在校内通过体育课程学习到传统体育文化,在校外也可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各地政府以及教育部门可以利用寒暑假期限,开展与传统体育文化有关注的教育知识讲座或者是趣味运动会等,让学生们意识到传统体育文化不是一个校内科目,而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武术、风筝、蹴鞠等中国传统体育活动,在纳入教学内容的时候,除了合理规划教学时间,调整教学进度以外,对于教学方式也需要进行调整。在教授、示范不同的传统体育文化的过程中,任课教师也需要根据授课内容以及体育文化的特色,结合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以及接受能力,来制定更为合理的教学计划,改变传统教育中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
以风筝为主题的体育活动教学,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借助多媒体教学,安排学生们在教师内学校与风筝相关的知识,包括风筝的起源以及古代放风筝的意义、技巧等,包括风筝的制作过程,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在第二个阶段中,安排学生们在校内开阔区域动手放风筝,通过将学生们分组,让各个小组之间形成竞争,已提升学生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我国传统文化称得上是博大精深,且历史悠久。在历史的长河中,各个民族都为我国传统的体育文化添砖加瓦。当下正处在一个全民健身的时代,借助这样的社会大环境,发掘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将中西方体育文化融合在一起,或是传统体育文化引入到中小学内,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同时也可也传承中华传统体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