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二凤
高校作为贯穿学生整个教育过程的校园体育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其对于体育教学内容的教学已经明显呈现出专业化的特点,很多高校已经能够结合学生的自身身体状态及兴趣爱好对学生进行个性化体育教学,并在课程内容中加入了很多体育理论知识内容,力求使学生的体育理论素质符合高等教育人才的要求。体育保健作为体育理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很多高校已经开展了有关于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
运动康复作为一种诞生时间较短的体育科学,其中融合了体育、健康、生理医学等多学科内容。相关理论学习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人体科学、医学基础,通过理论学习掌握运动康复的理论、方法及实践手段,最终成为具有较强实践技巧的运动康复理疗人员。运动作为人类提升自身健康水平的主要途径,运动量过少会使运动无法实现其运动效果,而运动量过大则同样会给身体带来一定损害。随着近些年全民健身理念的逐渐推广,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体育锻炼热潮中,随之而来的,是因过量的体育运动造成运动损伤人数的逐年增多。并且很多人员在运动损伤后没有得到有效的康复治疗,甚至继续进行体育锻炼,造成损伤部位疼痛加重,某些患者最终需要依靠手术等手段才能彻底修复损伤,但其中的很多患者也因此留下了阻碍运动的终身性损伤。同时,很多运动损伤患者在损伤消除后缺乏有效的康复性锻炼,使身体错过机能的最佳恢复期,从而造成其体育能力的下降。应用运动康复训练后,相关人员轻度的运动损伤可以通过科学的恢复手段实现快速治愈,且不会对身体机能产生影响。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运动损伤,运动康复也能帮助患者实现术后的科学康复,能有效防止受伤部位临近关节软组织因手伤而形成运动功能性障碍,同时能够有效降低运动损伤手术术后发生肌肉粘连、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风险,促进受伤人员身体机能尽快恢复至正常水平。
运动康复在我国起步较晚,相较于欧美先进国家发展水平较为落后,这主要体现在高水平专业人才数量不足,人才康复理论知识掌握相对片面,同时没有形成有效的运动康复人才梯队建设体系。这也使得运动康复人才难以满足我国专业性体育机构需求,且普通民众及体育爱好者对于运动康复理论的掌握水平也较低。
近年来,随着高校专业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很多高校成为了运动康复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平台,特别是在体育类专业的建设中,很多高校将运动康复学作为单独专业进行人才培养,并根据运动康复理论内容分别开设了运动保健、运动康复等专业型课程,初步完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建设,这为我国未来运动健康人才储备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很多高校也开始尝试在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课程中加入一定的运动康复理论内容,并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高校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科学性明显提高。
体育课程作为从小学阶段至高等教育均开展的一项基础课程,其对学生的教育目的并不仅限于通过课堂教学掌握使学生必备的体育技能并使其身体素质符合各成长阶段的要求。更多的,是要传授给学生一种理念,即一种将体育锻炼意识及体育行为贯穿整个人生的思想。因此可以这样说,体育保健课程培养的目标是让体育锻炼社会化,而实现这一目的所必要经历的过程就是体育锻炼校园化,只有完成这一过渡过程,才会真正是体育锻炼更加科学,更具实际意义。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对人体生理素质的提高,其根本目的是保证人体各项生理指标正常,使人体健康水平处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但在运动过程中,难免会因为项目选择不合理或身体状态不佳等因素是运动给人体带来一定的损伤,这时若不进行有效的运动康复训练轻则会使其一段时间内无法进行体育锻炼,重则会在该部位形成累积性病变,影响其日后正常的生理功能。运动康复理论作为现代体育理论中的一部分,其中的绝大多数观点经过医学及体育学者的实践,已被证明对恢复人体运动损伤有着良好效果。很多资深健身人士及体育爱好者都将这一理论作为体育锻炼必须的理论之一。高校作为体育课程校园化的最后阶段,在课程中加入运动康复的相关内容不仅有利于学生体育理论知识体系的完善,还能使学生将体育锻炼过渡至社会化阶段后实现更安全、健康的进行体育活动的目的。
体育保健是一种通过对人类在进行体育锻炼过程中身体各指标的变化来判断其身体健康状态并制定最佳运动方法的课程。这一学科所需知识储备范围较广,需要从业者具备人体生理学、人体解剖学及有关医学知识。这一学科的目的是通过对个体生长情况、健康水平、运动带来的身体机能改变进行研究,发现运动后疾病的产生规律,并据此制定该疾病的治疗措施与预防措施。体育保健作为体育理论的重要学科门类之一,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有关体育保健的课程,这一课程的开设重点放在了对运动后疾病的预防上,学生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能够实现对运动后疾病的有效预防,对提升自身健康水平有着积极作用。
