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时代背景下社会体育专业改革的思考*

2019-11-25 16:43周文生
体育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体育专业

周文生

休闲时代背景下社会体育专业改革的思考*

周文生

(南京晓庄学院 体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1)

对当前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就业困境进行分析,提出相应解决策略与建议:要立足市场,满足社会需求;规划职业,注重可持续性;人文教育,培养综合素质;因势利导,优化项目选择;结合实践,利用社会资源。

休闲体育;休闲体育产业;社会体育专业;专业改革;课程设置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拥有了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同时,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可用于休闲娱乐的部分比重也在增大,中国已经全面进入休闲时代和休闲社会。在面临社会竞争和生活环境各方面的日常压力下,人们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 的基本生存需求,而更加注重在精神方面的满足。在这种社会现实环境下,如何度过闲暇时间、如何休闲及以何种休闲方式,已成众多学者深入探讨的议题。在《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中显示,我国城市居民余暇时间支配方式中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占到第三位(26.88%),次于第一位的看电视、电影时间和第二位的阅读小说、报纸、杂志等时间,说明了体育活动已经进入人们的闲暇时间,成为人们度过闲暇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 2016-2020) 》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大大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加快体育产业的改革进程,参与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健康已成为共识,人们愿意“花钱买健康”,体育的消费成了人们日常消费一部分,也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因此,休闲时代背景下休闲体育活动将成为人们度过余暇时间、实现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1 休闲体育的界定及产业发展

1.1 休闲与休闲体育的内涵阐释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休闲文化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华民族历来崇尚的“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文化追求深刻体现着对休闲文化的理解与价值追寻。休闲一词在英文中为Recreation(消遣、娱乐活动)、Leisure(空闲、闲暇),休闲通常被认为与身体劳动相对,是人们从日常的、物质性的劳动生产活动中解放出来的一种方式。休闲社会学家关于休闲的概念界定有很多,但从概念的构思角度主要归纳为3个基本语义:时间、各种活动、一种精神。概括起来的休闲定义为:休闲是闲暇时间里的各种活动,目的是通过休息、轻松、娱乐、求新以及自我实现来满足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顾名思义,休闲体育必须包含“休闲”与“体育”的元素,它是一个文化融合体,包含休闲活动中的体育行为或体育参与中的休闲目的。休闲体育是一个较为新鲜的提法,因为我国体育目前主要分为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休闲体育应当从属于群众体育的范畴,张英认为:“休闲体育主要以娱乐、健身为主的体育活动,其主要特点是:愉悦、宽松,休闲体育活动没有竞技体育那样专业,运动时间和强度均有自己控制,轻松、随意,这样的体育活动可以缓解工作的压力,体味休闲体育无穷的乐趣,又能锻炼身体,也不受年龄、性别的限制。”也有专家将社会体育或大众体育视为休闲体育的上位学科,休闲体育从属于社会体育,应该是社会体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的发展从竞技走向休闲是大势所趋,1995年江怡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个人经济收入的层面上对休闲体育概念作了简单的界定:“所谓休闲体育其实就是生活富足的人们在闲暇时间内所从事的大众体育活动”。休闲体育是以体育方式进行的休闲活动,是人们在闲暇时间内提升健康水平、愉悦身心、提高生命质量的体育活动探索行为,然而无论是直接参与体育活动还是间接观看体育赛事等,都应属于休闲体育行为,都对人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因此,笔者认为休闲体育是指:从日常繁琐劳动中解放出来的人们在一定体育理念与价值追求的引领下,利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亲身体育活动或者间接观赏体育活动的行为,都有利于人的身心全面的发展。

1.2 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

休闲体育产业已成为我国一个新型特色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对促进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增长和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发挥着重要作用。休闲体育产业是一个绿色环保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低能耗、高产值的朝阳产业,必将在未来城市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以成都市休闲体育产业发展为例,2008年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而在两年后,2010年成都市休闲体育产业实现收入112.52亿元,较2008年增长了53.17%,年增长幅度23.76%;相关产业从业人数45931人,成都市的休闲体育产业已初具规模。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同时进一步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快速而平稳发展。在发展娱乐、表演、健身、保健类休闲体育项目的同时,带动相关体育产业的联动发展,如运动服饰、健身器材、户外装备等。体育旅游是休闲体育运动开展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以体育运动为主题,借助多种体育项目与活动,让游客在旅途中参与各种身体运动、健身保健、极限挑战以及竞赛比拼的体育文化交流的活动,感受体育的魅力,获得休闲体育运动的乐趣。休闲体育产业面向普通民众,人们将通过实实在在的亲身参与其中,愉悦身心,提高幸福感。如此低能耗、高产值的休闲体育产业将在未来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1.3 休闲体育产业的人才需求

