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体质健康下降与学校体育干预对策研究

2019-11-25 04:53:00张晓华詹前秒
体育师友 2019年1期
关键词:体质体育课中学生

□ 张晓华,詹前秒

(1.中山市阜沙中学,广东 中山528434;2. 中山市阜沙镇丰联小学,广东 中山528434)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新时代中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是愈发强大的中华民族有着旺盛生命活力的具体展现。学校体育要始终秉承“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促进全体中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学校体育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对于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健康中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具有非同平凡的意义。

1 中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

据教育部体质健康监测显示,我国中学生学生的身高、体重、三围等形态发育指标呈逐年增长趋势,但肺活量、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等体能素质却持续下降,眼睛近视的比例更是不容乐观,高肥胖率、运动猝死等问题愈发凸显。据有关机构调查统计,当代的“00”后中学生每天运动锻炼时间远远不足1小时的占72.3%,近视率高达83%,长时间站立出现身体不适或课堂长跑坚持不下的学生也不在少数。

2 影响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

2.1 应试教育体制禁锢

教育并不是仅指文化知识的教育,还包括美术、音乐、信息、体育等,所有这些教育内容并没有主次之分。体育是一门融合智育教育、德育教育、身体教育三育并举的学科,对中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但应试教育“唯分数论”的指挥棒与人才选拔机制的单一性,中学生课业负担越减越负,语数英等大三门占据了半壁江山,使得体育课经常有名无实。据调查统计,某市高达76.2%的公办初中,体育中考和学期末考一结束,体育课立马被停课与占用,统一安排给文化课予以复习备考。

2.2 “一票否决”落实困难

《意见》要求,把学校体育工作列入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负责人业绩考核评价指标、政府政绩考核指标,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3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中实行“一票否决”。此外,体质健康抽测样本和样本容量相对较少,导致分析结果欠缺精准。据考证,教育部曾对全国31个省市区中学进行抽测,抽测学校仅仅占0.08%,而抽测学生只占0.06%,比例相当低,且测试数据上报存在瞒报、虚报等问题,但问责力度不大。

2.3 评价标准缺少规范

从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网每年提供的体质监测大数据来看,往往“忧大于喜、跌多于涨”。对此,从事体质健康方面研究的专家祁国英认为,“目前,体质测试的指标体系更侧重于运动素质的评价,而并非是对体质健康的评价,况且现有的学生体质达标标准未考虑到地域差异化,不是特别合理”。比如,城市与农村的中学生存在差异性;各个学段水平应要区别考量,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等等。

2.4 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据调查统计,我国现有体育教师40余万人,缺口30万人。体育教师人数严重不足,且平时负责的工作既多且杂,除了教学基本部分,还有带队训练、大课间活动、体质监测数据上报、校运会等工作任务,他们压力山大,基本都在超负荷运转状态。即便如此,现实中体育教师也存在亚健康问题,且很少拥有职业成就感;最大的悲哀是工作有时得不到认可,缺少尊严、地位低下;不公正的评价机制是体育教师们面临的首要困境,其次是较低的收入水平和晋升职称压力。由于缺口严重,有时,只能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或面向社会招聘临聘老师,体育课容易变成“放羊课”,且出于对安全问题的考虑,82.6%的体育教师不敢选择有难度、有对抗的体育教学内容。

3 中学学校体育的干预对策

3.1 打破应试教育体制藩篱,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坚定贯彻执行国家和中央出台的相关政策,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加强体育工作顶层设计。以学生长远发展为本,培养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按中学标准课时开足体育课,不得借机占用,确保学生每天运动1小时。提高班主任和其他科任教师对体育学科功能及重要性的认识,扭转其对学生上体育课因负荷运动影响学习的错误观念。打造“一校一品”,走体育特色学校发展道路。丰富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与形式,设置易于接受且充满趣味、突出团队意识和参与性的校本拓展项目。办好学校运动会,灵活设计比赛项目,让更多的学生参加进来,而不是“少数人在比赛,大多数人坐在那里晒太阳”,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加入。

3.2 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度,确保体质数据真实准确

将学校体育工作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负责人绩效考核评价指标及政府政绩考核指标直接挂钩,在教育质量评价中实行“一票否决”。安排教育专项督导、评估,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对考核评估不合格的,予以问责。改变以往学校自己测试并上报的做法,以镇区为单位统一进行体质测试,同时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督,及时公布结果,保证数据真实、准确、有效。增加样本及样本容量,保证抽查复核的公平公正,对于数据造假严重的,对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予以问责。定期对历年体质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进一步提升中学生体质。

3.3 制定科学合理评价标准,逐步提高中学生身体素质

成立专家小组,参照国外的青少年体能标准,对多年来我国连续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标准。现行体质标准要从身体机能、形态、能力和素质等指标来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明确体重、身高、肺活量为必测项目,其他三类测试项目各选测一项。选测项目每年由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并公布,原则上每年不得重复。进一步落实场地、器材、人员保障,营造良好的测试环境和氛围,充分发挥中学生的参与热情,检验监测成果。针对不同地域的差距,制定差异化标准,体现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广泛性和客观性。

3.4 加强师资队伍管理建设,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

体育教师应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本着“初中多样化”原则,考虑各年级体育课的衔接,科学安排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通过观摩赛课、教学研讨、网络学习、阅读专业书籍等形式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在教学中,重视锻炼效果与运动兴趣相结合,在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的情况下,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运动。进一步细化体育教师考评体系,除了市镇校各级别运动会成绩、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及中考体育结果、各项竞技比赛成绩等量化指标外,应将体育课的实际效果、规范性在期末绩效和评优评先中予以适当倾斜,从而调动体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总而言之,《意见》肯定了近年来学校体育工作取得的积极进展,并且开诚布公地指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仍是学生素质的明显短板”、“学校体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相对薄弱的环节”两个基本事实。无论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负责人还是体育教师,都要同心协力,切实贯彻国家和中央出台的各项政策,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保障校园足球的落地发芽、生根开花。笔者热切期盼《意见》改变我国学校体育工作长期以来处于弱势地位的同时,依托学校体育改革持续深入,解决根本性问题,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达成健康中国梦想而助力。

猜你喜欢
体质体育课中学生
中医“体质”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2期)2022-08-24 03:21:38
中医“体质”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 03:00:28
中医“体质”回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2:20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海峡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 07:49:32
体育课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师友(2015年3期)2015-12-22 11:04:16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中学生(2015年34期)2015-03-01 03:44:42
我来“晒晒”《中学生》
中学生(2015年31期)2015-03-01 03:44:35