随着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的身体机能限制的接触,无法参加正常体育锻炼或因外伤造成身体残疾的高校学生人数逐渐增多,为了使这一部分学生的生理心理能力满足大学生活要求及个人健康水平要求,很多高校就针对这一部分学生的体育教学采取单独教学的模式,力求使这些学生的身体水平符合大学生基本要求,在这一部分学生的体育课程教学中,有关体育保健的理论知识占据了重要地位,这一现象长期发展,使得很多高校针对这一部分学生的教学班级被称为体育保健班,这也就使得目前高校的体育保健课程的主要受众是身体素质低下、患有不适宜进行体育锻炼的疾病、残疾、年龄过大的学生,而其中的教学内容在近年来也有逐渐转向有关保健养生内容的趋势。
体育保健课程作为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掌握一定的体育保健理论知识使体育锻炼科学化,同时对身体因运动产生的某些机能变化实现自我感知,防止这一负面影响扩大化而形成疾病。但目前很多高校体育保健课程讲授的知识大多以我国传统养生知识为主,这些知识对于某些身体素质较差或因某些身体疾病而无法正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意义较大,能够使他们健康水平基本满足成长要求。而对于更多能正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来说,这部分知识内容意义并不大,这也就导致了大多数学生参与体育保健课程的积极性不高。而运动康复课程作为针对正常参加体育锻炼人群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身体伤害进行治疗的课程,对于这些可正常进行体育活动的学生有重要意义。
首先,学生可以通过这部分课程的学习了解身体各运动器官的构造,了解各器官可能出现的损伤。其次,学生可以通过运动后身体的疼痛部位、种类及轻重判断身体某一部位可能出现的运动损伤,并对这一运动损伤进行合理的处理,防止这一损伤进一步恶化。最后,运动康复课程还能使受到体育损伤的个体科学有效的进行伤病恢复,使伤员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快速而正确的是身体机能重新恢复至可进行体育锻炼的状态。这一课程中的主要内容正是能正常从事体育锻炼的学生所必需的,学生通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能够对自身身体机能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能根据身体状态合理进行健身计划,并对身体出现的运动损伤实现科学有效的处理,使体育锻炼对于身体素质的提升效果展现至最大化。
运动康复课程教学作为一种方法性教学,需要相关教师掌握一定的生理学及医学知识,并将课程选择合适的方法传授给学生。首先需要教师实现对自身运动康复课程专业素质的提高。可以选择请运动康复专业人士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的模式,使教师的运动康复理论知识水平得以提高,在培训过程中应采取将理论知识分学科分类别教授的形式,使教师形成对于理论知识体系的建设。
高校相关机构应对与运动康复课程开展予以一定的支持,可以采取将运动康复研究工作设立为科研项目的形式给予其资金及科研力量支持,促进运动康复课程在高校的发展更具专业性科学性。高校还可以聘请运动康复有关人士与本校体育教师共同组成委员会进行运动康复课程教材的编写,通过这两部分人员的合作,力求使这一教材兼具专业性与实际性,能够在本校运动康复课程教学中得以顺利使用,成为高校学生运动康复理论学习的指导性读本。
学校在开展运动康复课程教学时应秉承“因材施教”的理念,按照学生身体素质情况、兴趣爱好等标准将学生分成不同班级进行教学,力求使每部分学生都能接受到与其最为适合的运动康复知识。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心理情况进行有效感知,针对部分教学内容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并可以在理论课程中适当加入实践性教学内容,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运动康复在实际体育运动中的应用意义,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学生通过这些实践内容的学习,不仅能实现对自身运动损伤的修复,还能有效地对其他运动损伤患者进行损伤处理及伤病康复训练,从而使运动康复课程的效果扩大化。
运动康复作为体育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于运动员伤后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在运动康复理论传入我国之前,很多专业运动员都因受伤后未能受到科学的恢复训练而遗憾退役,有些甚至因此造成终身残疾。缺乏这一方面人才也成为了我国体育水平追赶欧美体育强国的阻碍之一。随着近些年我国体育发展水平的全面提高,体育理论对于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已经愈发受人重视,运动康复作为一项对运动损伤进行科学性修复的工作,已经在很多专业运动团队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相关从业者也应认识到,更多的普通民众对于运动康复内容的需求仍未得到满足,因此,将运动康复平民化应成为相关人员未来的工作重点。高校作为高素质教育人才的汇集场所,在这一环境中开展运动康复教学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同时以高校这一平台作为桥梁,能够有效推进运动康复理论平民化进程,对运动康复理论的全面推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