与现代竞技体育相比,休闲体育项目种类繁多,组织形式多样化,内容生动有趣,决定了将拥有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更多的人将主动参与到休闲体育之中。随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对休闲体育的参与度增加,大大地刺激了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就业市场空间。有实证性研究报告显示,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休闲、健身和体育服务业等社会体育产业所开设的各种休闲、健身场所对健身教练员、科学健身咨询指导员(能有针对性的提供体育保健、制订运动处方与健身效果评价,并能为特殊人群提供指导的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如会计部、市场化等岗位工作人员)等均有极大的社会需求。同样在户外运动领域,近几年以走向户外、亲近自然为主题的休闲体育项目受到城市中市民的追捧,如定向越野、攀岩、户外拓展训练、登山、露营灯,与之相关的专业户外装备及指导书籍等项目快速发展,但相关的户外运动指导员、教练员、后勤保障工作者及专业性的培训人才严重短缺,不能及时满足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休闲体育户外运动项目的全面发展。海南省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型省份,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邮轮、游艇等休闲体育项目的条件,近些年来获得了快速发展。然而省邮轮游艇协会秘书长宋开全表示,作为新兴产业的邮轮游艇目前面临许多困难,而对高档次人才的需求是困扰其发展的极大问题。目前只有哈飞游艇公司从事游艇驾驶人员培训等。有专家表示,人才储备已滞后于游艇项目的发展。在高尔夫运动中,人才缺乏同样非常突出,随着项目的发展,相关的教练员、裁判员、经理人、草坪师、球童等专业人员的需求量也在增加,湖北省仙岛生态旅游度假区股份有限公司高尔夫项目负责人袁华莹介绍,一家正常运营的高尔夫球场需要350名专业经营管理人员以及百名球童,但国内400余家高尔夫球场的大部分人员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在未来10年,中国将新建1000个高尔夫球场,专业人才的缺口约40万人。

2 社会体育专业开展休闲体育的价值透析

2.1 经济社会发展新时期市场需求的满足

我国是一个奥运夺金大户,竞技体育、精英体育发展强盛,与之相反的是群众体育的贫弱,这一现实显示着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发展中的遗憾与不足。只有满足每一个国人的体育需求及权利,中国才能真正成为体育强国,才能惠及到每个公民,才能实现体育之于人的本质价值与功能。姜明认为,既然体育必须服务于广大民众,那么体育只有走“群众化、快乐化、生活化、休闲化、终身化”发展的道路,而休闲体育正是以这样的一种发展理念为奋斗目标。休闲体育要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通过体育参与来满足人的休闲价值追求,实现人的发展。休闲体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人们摆脱现代传媒与网络对人的控制与束缚,尤其是对青少年群体的侵扰,帮助人们以积极、健康、科学的方式度过闲暇生活。现阶段,读书看报式闲暇时间休闲方式已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尤其对于“上班族”而言,摆脱日常繁琐、复杂的工作及家庭,试图通过不一样的方式来达到娱乐身心、放松心情、社会交往等目的。休闲体育的发展理念正合乎人们对快乐体育参与的想象与愿望,被誉为一种文明、健康、科学、自然的生活方式。休闲体育项目种类繁多,各具自然及地理环境代表性,参与者在自由的时间里去体验和享受休闲体育带来的独特感受,走向户外,接触大自然,感悟自然、生命、时间、空间的哲学意境,找寻积极情绪与幸福美感。

