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艺宾 厦门市新圩学校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使我们许多学科的课堂教学充满着精彩,但在农村体育教学中,常常有些学生积极性不高,对所教学的内容视而不见,也有些学生在分组练习时,一开始就采取应付的手段,可见,这些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引发这种现象原因很多,但归根到底是我们的体育教学还不能抓住学生的心,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把学生的心“吸引”过来让体育课更精彩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浅显体会。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近几年有关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文献、资料。
2.行动研究法:结合自身及班级实际,在教学中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
3.经验总结法:采用写教学反思,专题论文,教学案例等形式,进行总结提高。
动机是什么?心理学家认为,动机是因学生受到外部条件或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是我们进行一切动作行为的内在动力,动机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也不同,对动作行为的积极性也不同,由此可见,教师要想让学生对体育感兴趣,首要前提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利用各种有利因素激发、培养良好的正确的动机,就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1.了解学生的兴趣特点
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课前、课余时间了解的知识很多,思维也比较活跃,对待体育教学的内容往往是以自己的需要,以自己的所爱作为学习的出发点,他们的兴趣往往出现好奇性、选择性,所以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抓住学生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心理需要,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体育新闻、体育明星事迹、体育比赛精彩的画面,让学生在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的同时引发积极的心理冲动,从而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正确的学习动机成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2.及时鼓励激发学习动机
良好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而动机往往来自于心理需要,笔者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产生老师的表扬鼓励和合理的评价的情感性的心理需要,此时,教师如果能对学生适当给予表扬鼓励和合理的评价,这样学生的情感需要就能够得到满足,从而引起学生产生冲动的力量,对体育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产生更强的心理需要。例如,课堂上发现某位学生比以前更加认真,动作学习得更好,这时老师若能及时肯定他的成绩或请该学生进行示范,学生就能树立起自信心,就会更加努力去学习。反之,教师对学生的练习和进步视而不见或不重视,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对体育课产生厌烦的心理;另外,教师对差生的不闻不问也会让学生产生“老师看不起我”的心理,形成心理障碍。
教师要准确及时地抓住学生的心理需要,适时在语言上进行鼓励刺激,多运用鼓励性的语言,适时适度地表扬、鼓励与肯定,让学生的心理需要得到健康的发展,让学生有发挥、表现的空间,让他们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树立自信心尝试体验、自主学习,从而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冲动,由此引发对体育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体育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让我们的体育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将会让我们的体育教学演绎出更多的精彩。笔者认为,学生的体育兴趣得到激发和培养还不够,更重要的还是教师在课堂上的组织教学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新颖、合适、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法,将会对学生的体育兴趣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从而演绎更多的精彩。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由于体育课大都在室外进行,教材的枯燥泛味和外界的种种因素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的同时,把一些枯燥乏味的内容与自然界的各种趣味性活动联系起来,以恰当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的想象力丰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分设生动活泼和富有童趣的情境,迎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需要,唤起学生的运动热情,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在一次教学研讨中听到的《前滚翻》这堂课,课的主体围绕着“猴子的尾巴”展开的,课伊始,教师通过生动的故事叙述将学生的思维情境带入一片大森林,随后带领学生听音乐模仿各种小动物(如蝴蝶飞、小兔跳、野牛跑)在操场上进行热身活动,通过模仿学生的求知欲一下子被激发了起来。