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养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中的渗透

2019-11-25 10:14郑如玉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灌篮 2019年12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德育中职

郑如玉 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就目前现状而言,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强化,企业在人才需求方面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各企业对综合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在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的基础上,人才需要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和道德标准。中职院校在我国教育中,有着向企业输送人才的重要作用,但由于中职院校的学生年纪尚小,进入社会时的年龄较低,做好职业素养教育的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界定

职业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广义地说,它是指一个社会人在一个特定的活动中应该具有的品质和成就。从商业需求的角度看,职业素养包括五个方面:职业规范、职业形象、职业技能、职业心理和职业道德。笔者认为,要培养中职学生的专业素质,必须从企业发展对员工专业素质的要求入手。因此,中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可以概括为两类:第一类是道德素质,即行为习惯、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第二类即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思维能力、专业能力。其中,道德水平通常被认为是公司成为合格员工的首要条件,是公司的基础。人才是中职学生最终成为优秀员工的保证。它们相辅相成,同等重要。它们构成了中职学生的职业必修素质。

二、中职院校德育教学中将职业素养教学进行渗透的必要性

中职院校中,人才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对专项的岗位进行人才的定岗培养。在我国的新课改意见中,明确了对中职院校教学培养的目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发展。要求学生具有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和综合业务能力。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需求的驱使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已经很难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这符合中职学生就业问题和社会对专业人员的更高要求。国家、社会、商业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人才已成为新时代的要求。许多研究者认为,专业素养的培养应纳入课程体系。这有利于专业素养的标准化和制度化,也有利于促进教师和学生对专业精神的重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许多职业学校仍然没有系统的专业素质课程。在现实条件下,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是教育。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教育部认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健康教育,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和加强学习。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经营能力的形成。德育的原则应该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学生的法制健康发展和中职教育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实现统一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与行为,有效提高时代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意识。作为一门选修课,心理健康被纳入了德育课程体系。由此可见,教育部对德育课程和职业素质培训提出了要求非常一致。因此,如何实现德育课程目标,实现职业素质培养目标,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思考的方向。

三、德育课程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

美国的著名学者斯宾塞在著作中曾经提及将质量看做是冰山的理论,把专业人士比作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把专业素养分为潜在的水下部分。因此,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可以分为水的一部分,水的表层是职业素养的分界线,在这一分界线的下面,包含着职业意识、道德和职业态度等等多方面因素,这些都被看做是隐形因素。德育的作用是改变学生思想道德和价值观等良好的教育,也是学校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一)在德育课程教育中,加强职业意识的养成

职业意识是对职业劳动的评价、态度、理解等综合方面的反应,它是管理者,控制和管理所有的行为和职业方面的活动,其中主要的表现是体现在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方面,在合作意识和奉献意识中也有涉及。德育课程教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政治变化状况和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能增加责任感和荣辱感,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协作意识和奉献精神。

(二)德育课程教学中,职业道德的培养

职业道德主要是指在工作中,遵循自身职业特点的“专业人员”的道德规范和规范。道德规范、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的总和,与人们的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符合职业特征的要求。在思想和行为上表现出相对稳定环境的倾向。职业道德、法律、哲学和生活课程是发展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职业道德与法律从内部引导和外部制约两方面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引导学生强化职业道德和法治观念,理解和实践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实现职业道德。哲学与生活强调自私与利他主义的关系,强调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强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强调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职业学校学生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三)德育课程中职业态度的培养

职业态度是一个人对职业生涯方面存在问题的观点,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有了良好的职业态度才能进一步进行职业生涯的有效规划。所以,想要加强对职业态度的培养,需要从职业生涯的各方面进行,加强中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培养,不断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其中主要包含了对职业生涯的设计,目标的确定、职业条件的估量、职业发展的方向和职业生涯规划在一段时期内的管理内容和方法等等,中职院校的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现有的条件,进行职业和理想的规划确定,找对方向,正确发展。

四、德育课程中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方法

(一)加强适合企业的职业素养的培养

目前,我国企业对中职院校的职业培训满意度较低,其主要的原因是职业培训内容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不符。德育课程教学是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主要方式,但多数的中职院校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专业技能方面,在德育教学方面的投入很少,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没有明确的定位,这样就直接导致了教学内容缺乏。所以,加强对学生未来职业规划的专业性和正确的认识是提高职业素养的基础,对职业需求进行专业素养的培养,加强队伍未来职业生养的规划。

(二)从实践中进行总结

教师繁琐的理论解释和指导性的教育对学生而言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效果。专业素养的培养不只是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就能够实现的,更需要将这种培养回归到职业工作中,让学生在真正的职场中体会到职业素养的重要性。通过德育课程教学,让学生主动的进行职业素养知识的学习,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的兴趣,在情境模拟和真实的实习中感受工作中所需要的职业素养,正面认识到职业素养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三)加强对网络科技的使用

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改变教育事业中的教学方式。在网络发达的现代社会中,德育课程教学需要走出课堂,将学生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学习。大数据、AR、CR的快速发展,不仅对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产生了新的要求,同时,也能将职业素养教学内容不断进行丰富。综上,德育课程教学需要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加强对学生专业素质进行培养。中职院校的教师需要不断的提升学生的显性职业素养,同时注重隐形职业素养的培养,从而,加强对德育课程教学的改革和优化,为我国培养更多专业的技术性人才。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中职院校德育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培养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于职业素养的培养不仅对学生制定科学的职业发展方向有良好的作用,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导向,在自由选择职业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培养。避免由于职业素养低导致的就业率低,质量差等问题,加强学生就业质量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德育中职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基于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