2.2 社会体育专业就业困境的突破

20世纪90年初,我国在高等院校设置了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本科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以满足经济发展对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据统计,在2010年招生计划中我国有216所高等院校招收社会体育本科专业。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社会体育专业的就业情况也不容乐观。温州大学在2008年因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而撤销社会体育专业,这一决定引起广泛的关注与热议。一些高等院校不得不改变政策来应对日趋白热化的就业市场,如社会体育专业隔年招生等。走上就业岗位的毕业生们的工作情况也并不太好,大部分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并不能像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能获得类似教师编制与待遇水平,工资低、工作不稳定、压力大、缺乏职业归属感等问题应运而生。社会体育专业初创时的“一腔热血”与现实就业时的“备受冷遇”形成鲜明对比。社会体育专业的最初定位是培养具有社会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大众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咨询指导以及体育产业经营与开发等工作的专门人才。然而现实无情的打击让人不得不反思问题何在?社会体育专业的就业出路究竟在哪里?适逢全民健身、休闲体育产业的大发展以及人民多样化的体育需求,教育部门需要调整与改革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策略,为社会提供真正需要的、有长期职业发展潜力的专业人才,为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市场与理想的工作环境。在国外风行多年的蹦极、滑雪、攀岩、户外拓展等休闲体育活动在我国正悄然兴起,随即带来的数量巨大的就业岗位。2007年,武汉体育学院率先开设了休闲体育专业,专门培养相关人才以满足休闲体育市场的人才需求,并获得良好的市场就业反馈。因此,适时调整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向及课程设置,突破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等问题迫在眉睫,亟待解决。

2.3 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社会发展对社会体育人才规格的要求是动态的、复杂的,这就决定了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复杂性,要求课程设置不断更新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我国大部分高校在设置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时主要围绕着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目录》规定的课程来展开教学活动,分别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这四个部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学科之间、理论课与术科之间及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课程设置比例难以达到最优化,造成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出现了诸多问题:(1)课程设置主导思想不明确。课程种类多,较多与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重复,且不能体现学生未来就业及发展的方向性。(2)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设置比例不合理。不必要的必修课安排较多,选修课的真正价值未能充分发挥。(3)未能针对市场需求开设相关课程。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目前专业对口方向主要集中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俱乐部教练、俱乐部经营管理等,而较多学校实际教学中并未或较少开设相关方向的基础课程。(4)限于师资力量,新兴的、具有市场潜力的体育项目进不了课堂。在校学生无法通过老师接触到当前社会最流行的休闲体育项目等。(5)教学实践基地未能发挥实际作用。许多学校没有教学实践基地,而有实践基地的学校没有有效安排好学生的实践活动。缺乏实践经验是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大因素。综上所述,目前高校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有待提高,需要与时俱进,以动态的、贴近市场的标准进行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改革。纵观当前,社会体育专业因为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而迎来了“春天”,休闲体育市场潜力巨大,必将成为学生就业与发展的大好方向。借助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势头,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瞄准市场,挖掘课程潜力,探索课程最大价值,构建一个以面向社会与市场需求的现代化、最优化课程设置与专业人才培养相协调的综合体系。

3 社会体育专业有效开展休闲体育的对策解读

3.1 立足市场,满足社会需求

社会体育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社会,满足群众体育、大众健身市场对体育专业人才需求而设置的新兴专业。随着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以及人们休闲需求的不断增加,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拥有了广阔的就业渠道与发展空间。但目前相关院校教育指导思想落后及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等问题日益凸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与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因此,相关院校在开展休闲体育的过程中,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以一个动态化的、发展的视角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改革课程设置,并大胆的创新,勇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调整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使其尽可能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偏差减小,以满足前景广阔的休闲体育市场发展需求。

3.2 规划职业,注重可持续性

在毕业生择业的过程中,较多注重职业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职业的稳定性帮助我们获得职业归属感,长期发展的可持续让年轻人有不断实践的动力和上升的空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休闲体育产业将得到长足发展,寻求休闲、娱乐与健康的人们将不断参与到休闲体育活动中来。因此,社会体育指导中休闲体育方向的职业领域将实现持续、稳步发展。休闲体育市场发展为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提供优质的发展平台,将有利于更多的毕业生进入休闲体育领域,共同促进休闲体育产业进入良性发展阶段。体育院校要帮助学生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给予学生以充分的就业指导与建议,为学生今后事业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3.3 人文教育,培养综合素质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将促进大学体育教育思想的提升与完善,实现体育专业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帮助学生以科学的、人文的精神去面对社会,解决问题。人文教育是教育活动的基础,社会体育专业人文教育的实施需要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方面入手,培养学生高度的道德感与社会责任感,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迎接社会的挑战。除了专业课方面的学习,体育院校应当引导学生通过选修课的形式来接触到历史学、美学、艺术等方面,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实现由专业素质向综合素质的转变,拓宽学生视野,提高沟通能力,以便更好的融入社会之中。