接下来教师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模仿小猴子在海绵垫上翻跟斗,自主练习后老师很自然地运用了身边的海面垫和软排球进行滚动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圆的物体比方的物体更容易滚动,老师再进行示范动作要领,并提醒学生滚动时团身要紧,这一环节自如巧妙。接下来就是本课的最大亮点——巧用尾巴,老师原先就在海绵垫底下藏了一条纸条,老师并没有直接拿出来,而是把自己当成了魔术师,洒一下魔术粉,念一下魔咒,让学生闭上眼睛,等一睁开纸条已在老师的手里,让课多了一种神秘感,这时学生更有兴趣了。老师让学生利用尾巴进行练习:首先是把尾巴塞在裤子后面,让学生低头看自己的尾巴再进行练习,体会低头动作;又把尾巴转移到了膝盖,让学生用力夹住尾巴进行练习,让学生体会团身要紧的概念,通过练习学生的动作有了很大的改进;最后尾巴又跑到了脖子下面,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低头团身的概念,学生为了不让尾巴掉下,都夹得很紧,低头动作做得很漂亮。学生不仅学得很开心,而且动作也做得很漂亮。通过尾巴的位置变化,学生一步一步的体会动作,掌握了动作的要领:低头、含胸、推手、团身依次完成。整堂课,因这老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再加上小学生一种特有的丰富想象力,使得整堂课笑声连连,因为有情境的创设,体育学科的基本动作要领也在无形之中得到渗透和掌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潜力,将组织教学与教材特点有机结合,把一些枯燥乏味的内容与自然界的各种趣味性活动联系起来,改变传统的、单一的、千篇一律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变为主动的有效性学习,从而激发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2.优选教法,提高兴趣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要实施愉快教学,就要让学生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教师就必须要做到课堂中教与学的过程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挖掘学生快乐的潜力,创造愉快学习的条件。在教学中发现有许多学生在接触一段时间的体育课后,现实中严肃正规的体育课和他们头脑中一种欢乐愉悦体育课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了。此时,如果教师仍采用呆板、生硬的教学方法就会促使这种落差增大。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优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最终达到“寓教于乐”。
例如:刚开始在教学“快速跑”一课时,采用以往的形式来进行,但反复的跑了几组之后,发现学生厌倦了;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笔者不停地鼓励学生,但是作用不大,很多学生都是应付一两下就过去了。以往这样的课内容的选择上,都是以各种跑的练习为主,尽管跑的方法也时有变化,但总是避免不了学生出现乏味与厌烦的情绪,这对主体性学习是非常不利的。笔者反复地思考如何改变这种老套的教学模式,回顾以往听过的研讨课,许多老师都很会巧用自制的教具,有一位老教师曾经说了一句:“我们是农村小学就应该有农村特色”。笔者灵机一动:现在农村的小学生已然忘记了许多我们玩过的游戏和玩具,教师要是重拾自己小时候玩过的游戏、玩具运用到教学中或许能使自己的教学更能吸引学生。随后笔者用稻草编成数条草绳带进课堂,课的第一个环节是运用草绳摆放适当的距离,让学生用一定的步频练习一定距离的快速跑,学生兴致很高。第二个环节是追尾巴(草绳),让学生在规定的距离里,向前抛出草绳后迅速启动去追、接(拾)尾巴、再接再厉(拾尾巴)直至终点,比比谁的速度快,用的次数最少。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尝试、体验、感受、探究,从而体会到:要能接到尾巴,就必须在抛出尾巴后沿着草绳飞出的方向快速地启动跑出去。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基本的快速跑技术和技能,也发展了速度、灵敏、反应、协调等身体素质。第三个环节是利用草绳伴随音乐模仿农民伯伯做插秧和收割动作,学生在这一环节中既得到放松又体验到劳动所带来的快乐。同时感受到游戏带来的刺激感和快乐感又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本课笔者通过利用农村所特有的草绳为道具,引导学生进行设计活动,并不断地变换、创新活动方式,让学生脑海里产生“生活中到处充满体育的乐趣”。
此外,教师还可通过开展学生所熟悉的、丰富多彩的游戏,通过游戏、竞赛活动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从“玩”入手,以“乐”为本,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实施愉快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真正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
总之,教师要认真学习和领会课标的精神,及时更新观念,充分挖掘教材,善于转变教学组织形式,从学生实际出发,抓住学生的心理需求,发挥学生潜力和个性特长,运用多种手段实施愉快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爱好,让我们的体育教学演绎出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