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军,丁 伟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研室,广东 佛山 528137 )
“一带一路”作为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2013年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由中央政府向全世界发布,如今已得到超过100多个国家的积极响应和关注。从国际环境来看,自2000年以来,国际争端不断,国际间经济合作格局面临重新洗牌,传统的国际经济合作组织(WTO、APEC等)的运行受到多方面质疑。从国内环境来讲,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经历了长时间高速发展,创造了许多经济上的奇迹,也积累了许多产业结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产业结构调整、过剩产能的消化和转移以及落后产能的升级改造等一系列问题都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和渠道,国际间经济结构的互补、过剩产能的吸收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绝佳的途径。更重要的是,“一带一路”倡议为我们指明了未来国际合作的新思路和新态势。”由于国际贸易关系的变化和我国国内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一些产业遭遇了产能过剩,众多企业生存艰难, “一带一路” 战略的实施为过剩产能的产品找到了国外销路,拓展了新的市场。与此同时,许多新兴产业从一开始就面向国际、国内两大市场,从产业构架上迎来了崭新的发展途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体育产业目前仍然属于一个新兴产业,产业结构仍不成熟、稳定;产业规模的扩展似乎也遇到了瓶颈;特别是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还明显处于劣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 发展布局,以国际视野布局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体育产业未来发展的可行之路。
所谓外向型产业是指产品主要针对国外市场或者说全球市场,在产品设计、营销、投资范围都以国际视野制定。外向型产业需要较强的技术支撑和有利的国际贸易环境,技术支撑可以使自身的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从而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而贸易环境则为产品走出去创造了必要的软环境条件。“一带一路”实际上为我国众多产业,包括体育产业,营造了一种十分有利的国际贸易和国际合作环境,如果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话,我国体育产业目前的状况是东风已来,万事还没具备,为此,我们还需设定目标,苦练内功。一个产业如果在国内还不十分成熟和完善,那么走出去的条件则还不具备。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体育产业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产业核心部分(竞赛表演业和体育服务业)占比不足20%,产业结构存在着本末倒置的失衡现象[1]。同时,由于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导致体育产业结构存在着空间分布不均衡、产业收入结构不合理等问题[2]。要想建立一个外向型的体育产业,首先必须将我们的体育产业结构进行深层次的调整和完善,一个健康的体育产业结构应该是体育服务业和体育竞赛表演业是其核心主业,这部分的比例应该占据主体地位,因为体育产品的制造可以由相近的产业转型来完成,比如体育服装可以由普通服装生产企业来做,只有体育产业的核心主业发达和完善,才能带动相关产业向体育产业靠拢,从而做大做强体育产业总体体量。
我国自上世纪末,竞技体育已走入世界最强行列,其竞技体育水平世界公认,而且在全球的影响力颇深。如果从我国各省、市以及国家队的竞技体育在训人员规模上讲,这种“产能”已着实过剩,但遗憾的是竞技体育在我国依然没有完全商业化,“举国体制”还在竞技体育运行机制中起着主导作用,使得竞技体育界积累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旦真的走上商业化的发展道路,产能过剩是一定的,而“一带一路”为这种过剩的产能已经找到了出路,所以,现在是我们竞技体育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商业化、职业化改革发展的良好时机,积极利用我国竞技体育的影响力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建立新的国际区域体育竞赛组织,发展职业化跨国竞赛,并拉动区域内整个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最终将我国竞技体育“产能”向国外输出。事实上,我国向国外派遣教练员进行援外工作,帮助其他国家进行竞技体育训练的工作已进行了许多年,这项工作也深受受援国家的欢迎,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竞技体育产业走出去打下了基础,未来我们可以把外派教练员和组织国际单项比赛结合起来,使部分运动项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流行,同时拉动项目相关的产业发展。
据研究[3],美国的体育产业是以商业化、市场化为开端的,因此它是以体育服务业为主体产业,在市场选择下构建起了结构合理、配套完善的体育产业结构。我国体育产业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产生的新兴产业,其结构构建受到旧的经济体制和经济思维模式的影响,同时又有现代市场经济思想的介入,形成了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与休闲健康体育市场化的双轨制。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双轨制”是制约体育产业发展的制度缺陷,在“一带一路”国际视野下,未来体育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做好顶层设计,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环境,统筹区域间产业平衡,构建起放眼全球的外向型体育产业。
我国体育产业形成于改革开放之后,至今仍是在探索中发展的新兴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第三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体育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体育产业产值在GDP中的占比还不大,产业结构还不完善,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总体产业发展形态似乎已进入瓶颈期。过去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过渡依赖国外,体育消费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几乎大半是洋品牌,我们的体育制造业主要靠来料代加工维持生计,今天,在国际经济、贸易秩序重建期和国内经济转型期,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必须找到新的发展模式,寻求新的发展动力才能快速通过瓶颈期,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学界普遍认为,我国体育产业新的发展模式的关键词是“创新”并提升体育科技作用,在体育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依照创新模式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推进产业品牌化发展[4]。
一个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归根结底在市场,我国体育产业在从无到有的过程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消费市场几乎自然而然地在扩大,在市场不够成熟的时期,人们对于体育产品的选择还缺少目的性、专业性和针对性。而当市场渐渐趋于成熟的时候,当外来体育产品进入市场对本土产业产生冲击作用的时候,市场便开始分化了,外国公司不断推出的新产品悄悄地抢走了市场。我国本土体育产业要想继续发展,就必须抓住市场,迎合市场的需求,直面外来产品的挑战。抓住市场靠创新,新产品、新理念、新制度。谈到创新,人们更多的是注意到产品的创新,忽略了理念创新和制度创新,在某种程度上,我国当前体育产业的创新更重要的在于理念创新和制度创新。有学者认为,我国体育产业创新驱动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四个方面[5]。其实,产业创新首先应该是管理体制的创新、制度的创新。