3.4 因势利导,优化项目选择

当前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以及高校休闲体育方面课程设置将极大的有利于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择业与就业形势。然而在社会体育专业中休闲体育项目的选择却是一个值得反复商榷与研究的问题:哪一些项目值得开展,哪一些具备发展性等。项目的选择不能单从当前市场需求与项目发展情况来确定,而要全面的、综合的对项目的潜力进行考证,符合当前社会需要的同时并要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为民所需。如户外拓展训练在目前较为火热,但是要考量它在10年后甚至20年后是否依然市场广阔。院校同时要结合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及相关政府推广的休闲项目来设置课程项目。如厦门地区地处沿海,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成就了厦门具有地方特色的水上休闲体育产业,如海翔国际帆船运动中心、香山游艇俱乐部、鳄鱼屿休闲渔业基地、海沧滨海休闲中心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地情,准确定位。

3.5 结合实践,利用社会资源

在21世纪初我国体育健身俱乐部发展情况较好,一些体育院校通过与健身俱乐部合办教学与实践基地的形式,帮助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获得社会实践的机会,既利用了社会资源,解决高校自身场地与器材设备不足的困难,又提供学生的专业实践或社会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可以接触到当前社会这一领域最流行与最具市场潜力的健身项目等。我国高校在培养社会体育专业休闲体育专门人才的时候可充分利用这一形式,与当地相关体育产业签订协议,共同合作,为学生争取实践的机会。同时利用节假日及实践教学课时,帮助学生走进相关休闲体育基地,参与社会实践,积累专业实践经验。

4 结语

休闲体育在社会体育专业开展这一设想在目前尚未完全成熟,仍需从理论与实践上进行反复论证。纵观当前休闲体育产业强劲的发展势头,休闲体育人才的社会需求会越来越大,休闲体育产业为社会体育专业提供广阔的就业市场与发展平台。因此,我国各高等体育院校需要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重新规划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及方向,努力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型社会体育人才。诚然,休闲体育进入社会体育专业这一提法尚处于构想阶段,未能给予足够的、合理的、实用的建议,仍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1]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2] 金银日,卫志强.多学科视角下休闲体育概念的解析[J].上海: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5):50-53.

[3] 夏荷莲,郭华恬.论休闲体育的社会价值[J].北京:体育文化导刊,2004(6):48-49.

[4] 江怡.体育大趋势:从竞技走向休闲[J].北京:体育文史,1995(4):26-27.

[5] 王大鹏,李国强, 蒋忠伟,等.休闲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指标关联效应实证研究[J].成都: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38(9):16-20.

[6] 黄亮,徐明.成都市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研究[J].成都: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9(4):45-47.

[7] 刘善云,仇丽琴, 张仲宝,等.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J].天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123-125.

[8] 南海网. 海南游艇业:竞争无序、申报繁琐、高端人才匮乏[EB/OL].http://www.hinews.cn/news/system/2011/10/24/013549551.shtml.

[9] 新浪网.中国高尔夫专业人才缺乏,各类高尔夫培训势在必行[EB/OL].http://sports.sina.com.cn/golf/2010-01-25/09144807771.shtml.

[10] 姜明,李樑,等.体育强国视域下休闲体育发展对策探究[J].2010(12):29-31.

[11] 周爱光,杨忠伟,崔颖波,等.我国高等教育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展望[J].广州:体育学刊,2011,18(2):5-9.

[12] 姚望.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重新定位的研究[J].武汉: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10):90-93.

[13] 王桂英,刘亚光.高职院校开设社会体育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河南农业,2011(4):6-7.

Thoughts about the Reform of Social Sports Majo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eisure Time

ZHOU Wensheng

(Xiaozhuang College, Nanjing 211171, Jiangsu, China)

南京晓庄学院2016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南京晓庄学院2017年度教师教学发展项目(2017XZJFC18)。

周文生(1986—),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体育专业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体育产业之篮球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