社会公益事业通常由政府和社会公益组织投资和管理,目的是为公众服务,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体育事业就是最大的社会公益事业之一,而且体育事业的中心在竞技体育,为国争光,并带动群众体育欣欣向荣地发展。改革开放主要指体制和制度的改革,经济改革中市场经济成分逐渐走向经济建设的中心,体育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对市场经济体制的依赖也越来越大,因为产业化与市场化是分不开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部分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这就促使我们不得不进一步完全化地进行体育产业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的改革,在国际市场主导下调整我们的体育产业结构和管理体制。对此,有学者提出,我国体育产业结构是由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共同作用形成的,而且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更大,未来我们必须积极推进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完善体育产业政策体系[6]。“一带一路”的顶层国际合作平台为我们提供国际视野下的市场主导思维,也就是不仅要了解国内市场,而且要研究国际市场,在国际、国内双重市场的驱动下调节产业结构,设计、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市场主导下的产业发展不是完全被动地听从市场,而要主动研究市场并引导市场,企业要生产出超前的产品,要积极宣传,努力获得市场的认知和认可。这方面,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而这其中最典型的当属韩国,目前韩国的跆拳道运动风靡全球,他们在推广民族体育项目并以此带动跆拳道产业向全球扩展方面做得比我们好,我国的武术运动内涵丰富,技术性远比跆拳道强,但在全球推广方面却落后了,武术产业在国内都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如今的国际贸易和国家关系的新环境是我国体育产业做大做强并向海外扩展的良好机遇,目前和我们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的国家中,多数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甚至与我们国家也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研究这些国家的市场,包括他们的政治、宗教、习俗以及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精准投放他们所需的体育产品,并积极融入当地文化,发展互利共赢的开放性体育产业,只有这样才能稳步推进我国体育产业在结构调整和国际化扩张中的发展进程。
改革开放头30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东、西部和南、北部经济的极不平衡,东南沿海经济发展水平与西北差距逐渐拉大,这种差异甚至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不利因素。中央政府推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有效地缩小了东、西部的经济差距,也使人们发掘出了许多西北和西南省份特色经济的发展动力。从现代国际视角来看,我国西北是“一带一路”通向欧洲的出口,西南则是通往南亚和非洲的必由通道,而西北和西南又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区,发展当地特色体育产业可以向相邻国家进行产业输出,或者开发相邻国家的体育产业市场,形成区域产业优势,再回过头来向国内市场扩展,这是外向型体育产业发展的逆向思维,值得尝试。另外,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体育资源和自然地理资源可以作为当地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资本,如果能与相邻国家合作开发,前景可期。有研究表明,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体育旅游产业的创新驱动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未来打造体育旅游特殊链条将成为“互联网+”的新业态[7]。与周边国家合作在我国边区省份打造体育旅游链条,对于市场来说就是体育旅游和出境游的双重概念,市场前景一定比较好。
我国华南、江浙是体育产品加工基地,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这些加工基地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其实也是时候来改变我们被动的来料加工类型产业了。前些年的加工基地积累了生产、管理经验,也积累了资金和人才,现在完全有能力创造自己的品牌,依托“一带一路”搭建起的国际贸易平台,依托我国竞技体育的国际影响力,发挥我国体育产品生产力优势,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产品品牌,这是体育产业走出去的战略开拓之举。此外,把我国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向沿线国家推广,借此来带动我国体育用品生产能力向海外输出,甚至可以带动我国体育建筑行业走出去,承包、承建单项体育项目场馆。同时,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是我国高科技产业重点城市,体育科技力量也在这些城市中具有高水准、高聚集和高辐射能力的特点,体育产业规划和结构调整应当将这些城市列为科技创新的基地,并将体育科技力量和体育产品研发能力向“一带一路”辐射。这方面,广东省已强烈意识到他们所处的优势地位和未来发展大局,省领导李希书记明确提出,要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发展的重大机遇,在推动形成海内外联动、东西开放互济的开放新格局上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双向投资、产能合作、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果。
中国是地质地理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地质地理多样性令世界瞩目,在我们为此自豪的同时,却忽略了经济价值,甚至一些多山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当地经济发展明显滞后。近年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已得到飞跃式的改观,我们可以积极利用现有的交通、通讯、信息条件,重新规划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而其中运动休闲资源探测与开发是许多地区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和开发绿色产业的绝佳选择。首先,应当对全国适宜开展运动休闲和体育旅游的地质地理资源进行一次普查和勘测,并制定一张运动休闲资源地图向全国发布,为那些想要进行运动休闲产业投资的企业提供参考。我国许多环境资源没有得到绿色、有益的开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人们并不知道这些资源的存在,或者不甚了解它们,因而制定运动休闲地质地理资源分布图相当有必要。其次,要从金融政策和土地使用政策上积极扶持运动休闲固定资产投资,像当年扶持房地产产业一样,把运动休闲及相关固定资产投资作为金融支持优先方向。最后,积极引进外资与技术来我国开发建设运动休闲基地,从根本上将我国运动休闲产业构建成国际化的新兴产业,把我国运动休闲产业建设成项目多样、产权多样、文化多样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健康产业。
“一带一路”顶层国际合作倡议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意义重大,对突破体育产业发展瓶颈更是重要,作为新兴产业的体育产业,未来无论是结构调整还是新产业链构建,都使我们扩展了国际视野和国际合作新思维。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我国体育产业现状与可利用的资源,做好产业宏观布局是未来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